美文网首页
庄子.人间世.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 俯而视其大

庄子.人间世.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 俯而视其大

作者: 岚麟小五 | 来源:发表于2023-07-02 17:13 被阅读0次

[原文]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干乘,隐将芘其所籁 。

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

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

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

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

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呼神人,以此不材!”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

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 ;

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

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

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 ,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

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为不祥也。

此乃神人之所以大为祥也。

【字面译文】

南伯子綦到商丘游玩,见到一棵大树,异乎寻常,即便集结一千辆四匹马拉的车,也可在它的树荫下隐蔽起来。

子綦说 :“这是棵什么树呢?它必定有特异的材质吧!”

仰头看看树的细枝,弯弯曲曲而不能做栋梁;低头看看树干的底部,树心松散而不能制作棺材;

舔舔它的叶子,嘴巴便溃烂受伤;

闻闻它,就使人如醉酒一样发狂,三天醒不过来。

子綦说:“这果真是棵不成材的树,所以它能长到这么大。

唉,神人也是这样显示自己的不材啊!

宋国荆氏那个地方,适宜楸、柏、桑树生长。

等它们长到一两把粗的时候,就被想用它做拴猕猴的木桩的人砍了去;

等长到三四围粗的时候,就被寻求高大栋梁的人砍了;

等长到七八围粗的时候,就被富贵人家寻求棺木的人给砍了。

因此这些树都未能尽享天年,而中途便夭折于斧头之下,这就是有用之材的祸患。

所以古时禳除的祭祀,凡是白额头的牛、鼻孔向上翻的小猪,以及长了痔疮的人不可以用来投河祭神。

这是巫祝都知道的,认为这些是不吉祥的。但这正是神人认为最吉祥的。

相关文章

  • 读庄漫笔——《人间世》十九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将隐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

  • 先秦|庄子·人间世6-庄子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

  • 孟子 梁惠王(下)·第十二章

    经典语句: 1.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

  •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语出于庄子。 《庄子·人间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是说人遭受的不幸看作...

  • 《孟子》浅议——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节

    原文: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

  • 每日一思第690天(孟子)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

  • 《孟子》(二)梁惠王下篇8——滕文公问政②:逐字稿1 出乎尔者,

    逐字稿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

  • 《孟子见梁惠王下》第12章

    原文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 ,如...

  • 生气见人品

    培根曾说过: “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身份,更不可视其学问高下,而是要看其真实的品德。” 而衡量一个人的品...

  • 生气,最能看清一个人

    培根曾说过: “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身份,更不可视其学问高下,而是要看其真实的品德。” 而衡量一个人的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人间世.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 俯而视其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df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