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和大家交流。
一、播洒微微的爱,化解满墙的荆棘。
我喜欢和人打交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见学生我总有很多想表达的话语和情感,可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告诉我他们没有太多的心情听他人“无聊的废话”,尤其是老师和家长的。
1.关爱的一抹。
与人共事,比语言更有力量的还有很多,有时候会是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次击掌、或是那次你帮他擦掉了衣服上的灰尘等等。梦得和之冉下课来找我,课堂上肯定又“鸡毛蒜皮”了。我微笑着注视他们,很认真的听他们讲完。眼光扫过梦得的眼角,却发现有一些墨汁,我一手捧着他的头一手轻轻的帮他抹去,关心的说:“擦去了这个污渍,这个小伙亮堂堂的。”说来奇怪,我的手还没有拿下,他就说:“好了,老师,没事了,我们之间没有事了,我知道该怎么处理了。”听了这话另一个孩子也信心十足的点点头,好像也被我刚才的举动感化了,哪里还有什么矛盾,老师是爱我们的,他们期待的我会对他们大吵一顿,没有了,什么事也就没有了。
2.有力的大拇指。
“竖起大拇指”,是我在教室里经常做的一个动作,比如有的孩子及时记了笔记,抓住他对眼的机会赶紧竖给他,他自己会得到暗示,若是被其他同学看到了也会有所感染。做个用心有爱,平常修炼自己看到孩子优点的能力,这样的机会会很多。我的这个手指现在一做这个动作就会有点累着的感觉,因为我每次竖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是认真的,当然有机会了我的两个拇指会同时用的。来,伸出你的拇指我们一起试一试,是不是很灵。
3.轻轻的拍。
拍怕孩子的肩。与鼓励相比这个更多的是安慰和信任,通常在孩子迟到、上课小动作等违纪现象的谈话中,同样可以发挥神奇的力量。之昂是皮惯了的孩子,满脑子装的都是怎样和各种制度投机倒把式的“智慧”。平常碰到了小违纪我都会和他笑笑,有时间了就会单独喊出来,先拍怕肩。他立马就会有各种的悔意和保证,我还是会再拍怕他的肩,会尽可能的老实几天,或许是受到了不同的待遇,也或许感到在我这里闹不起来事,所以几次之后的一次,主动找我,提出为班级做贡献,倒垃圾的任务包在他身上。当然,即使倒垃圾我们也有言在先了一些规则,他保证遵守。就是这么欢快。
你肯定也有这样的宝藏!
二、借智慧之花香满园。
1.向同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向身边的人讨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刘易宁老师常年带班主任工作,身上散发着深厚的学识风范,与她交流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段时间我们班有几个同学衍生着组群违纪的苗头,比如跑操期间他们几个会找各种借口中途休息,早上到校时间往往也是踩着点。一时我找不到突破口,去找刘老师。她说了六个字:“群有胆,孤有勇。”琢磨好一阵子,真正的理解还要在行动中,单独和这几个同学谈话,并在就餐、课前课后等关键时刻进行不动声色的观察,最终就其中一个“群头”再教育,成功的化解了这一具有难度系数的班级管理问题。所以每次看见刘老师我就如获至宝,平常班级管理中解不开的解在无形的交流中就能得到启发。当然大多数的问题还是需要我们一直的践行。与张秀华老师同课头一年,耳闻目染了她带出来的优秀班风和学风,比如每天的桌椅网格,给人一种精神抖擞的感觉。现在见面的机会少了,那段班级管理中,在引导不乱丢垃圾的行为习惯时,快没有耐心了,就专门打电话询问,张老师说并不是什么问题都有技巧的,像这样的事作为班主任就只有不厌其烦的督促,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次的技巧竟然是没有技巧。
除此之外我还会经常在脑海里回顾和优秀班主任搭班时,他们是怎样建立班级文化的。去年和有幸何校长同班,班级小助手的使用是他的一个法宝,小助手和班主任之间都是单线连接,表格说话,班级里每个时段的情况都能跃然纸上包括任课老师的上课情况,说实话,当时连我这个任课老师都不敢迟到和早退。不定时召开各个群体的会议,用会议构建班级文化,创建班级精神。不动声色,班级就不会有什么事情。在何校长身上我学到了老师的视角就是班级的文化,看见的都是美好,就不会有其他发生,是一种积极正能量的发展趋势。
今年又有幸和苏主任同班,最大的感触就是雷厉风行和学科引导。不在教室里多说话,没有废话,班级群管理更是以少说话为界,刚开始我不太理解,久了才明白这是一种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智慧,话多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一切只在行动中。想想我们作为班主任每天那么多的大事小事,其实一大部分都是因为口角引起的,少说话,让他们自我衡量,经过时间的磨砂,有多少事还叫做事,同学们和家长都自我消化了,岂不是给我们自己保留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难得糊涂。在这两个领导身上我都看到了这一点。
2.坚持每天反思。一个班级五十多个孩子,每天他们都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通过对某一个或几个孩子的记录反思,时间久了就是一笔可观的财富。三年了关于工作的记事我已在简书上已累积五百多篇,个人的成长和智慧的形成与这些文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是期末考试前关于两个孩子反思日记。其实我们经历的远比看到电影里或小说里的精彩,只是没有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从3月19号接这个班到今天三个多月的时间发生了太多值得记录的教育叙事,对“周启航同学的浪子回头”、“和娄智源同学一起美好”、“同学们给我起了绰号”、“贺钦歌在衡水体里的歌唱”等等这些我亲历的美好遭遇有时只是简单的提纲挈领,等到假期更加充裕的时间再整理。是对过往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新学年新鲜血液的补给。
处处留心皆学问,闲时在办公室总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学生纠纷或其他事情的发生,尤其是处理的过程,这些也是我反思的最要来源,我会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处理等并及时的记录下来。
3.向书本学习。反思促使思考,化不开的解总会在书籍里不期而遇。班级管理的这段时间里魏智渊老师的《高手教师》与我形影不离。我把令我受益最深的《班主任要知道的三类知识》分享给大家。他们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陈述,顾名思义就是描述;程序性知识就是告诉怎么做;策略性知识是对整个学习或做事过程的监控。结合让学生注意听讲这一常见的现象谈谈我对这三方面的理解。老师或家长通常会语重心长的对孩子说:"你要好好听课,听老师的话"。这就是陈述。如果我们这样说:"老师板书的时候目光跟着粉笔,老师朗读的时候目光要跟随课本上对应的语句,老师让做笔记的时候要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画,老师提问的时候要积极举手,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辩解学习不同的学习思路等等,”这就是程序性知识。而策略性知识呢,就是在实际的课堂中留意孩子们的听课状态还有哪些可以更细节或者哪些不太适合的等等的一种反思及及时结合实际的调整。其中后两类知识是要我们刻意练习的,没有捷径。只要做个有心人会有很多刻意练习的机会,这也是我很喜欢做班级管理者的原因,因为书本得来总觉浅。
记得我们下学期举行的家长会,当时苏主任要负责全年级的事,我按照学校要求和同学们一起解读分解动作,最后用十分钟操练三遍,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还有那次升国旗活动,从班级到走廊站队再到国旗下的个人行为,先和同学们一起解说再到操练怎么声音洪亮唱国歌,目光随旗帜上升,仔细品味国旗下的讲话,怎样迅速回班,路上要不要交流等等程序性分解,到最后回班级之后的反馈。为以后的集体活动良好秩序习惯吗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站好学科教学的岗。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首先是一位学科教师,如果不能驾驭课堂,何谈人格魅力,所有的班级管理都是一纸空文。所以我们要从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专业技能知识。
我是一名英语教师,一直从事初中英语的教学,最糟糕的时候遇到学生躲在厕所里偷偷补作业,这肯定是学科教学出现了问题,给班级管理带来的是负面的影响。通过不断地摸索,现在我主要是向课堂要效益,结合学科特点,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听说读写看,等各种形式语言学习当堂消化,对学科学习的严格要求,激发出孩子们旺盛的学习激情,比如小老师分享模块,三分钟记忆赛跑,碎片化学习,让他们无暇其他,当堂的东西如果是个人原因不能消化,团队的集体荣誉感会迫使他私下找老师主动交流,那还有和同学勾心斗角之说。
另外,因为对学科教学严格的要求和管理,哪些对本科学不好的同学,往往也不敢违犯班级规则,因为班主任只需要学科说事他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当然通过学科帮助同学取得进步往往可以拉动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我班的鸽子同学,各方面都很优秀,很有才干但不愿意班级管理。在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她的字体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有空没空的就会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引导她规范的书写,在接下来的英语考试中,作文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就这样通过学科帮助获得了同学的认可,在接下来的班级管理中出了很大的力。
对于班主任这一身份,学科教学是硬币的另一面,相辅相成,或者就会两败俱伤。
四、开启学习之光,照见美好。
可以参加学习共同体,借助于网络资源,每月从工资中拿出十分之一买些纸质书籍,当然还可以买你喜欢的老师的课。对于自己的工作,日日学,苟日新,乐哉其中!
感谢大家给于我这个机会,工作中还有许多区域未曾领略过,像你们学习的地方太多,不足的地方还期待帮我指点迷津,朝闻道,夕死晚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