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贾宝玉娶薛宝钗时,林黛玉气绝,走前直叫“宝玉,宝玉,你好……”真是惹人心疼。要说林黛玉这人,要貌有貌,要才有才,性格脾气还对贾宝玉的心,就是有一点:太情绪化。她情绪一上头,不光伤自己的身子,还伤跟宝玉的感情,而这又不是她本意,于是更加作践自己。
假如,林黛玉有“元认知”的能力,可以在一个更高层次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不追求眼前的任性,不总是顺着感觉和喜好行事,那么,她会做出很多更好的选择,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悲悲切切,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当然,你会说,“那这样的黛玉就不是黛玉了!”也是,文学作品往往需要一个多愁善感的角色,才有看头。但在现实之中、成长之路上,你肯定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如此混沌、迷茫,你希望少一些情绪化、脆弱感,多一些心智开阔、自我觉醒,活出一流的生活。
那么,要想真正觉醒,掌控自己的人生,除了元认知能力,还有哪些武器呢?最近读到一本好书:《认知觉醒》,干货满满,对我触动很大。
要搁平时,对于这类成长、成功类书籍,我是嗤之以鼻的,因为它们大多靠给人洗脑,看时热血沸腾,看完脑子空空,过过“脑瘾”罢了;但这本居然不一样,它用朴实的科学理论、充分的自我实践,给人“清脑”,从混沌到警醒,从迷茫到清晰,帮你解开“方法觉醒”的秘密,读完受益匪浅,是我目前读过的最有价值的个人成长类图书之一。
认知觉醒
《认知觉醒》这本书,说清说透了人在成长和进步中的底层逻辑,绝不咬文嚼字拽干巴巴的理论,很接地气,让人豁然开朗:如何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看清自己?如何激发和保持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怎样从刻意练习、深度学习、关联、反馈等实践中找到最佳效果?提升自控力、专注力、学习力、情绪力的秘诀是什么?……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原本跟你我差不多,36岁之前过得浑浑噩噩,36岁开始,探索并践行这些底层逻辑,如今只3年时间,已成为领域内佼佼者。他写这本书不是自说自话,而是灵活引用很多名家名理来背书,信手拈来,科学实用,对于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我相信,每个人读了这本书都会有自己的收获,《认知觉醒》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1、人到中年、出现困惑的人;
2、想让孩子变得优秀的人;
3、刚步入社会、缺乏人生目标的人;
4、做事想要少走弯路,直达成功的人;
读书
一直以来,我认为,一个人最厉害之处,不是他有多少钱,也不是有多大声誉,这些都可能稍纵即逝,最厉害的,是他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可以凭借自己拥有的一套认知体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的人真是无往不利。
而这,其实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选择改变命运。
一、完善的认知体系——强者脱颖而出的利器
注意,“认知体系”不等于“知识体系”。“认知”强调在知道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它们帮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本原因:光知道没用,得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认知体系没有最优、最确定、最权威,只有最适合。因此,照搬别人的认知体系,不仅浪费时间,效果还非常有限。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穿衣风格,别人的风格再好看,如果不适合自己,全盘穿过来会很丑。
例如,很多人痴迷追求名师或学霸的知识体系、梳理每一本书的思维导图,觉得他们既然成功那他们的体系一定是最好的,于是拿来主义、死记硬背,试图全盘掌握人家的,花了很多钱,最后能记住的寥寥无几。根本原因,就是对方的认知体系,跟自己不匹配。
认知觉醒
这里有个底层理论,几乎适用于万物,叫“舒适区边缘”:最佳的学习区域,在拉伸区内、舒适区边缘,在这个区域,我们既有成就又有挑战,进步最快。而每个人的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是不一样的,别人的即使再有道理,如果距离我们自己的认知或需求太远,相当于处在了困难区,很难与现有知识进行关联,时间长了根本记不住,只有适应、匹配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才能关联上,最终成为自己的。
那么,如何搭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并扩大它呢?真相就是: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而不是全盘接收。
所以,有心的人,都是在生活中搜集各种触动点,然后在自己的认知圈上,粘连这些触动点,最终形成自己新的认知网络。光触动还不够,还要与它们产生强连接,具体做法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需要的时候能提取、经常练习并使用它们。
这样做下来,你的认知圈边缘会不断往外扩展,形成更大的认知体系。认知能力增强,你也就逐渐脱颖而出,成为生活的强者。
二、正确的刻意练习——你也能成为天才
注意,此处的“刻意练习”,并非指反复做某件事,靠反复、埋头干来提高水平,大错特错!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是要遵循大脑的运行规律。
1、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目标越具体,精力才越集中。如果目标宽泛,就把它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
2、练习时极度专注
极度专注,不仅是为了工作时集中精力,更是为了不工作时获取灵感。很多时候,灵感就是在你毫无期待、正在想别的事时出现的,前提是之前做事时要专注。长时间保持极度专注的能力,是普通人和聪明人最大的能力差异。
3、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及时反馈很重要,才能不断精进,否则既容易走神,又容易出错。
4、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跳出舒适区,避开困难区,处在拉伸区,在这个区最容易产生“心流”,效率最高。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做那些有点困难但又能克服的事儿。
利用以上四要素:目标、专注、反馈、拉伸,加上大量的练习,普通人也能进入深度沉浸状态,从“聚焦”走向“卓越”。
认知觉醒
心理学家都说了:所谓天才,其实并不神秘,本质就是“正确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练习”。愿你我都能掌握这套方法,成就卓越人生。
三、早冥读写跑——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
《认知觉醒》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之处,就是把“早起、冥想、读书、写作、跑步”这五项平时我们需要毅力来死磕的活动,用科学的理论解释清楚:其实可以不用这么费力坚持,遵循它们各自的规律行事,你就会事半功倍。
比如,早起。
睡眠的脑科学理论显示,人在睡眠后的3小时、4.5小时、6小时、7.5小时这几个节点醒来,会觉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如果醒来的时机不在睡眠节点上,而是在睡眠周期中,就会精神不佳,哪怕睡了很长时间。所以,最好的早起方式,不是让闹钟叫醒,而是在睡眠节点上自然醒来。
比如,冥想。
冥想不是简单的静坐、心灵修炼,实际上,它可以让人变得更加聪明。
冥想过程中,大脑皮层表面积增大,大脑灰质变厚,因为这两项是影响人聪明程度的因素,所以这种练习,可以从物理上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比如,读书。
很多人都焦虑:明明读完一本书,过段时间再想,却什么都没记住。其实,了解了“舒适区边缘”理论你就会知道,读再多书,你能记住的,最多是那些处在你认知区边缘的、能触动你的知识,其他内容是处在困难区的,基本与你无关,不记也罢。
所以,压根不用在意自己读后能记住多少,即使整本都记不起来也没关系,只要有一个点、一句话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发生了改变,这本书就没白读。
比如,写作。
虽然,很多观点早就被前人写过,自己再写一遍也无法超越他们,但要知道,“只读不写”的学习是不完整的,不要怕书上早就写了,每个人都可以再这个世界上,刻画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轨迹。
比如,跑步。
其实,运动更大的意义,不在于强身健体,而是健脑。运动能使大脑长出更多新的神经元,让人在物理上变得更“聪明”,前提是运动之后,让脑子接受充分的考验或挑战,刺激那些新长出的神经元,让其形成真正的神经细胞。
所以,“运动+学习”模式,才是科学模式,会让我们的脑子不知不觉变得越来越灵活。
正如作者所说: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觉知。
一个人觉醒的起点到底在哪儿?就是觉知。有了觉知,即使你没有万贯家财,也能增强自己感知世界、完善自我的能力。毕竟,生命的本质意义,在于身心合一,去觉知真实的生命过程。
最高级的成长策略,就是跟行业高手聊天,学习他们的方法技巧,提升自己。
但现实生活中,普通人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还好有另一个方式,就是读他们写的书,用极低的成本,获取行业里顶级的思想。这时候,你手里拿的这个东西,可就不仅仅是本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