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就是在意识与潜意识架起一道桥梁,使人整合意识与潜意识,达成融洽无间的合作关系。
在催眠治疗时,引导进入催眠状态直接对潜意识下指令说:「好,现在当我从一数到十的时候,你就会回到问题发生的当时,然后告诉我发生什么事情。」
潜意识对于解决问题其实是充满了兴趣,只要给了潜意识一个明确的指令,「祂」会用各种方式来帮助「他」达成。
一位B小姐,拥有非常好的学位与专业形象,婚姻也很幸福,可是她却有强迫性偷窃行为,每次一到百货公司,就忍不住要偷东西,也不见得偷什么贵重的精品,她本身相当富有,她就是被内在非偷不可的驱力控制着,一次又一次。每次的偷,带给她的不是紧张、刺激感,反而是冷静、自信,彷佛一切都在掌握中。但她也很害怕,万一有一天失风被抓,她就完蛋了。
使用催眠术,进入中度催眠状态后,我给她下了上述的指令,她立刻回到小时候一个遗忘多年的情境,是一次不堪的被性骚扰的经验。我让她重新经历这个经验,而且,充分把她当时不敢说出来的感觉完完全全抒发出来。同时,也让她设身处地去了解,那个时候,她只是一个很小的孩子,她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不懂得怎么处理,当时她甚至以为是自己不乖才会遇到这种事,对于被性骚扰时竟有舒服的感觉而深感愧疚……
过了一段时间,B小姐再也没有偷过东西了,尽管,非常偶尔地,偷东西的念头会跑出,但那只是个小小的念头,她可以轻松地一笑置之。
只要潜意识有办法创造一个困境,那也一定有办法创造一个解决方案。
当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沟通不良时,潜意识是麻烦制造专家,一旦两者管道畅通,潜意识就是你的魔法师,以神奇的力量为你处理各种难题。
十九世纪中叶,维也纳的医师约瑟夫.布鲁尔(JosefBreuer)治疗过一个罹患恐水症的女病人,她的症状是无法喝水,虽然她可以把杯子端到嘴巴旁边,却怎么样也无法把杯子里的水喝进口中,那真是一幅非常诡异的画面。结果,连续六个星期,她没有喝到一滴水,唯有仰赖吃水果来补充水分。布鲁尔成功地诱导她进入催眠状态,于是,她回忆起病症的根源。
原来她曾经到一位英国女人的家里拜访,见到一只狗正在喝玻璃杯里的水。她觉得非常恶心,但为了保持礼貌,她什么也没说。回家之后,她就开始无法喝水,也忘记了这事情。等她说出这段遗忘的记忆之后,从催眠中回到平常的意识状态,无法喝水的症状就消除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让我们知道:
一、追溯到事情发生的源头,症状就会消失。
二、藉由唤起已经被遗忘的不愉快事件,可以消除症状。
很多时候,我们忘记了问题的根源,却深深陷溺在症状的漩涡中,这时候,只要能以催眠让遗忘的记忆重见天日,问题就会开始好转。
催眠是非常好的通往内在小孩的管道。让个案在催眠状态下回到童年,重新体验痛苦的记忆,将不愉快的情绪释放掉,然后以超越的观点、成长的观点来看待这些经验,成为一个更为成熟健康的人。
过去发生的事情是不可能改变了,但是如何看待过去是可以改变的。一旦改变了看事情的观点,整个人就跟着改变了。
有时候,我会让他在催眠中来到他心目中最美丽的乐园或仙境,让长大的他与内在小孩一起携手漫步,一边交谈,一边分享成长的心情,让内在小孩感受到有人关心他、爱他。
事实上,催眠治疗有个先天的好处是,在催眠治疗过程中,当事人处于一种放松、舒适的状态下,他的心理防卫会自然降低,平常有所顾忌的话会容易说出来,平常封锁森严的情绪会容易释放出来,他会更容易聆听内在的声音,更容易与自己对话。
平常的时候,人们被外在五光十彩的境界吸引,很少能够反观内心,向内寻找问题的根源。催眠的时候,眼睛闭上,与外境隔绝,他就与内在连上线,在催眠师的引导下,像在外流浪的旅人回到心灵故乡,重新探访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