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关键词
——读《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1.分享。“不要让女儿说粗话,引导女儿学会分享,分享实物,分享快乐,分享幸福。”“一个对别人好的人,自己一定会过得很好。”独生子女比较多,孩子习惯了把东西占为己有,家长没有意识培养孩子的习惯。分享让孩子收获的不仅是友谊,更会是在孩子的内心种下一抹善意。学会分享,变成一个善良的孩子。
2.会玩。“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鼓励并引导孩子学会玩,其实质是鼓励孩子做他们自己热爱的事,自由快乐地成长,这就是我们教育子女玩学的理论假设”。孩子自从生下以后,就被各种玩具包围。各种玩具是投其所好。孩子丧失了自己主动玩的机会。玩,是人的天性。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玩的天性就被各种事物覆盖。孩子缺少玩的机会,尤其是孩子之间没有玩具的玩,这是非常宝贵的时光。玩的本质是探索热爱事物的过程,给孩子足够多的时间去玩。
3.善待错误。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而真正的成长源于错误。而我们最害怕的就是孩子犯错误。作为成人,内心深处对于错误有着深深的焦虑,误以为是错误让我们丧失了一次次的各种机会。无论任何时候,孩子犯什么样的错误,我们应该理性对待,更应该传递给孩子对于错误的接纳。面对错误,接纳错误,一起改正错误,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4.阅读。“让孩子喜欢阅读,需要时间,漫长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只要你用耐心和细心去引导,孩子肯定会越来越喜欢读书,直至爱上阅读,从此离不开书籍。”孩子的阅读是需要家长耐心陪伴,需要时间的沉淀,不是一蹴而就。阅读就是分到生活中的每一天,不要贪多,坚持阅读,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才行。“孩子的阅读需要积累,当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的话时候,理解与感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家长和孩子在阅读和写作中共同的成长。
5.回到生命的现场。“我们谈教育,如果不回到人,不回到生命的现场,我们怎么能够理解有时候任何坚持都是那么的艰辛的啊!”孩子的教育已经被应试教育异化。家长眼中只有成绩,只有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却没有孩子。却不知道这个思维非常的荒唐,孩子本身的幸福不考虑,却让孩子去追一些虚渺的东西。而这种虚渺会让孩子内心的支撑逐渐消化殆尽。好的教育是培养一个幸福、有生命力的人。
6.有童年的记忆。“我常想,我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的童年有更多美好的记忆,童年不仅塑造未来,也是我们不断返回的栖息地,也可以说童年的生命质量就是一个人一生的生命质量。”童年的生命质量是一个人一生的生命质量,而我们的孩子有什么样的童年呢?所有的童年都在辅导班,都在考试,都在指责中度过,这样的童年有质量吗?如何给孩子一个不一样,充满记忆的童年,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创。孩子的成长不是父母的安排的过程,而是一个共创的过程。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才能够让孩子的童年更加的有意义。
7.平常心养育孩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无论怎么努力都是普通人。用一颗普通心善待你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