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商用 王道经营
作者:代海涛
《海说孟子》修订版70:爱之深 恨之切告子篇: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
孟子和曹国的皇亲国戚曹交谈完“如何修成尧舜一样的人?”曹交非常满意。说:“孟老,我去邹国找个房子住下来,就好好跟您学吧?”孟子没有答应,说:“只要你有这颗心,你不用住这里,老师多的是,修行哪里都是道场,这个道理就像一条大路,只要你想走上去,很容易的,心诚则灵,回去吧!”
曹交就回去了。
学生公孙丑就过来问孟子。
原文:
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
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怨”。
孟子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
公孙丑曰:“《凯风》何以不怨?
孟子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日:'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公孙丑估计是正在读书,读到《诗经》从里面感受到了什么,正好老师送走了客人,就顺便过来聊起了这本《诗经》里的两首诗,说里面表达的爱恨之情我有点看不懂,老师您帮我分析下。
公孙丑问孟子老师说:“高子(传说中的诗人,诗歌评论家,评讲过《诗经》)说《诗经》中这首《小弁》是小人所作,他说的对吗?”
孟子说:“为什么这么说呢?”
公孙丑说:“因为诗中充满了怨恨。”
孟子说:“高先生的评价太肤浅了!如果一人站在这里(邹国),有个越国人用弓箭射他,事后他可以谈笑风生把这件事当故事讲,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他和越国人关系不好,相互仇恨属于正常情绪。可如果是他亲哥哥拉弓射他,事后他就会哭哭啼啼地讲这件事,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他和哥哥是亲人,这样做不应该。《小弁》这首诗呢,表达的就是因为亲人的错而对自己产生的痛苦,亲人迫害亲人,相煎何太急,肯定有怨恨!这种怨恨直面表达出来,向亲人提出警示,这反而是热爱亲人,还没有放弃亲情的仁义表现。高老先生那样的诗评有点固执已见了。”
《小弁》这首诗是写周朝皇帝和第一夫人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后来皇帝喜欢上了一个小三儿,就和小三儿又生了一个儿子,小三儿就把大太子废了,改立为这个小儿子做太子,大太子郁闷哀伤,被人同情,大家都怪罪皇帝心狠,抱怨小三儿无情,这样的故事。
公孙丑又问:“那同样是《诗经》里的另一首,《凯风》这首诗为什么就没有怨恨情绪呢?”
孟子答道:“《凯风》这首诗没有怒恨,是因为父母亲的过错小,《小弁》这首诗有怨恨,是因为父母亲的过错大。父母过错大,却不能谏言,是不对的;父母过错小,却要抱怨,更是不对的。放任父母犯错是不孝;夸大父母过失也是不孝。孔子说舜是最孝顺的人吧,五十岁了还依赖着父母呢!”
《凯风》也是《诗经》里的一首,写的是一个母亲七个儿子,后来这位母亲想改嫁,七个儿子就责怪母亲自私不爱他们了,这样的故事。
孟子说:“因为父母亲人的错,造成的伤害悲伤,讲出来也是好的,让他们知道了可以自省改正,如果说破罐子破摔吧,你都不仁了,我还讲什么义呢,这是不负责任的。可是如果父母没什么错,我们却把自己的不理解怪罪于他们,说三道四,那更是不仁不义。”
《弟子规》里说:“亲有过,谏使更,怡无色,柔无声,谏不入,月复谏,浩气随,挞无怨。”意思是亲人有过错,就要给他们说,脸色好看点,声音温和点,他们如果不听也要坚持反复劝告,即使被臭骂一顿,也不要灰心丧气有怨恨,这是自己的亲人怎么能忍心看她越错越大呢!
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那是别人,忠言逆耳利于行是负责任的表现,放任自流无所谓是选择放弃不负责任的。相反,如果一个莫不相干的人对你不好,你可以原谅当笑话去回忆,可是自己的亲人对你不好了,你却会心里特别难受,为什么?因为爱之深,恨之切。
孟子说:“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
谁让你是我的亲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