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阳十三岁的小姑娘在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上,连续守擂四场,而引起洛阳当地媒体和不少市民的刮目相看。之后又在第五场比赛中,仅差一分而遗憾出局。
洛阳小姑娘的优异表现,赢得不少人的赞誉,的确中国诗词大会的难度比较大,也是对个人的诗词知识和记忆的诗词数量以及敏捷的思维的检验。虽然中国诗词大会我没有看过,但我只想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为了推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央视这几年先后举办了《中国汉字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目的是好的,但具体做法似乎背离了举办这几种大会的初衷,《中国汉字大会》我看过几场,里面考的尽是字典里的生僻字,甚至是不常用的汉字,由于电脑的运用,对人们的手写汉字冲击很大,由于经常使用电脑打字,不少人往往提笔忘字或写错别字,其中也包括一些大学生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举办汉字大会也无可厚非,目的就是为了重视对汉字的规范书写和运用,但结果却流变成生僻字的书写考察,众所周知,中国汉字有九千多个,常用的也不过四千个左右,对于汉字的书写,只要常用的汉字能准确规范会写会用即可,那些生僻字已经远离实用,即使不会写只要认识即可也无妨,生僻字现在多在古书中见到,考察生僻字的书写无异使《中国汉字大会》演变成一种文字游戏,毕竟我们不是搞汉字研究的,没必要会写生僻字。《中国成语大会》我没有看过,大概也是考察人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和成语的积累。
举办《中国诗词大会》也无非是弘扬继承中国的优秀的诗词文化,提高人们的诗词修养和诗词的知识积累,但是在举办过程中,似乎成了智力游戏的竞赛,《中国诗词大会》有一个飞花令的环节,这本是古人的一种游戏,却也被拿来作为竞赛的手段,首先要有大量的诗词的记忆积累,飞花令,就是给定字词,让你说出包含这些相同字词的诗句词句,这个难度相当大,在这次《中国诗词大会》中,邓雅文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初中小姑娘,,与成人乃至大学生同场竞技,竟能连续守擂成功四场,与其自身的诗词积累有很大的关系,令人称誉,第五场遗憾的出局,即使如此,邓雅文小姑娘也非常不容易,邓雅文年纪还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我更想吐槽一下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中国诗词文化就必须采用古人的诗词游戏?更何况时代不同了,我们没有了古人的那种文化环境,我们阅读诗词就是为了这飞花令的诗词游戏而已?我们学习诗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提高文化素养和民族自信心,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可以提高我们的诗词修养和审美欣赏能力以及文化品味,从中吸取写作表达技巧,完善自己的人格,,而不是把诗词大会搞成类似于飞花令的游戏,如果只搞一些游戏性质的东西,那只能说是本末倒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