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是我践行写作微习惯的第一篇文章!
前两天看了《微习惯》这本书,给自己制定了三个微习惯:
001 每天五个深蹲;
002 每天看两页书;
003 每天写50个字。
第一个和第二个,我几乎每天都能超额完成。唯有这第三个,迟迟拖延!
到今天继续把《微习惯》看下去才终于找到了应对措施——既然对每天写50个字感到排斥,那就把写50个字的微习惯标准降低为每天打开简书发文章页面吧!
然后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不知不觉已经写了快两百字了,感觉有点奇妙。
前两年曾经给自己定过日更的标准,但好像也就坚持了一个多月,因为某一次断更,就没下文了。再往后,曾经多次想重新开始日更这个事儿,但每每想起,又觉得这件事压力太大,然后就无限期往后拖延,以至于不但日更没做成,连我曾经喜欢的即兴写作也都兴致全无。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制定计划的时候踌躇满志,但一旦这个计划被撕开一个口子,自己就觉得特别挫败,然后就开始破罐子破摔。
关于我的这种行为,曾经有个老铁江小鱼开导我说“偶尔一次的放纵,并不意味着失败,它只是提醒你,你这个习惯还没练到家,一种习惯的养成,也是在练习一种技能,无法接受瑕疵导致破罐破摔是思维中埋藏的最大炸弹。”
我承认,江小鱼的这个话很有道理,但是从我本能上来说我还是做不到。不管我怎么开导我自己,我依旧会觉得挫败,然后就越来越没有信心继续下去,再往后就是不了了之了。
而《微习惯》,与其说是培养一个微习惯,不如说是培养一份自信心。
当你培养的习惯足够微小,微小到几乎不耗费意志力,你的大脑就不会去排斥它。与此同时,当你完成这个微习惯之后,会带来一种自信心,当你超额完成这个微习惯之后,会带来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会支撑你更有动力继续坚持下去。这是一种正向反馈!
当然,我不确定《微习惯》是否真的能帮我摆脱目前的僵局,但我想先试试看。正如樊登老师所说“被骗的成本其实并不高,怀疑的成本更高,很多人这一辈子什么都怀疑,怀疑的结果就是什么都不去做。”
很惊讶,不知不觉竟然写了800多字了。
在文章的最后,再写一个关于最近读书的思考吧!
读书(尤其是致用类书籍)不一定非要从头读到尾,因为即便从头读到尾了,也可能什么都没记住。反倒是一边读一边用比较好。读到能用的地方就拿去用,用的过程遇到问题又回来接着读,看看书中能不能找到答案。如此反复,效果更佳。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