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49,道德目的就是为了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说为了彼此更加有利,而非有害,但即便出于道德目的为彼此好,但调整手段更像是工具,更像是为了更大的好,而谋眼前的好或坏而已,也就是说手段也是一种结果,目的也是一种结果,而手段是要为后面结果而先施行的结果,所以功利主义便存在着这里。
RX-58,欲望是情感吗?(情感一定是要表达和感受,而欲望更像是引起情绪的原因,可这两者在大脑之中如何区别,情绪不一定想要,而欲望就是要满足,还是说情绪是个体再跟外界互动之中的个人满足需要,这部分并不总是以欲望的解决来存在,而是属于一种安全感的需要???)
RX-62,心灵的痛有多少种类型?肉体的痛要更加强烈,更直接,也更易消退,是不是它更加关系到人的生存?而爱是来自大脑的认知作用,由神经元产生所以更加持久?
RX-63,信仰应该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过程,只有影响到人的价值判断才会带来爱或恨?但也可能并不是直接利益,而是间接得安全保证,保证我们能安稳,安心,这会不会是快乐的保证前提?
RX-65,利他从道德中讲时,更多不会牵扯到责任,而是在责任和义务之外做对他人有利的事,所以一个人对周边人的帮助无论多大,如果混合着责任,都很难说这是无私利他,因为母亲救子是她的分内事,我们应该赞扬母爱,责任的伟大,但这显然是有私而不是无私。显然是利他,更是为了利己。如果她救的是陌生人,因为责任没有规定而道德规定这是利他。那她确实是无私利他,但其中道德也只是为了调配她内心的快与痛而已,它本质上也只是利己行为。
RX-66,有意给与就是恩?无意给与就不是?
RX-67,即便他人给与自己帮助,为什么又会有报恩心?
RX-68,很强的道德绝对主义,遵守道德为了成圣,成圣又是为了什么?更好的遵守道德,做圣人为了什么?更高的精神境界?为什么会出现弘扬圣人这其道德至上的行为?
RX-69,应该说人的一切都存在社会中作用产生的,有付出,有回报,社会不是超人,给予所有人内容,道德解决冲突,也规定了先入为主的认知判断,遵守道德只是为了情感平衡。个别人也可以通过严格去做从而证明自己的存在,但这只是一种平庸的,平常的,被情绪所劫持的存在,要远远低于通过创造的内容的存在意义,把美德这个工具当作人生最后的意义的存在结果并不是对生命最高的致敬。当然存在一个市场稀缺性,创造永远会稀缺,而美德或其它行为倡导过多,便不会在稀缺,剩余的意义恐怕在于对人的生物性的克服。这种克服应该让人尊敬,佩服,但这并不应该成为美德,去压制人的生物性,进而影响人的更好的创造,这方面的美德应该是节制,不过度放纵。(道德的本质-人的本质-人生哲学)
RX-69,美德只是为了他人更好的赞扬,看起来更可悲,这只是让自我情绪更加良好而已,反倒变成了情绪的调适品。
RX-74,人永远是趋利避害,不止在肉体,也在精神,但自杀只可能精神痛苦,从而趋利避害,去毁灭肉体,这时肉体可能愉快也可能痛苦,这是精神控制人的肉体的表现,但最后依旧是为了趋利,为了自己,即便是毁灭自己。
RX-80,人格是人特定的追求快乐,解决痛苦的方式、模式,其中必定通过与外界,他人的互动而显示出来,这就是不同的对待他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性格、兴趣、爱好只是它的表现并不是根本,规定它的不只是基因决定的快乐痛苦的神经递质表达,更有关于在大脑发育阶段中所受的外界环境影响。人格是自我适应外界环境的结果,我们会希望他人尊敬这个人,这个我,但会希望别人尊敬这个处理模式,人格,性格?
人的本质是更好存在,自尊只是希望被尊敬,被承认,更好存在着,我们会希望他人尊重这个我,我的成果、创造物,致于创造物,我表达的载体也要尊重?应该说,即便别人喜欢我的人格,其实也只是要通过人格这个载体而喜欢我。(人格的本质)
RX-90,人要存在才是根本,利他,利己作为欲望原动力的手段只是实现工具,要让人存在着,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创造主义,肉体存在主义,但后者是人的本性,可以不必由道德倡导,但创造主义会跟利他,利己同处于一个心理目的层面,便要辨别,利己可以不必倡导,因为人本质为了自己,再倡导引发的只是自立利,而利他应该倡导,因为它是对人精神的升华,对人生物性的克服,但它不应该是至上,甚至被宣传为至上论,真正要宣传的是去实现自我的存在创造,利他固然好,可利己也无可厚非。(人生哲学-道德-伦理学)
RX-93,王先天先入为主的肯定着无私利他的合理,去往上套,利他是肯定的,但有时会想到,有时想不到,想不到自我,那就是无私,可不排除一个人做决定时判断行为的理性过程,这里便是利他非无私。
RX-93,人在做决定为他人却不会想到其他时,他的这个决定意志的运用会受到潜在原动力的影响吗?
RX-93,利他、利己应该讨论的限度是否要在目的层面?是否要涉及理性思考?目的层面又不涉及理性思考,当然可以无私,经由道德教育刻画。目的层面涉及理性思考,那他就会权衡了利弊,权衡了快乐与痛苦,这便不是无私,从原动力人的本质来说,如论如何都要利己,但不能说伦理利己或心理利己或理性利己,而应该叫做本质利己。(人的本质)
RX-99,他人给我的快乐一定是从认知中转化而来,虽然物质如食物,饮料也可以更直接,但如没有认知,产生的快乐不会与人联系,随着食物的饱和或消失,快乐也不在出现,但人的认知一定会参与其中,以至于他人可以为我提供笑话等精神产品,从而让我快乐。也因为这样的快乐影响到认知,从而可以在大脑中存留更久,所以精神快乐虽弱但更长久,它对人的价值意义更加有深远,而物质对人的影响如果没有影响到认知那它只是一时的满足而已,如吃美食,如果不能从中的快乐中,让认知更加有意义,成为认知的素材,它就只是暂时,为了生存和一时的神经递质。(人的本质-脑神经科学-精神的本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