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亚伦爱打卡+释若公式写作+总结
第一题、根据课程知识,做一份计划,写出自己对写作的期待,对自己未来的写作方向进行定位,并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不要假大空,必需详细而具体。
个人写作发展计划
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人生有三个终极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个我是谁?
第二个我从哪里来?
第三个我要到哪里去?
对于我们普通成年人来讲,前面两个问题其实不太重要,人生最关键的是我要到哪里去?
我要到哪里去决定人生终极奋斗目标,对于我来说终极奋斗目标是成为管理体系方面的专家,主要依靠两个方面来实现,一个是培训,另外一个是写作。
释若在最后一次总结课上讲的对于每个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完成6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定位、标签、学习、榜样、产品、队伍。
1、定位。
1)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认真阅读《九型人格》这本书,做相应的测试题目,从而再次明确自己的性格特点,包括其中的优势和劣势。
从上面测试结果来看,个人主要性格特征是领袖型、成就型、完美型和和平型。
2)阅读《定位》这本书中关于个人如何进行定位,以及通往成功的六个步骤,从而与九型人格的测试结果相结合,找出未来写作的方向。
结合个人写作成功的六个步骤和领袖型、成就型、完美型和和平型的性格主要特征,调研现状和考虑未来计划。
3)针对写作的个人SWOT分析
4)写作定位
个人写作定位主要分三个方面:1)写讲书稿或拆书稿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等;2)写技巧文如工作方法中时间管理,流程图的制作,8D报告等;职场上与领导同事的沟通技巧,处理棘手问题等;3)写观点文如实现领导力、如何取得成功、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培养等。
2、标签。
写作格言:志诚君子,金辉玉洁。标签:曾仕强著作传播者,拆书高手,职场达人。
3、学习。
牢记“免费永远是最贵的”,已经加入一块写写星球,释若公式写作群,未来学习快速阅读技巧并运用。
4、榜样。
终极榜样是吴释若,目前的榜样是写作群里已经实现写作变现的小伙伴,如骆驼草班长、两针见血等。
5、产品。
目前已经有曾仕强各种纸质和电子书籍,共有30多本,首先将他的书籍作为练习和变现的对象进行全部拆解,给自己的标签:曾仕强著作传播者。
6、队伍。
以雪梅老师为团队核心加入她的写作团队,例如优秀百人写作团等,争取在今日头条的青云计划中发表一篇文章获得稿费。
7、具体的行动计划
1)继续完成释若公式写作群中的作业,已经完成了3次作业均通过,目前正在做第4次作业,还剩下两次作业也要积极完成并打卡通过。
2)仔细阅读释若公式写作群中每一位同学的作业,特别是每次作业获得老师表扬的同学,分析他们的作业为什么写得好,然后将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完成时间-2019年5月31日。
3)在简书(首选)、有书、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等平台中找到阅读超过10万+的拆书稿,拆书类型主要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等共30篇,然后对每一篇拆书稿进行仿写,完成时间-2019年5月31日。
4)开始阅读已经购买的5本书,分别是《最强大脑》、《思维风暴》、《思维导图》、《超级记忆术》和《逻辑思考力》,每本书读完之后都先画出思维导图,然后写出一篇讲书稿,完成时间-2019年12月31日。
5)每天上下班的途中,反复收听荔枝微课中“2018年释若带你解读52本书”的内容,完成时间-2019年3月31日。
6)收听“2018年释若带你解读52本书”的内容后,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完成时间-2019年6月30日。
7)购买东尼▪博赞《快速阅读》这本书,然后进行尝试和练习,画出思维导图,写出一篇讲书稿,完成时间-2019年12月31日。
8)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加入雪梅老师组建的优秀百人写作团,完成时间-2019年5月31日;加入写作团以后,争取首先在今日头条的青云计划中发表一篇文章获得稿费,然后签约一个写作平台(首选简书),完成时间-2019年6月30日。
9)签约一个写作平台之后,完成10本曾仕强书籍的讲书稿或者拆书稿,获取相应的稿费,完成时间-2019年12月31日。
10)制定2020年的阅读和写作计划,完成时间-2019年12月31日。
第二题、阅读一本书,根据课程知识写一篇讲书稿或者拆书稿,讲书稿字数为7000-8000字,拆书稿本书写5篇,每篇字数为1500-2000字。
《微习惯》讲书稿
你好,欢迎来到亚伦爱打卡的课堂,我是亚伦,本期要为你解读的是《微习惯》这本书,书籍的副标题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作者是美国的斯蒂芬▪盖斯。本书约有5万字,本次将花上22分钟的时间为你解读,这本书主要讲解微习惯的定义、工作原理及应用微习惯的步骤和策略,以此来证实普通人可以运用微习惯的方法来养成个人的良好习惯。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性格靠什么决定呢,答案是习惯。某一天,有两个互不认识的陌生人同时在一条路上走,他们两个一前一后,突然走在后面的一个人弯下腰,捡起了一个一元钱的硬币,而前面一个人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似的,仍然径直走着。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前面走的人反而没有看见地上的硬币呢,因为前面的人在走路时习惯眼睛望着前方,不观察周边的情况;而后面的人走路时习惯环顾四周,所以他就能发现普通人不能发现的硬币。所谓的习惯就是一个人固有的行为方式,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会先天带着某些习惯来到人间,比如说有些人很小的时候就习惯用左手去做事情,拿玩具、写字、画画等,而随着后天的培养,有些人用左手的习惯也会改成用右手,这说明先天的习惯在后天的刻意培养下也是会发生变化。有一个著名的调查结果,对那些社会上的成功人士进行了调研,他们为什么会取得成功,答案,其实只有一个,他们拥有良好的习惯。
所以,我们普通人要想取得成功,也可以从培养自己的习惯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更好地节约时间,帮助自己踏上成功的征途。实际上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比如我个人的经验,我自己曾经下定决心,要养成一个晚上11点之前早睡的习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基本上工作以后就没有实现过,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并坚持下去,每天晚上到了11点,我总想着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一会儿想刷个朋友圈,一会儿又想起没有刷牙,一会儿又想要看会儿书,结果呢,每次都是超过12点才睡觉,睡觉之前又对自己说,唉,今天又没有早睡,明天晚上一定早睡,可是到了明天晚上,一切都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对自己的行为都已经麻木了,当初制定的早睡目标也就这样废掉了。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微习惯》这本书中,作者斯蒂芬▪盖斯通过自己在2012年12月28日那天,做的1个俯卧撑后,他突发奇想要坚持下去,然后从做这1个俯卧撑起,在之后的每天都坚持做1个,但是在2013年的某一天,斯蒂芬▪盖斯在睡觉前突然想起自己的1个俯卧撑还没有做,于是翻身在被窝里面做了1个,这天完成目标的意义对他的启发很大,引起他对每天坚持做1个俯卧撑的深入思考,斯蒂芬▪盖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各种经验和知识,终于悟出了微习惯才是帮助人们养成良好习惯的,最简单和最正确的方法。同时,斯蒂芬▪盖斯从自己的亲身实践得出了一个有悖常识的结论,那就是一个事情如果重复做21天是根本无法养成习惯的。《微习惯》这本书共有七个章节,首先介绍微习惯的概念,然后讲解大脑的工作原理,推断出我们养成习惯要依靠意志力而不是动力,但是意志力也受到五个方面的影响,分别是努力程度、感知难度、消极情绪,主观疲劳和血糖水平,微习惯可以很轻松的突破这五个方面的威胁,从而使习惯能够坚持下去。同时,正确地把微习惯融入生活后可以打破精神障碍和身体障碍,利用微步骤加上意志力的方法是无往而不胜的。这本书在最后介绍了正确养成微习惯的八个步骤以及运用微习惯策略的八大规则。
《微习惯》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斯蒂芬▪盖斯,他是个天生的懒虫,但是为了改变这一点,他开始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的策略,斯蒂芬▪盖斯从2004年起,在美国各大自我成长类网站上发表了许多文章。2011年,他开始运营自己的博客Deep Existence,为读者提供自我成长策略方面的建议。斯蒂芬▪盖斯崇尚极简主义,喜欢打篮球和探索世界。《微习惯》这本书由后浪出版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11月份出版。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讲述这本书的精华内容。第一个方面是什么是微习惯,第二个方面是微习惯和大脑功能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第三个方面是培养微习惯的八个步骤。
现在,我们就先来了解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什么是微习惯?习惯是我们一个人在长期做事的过程中,养成的固有的方式方法,而微习惯就是非常简单的,并且经常使用的方式方法,简单到什么程度呢?你现在听我的口令,并跟着我一起做动作,“预备起,一、二、三,右手握拳1次”,你应该跟着我的口令做了1次右手握拳,是不是很容易,很轻松,对了就是这么简单,微习惯就是非常细小的动作长期坚持做下去,刚刚我们已经右手握拳1次,那么我们就以后每天坚持握拳1次,这个就是微习惯。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往今来,那些有名的文人墨客很多都是采用了微习惯才获得成功。例如,东晋时的“书圣”王羲之从小酷爱书法,每天练字,但是对所写的字还是不满意;后来在天台山经过高人指点,每天只练习写“永”字,经过多少年的练习之后,书法水平终于在原有水平上突飞猛进。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佛罗伦萨去画画,拜画家佛罗基奥为师。佛罗基奥要他从画蛋入手,刚开始的时候,达▪芬奇还很认真,画了一个又一个鸡蛋,但是画了十多天之后就很不耐烦了,佛罗基奥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很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蛋的椭圆形轮廓也就会有差异。”从此以后,达▪芬奇铭记佛罗基奥的教诲,用心苦练画蛋的基本功,足足坚持了三年时间,最后终于超过了自己的老师,成为著名画家。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是写1个“永”字还是画1个鸡蛋,还是像《微习惯》的作者那样做1个俯卧撑,一定是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如果没有做正确的事情,后果就不堪设想。例如,有个小孩子叫二子,二子在师傅家学剃头,初学时用冬瓜当“脑袋”练习剃头技术。但是练习的时候,师娘经常使唤他去买东西、哄孩子。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每当这个时候,二子就得停下手中的剃刀,去师娘那里帮忙。可剃刀又没处放,就只好随手剁在冬瓜上立着,忙完以后回来接着练习剃头的技术。半年后,二子的手艺学好了,可往冬瓜上剁剃刀的习惯也养成了。这一天,二子给师傅家的邻居剃头,初试身手他格外小心,刚刚剃到一半的时候,师娘又招呼二子去干活,结果二子二话没说,直接把剃刀往邻居头上一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刚刚为你讲述了《微习惯》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什么是微习惯,接下来我们说说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微习惯和大脑功能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大家都知道,任何习惯的养成跟我们的大脑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大脑的奥秘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脑由大脑、小脑、间脑和脑干组成,其中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也是脑的主要部分,大脑又可分为左大脑半球和右大脑半球,两者由神经纤维构成的胼胝体相连。大脑半球表面呈现不同的沟或裂,就有点类似像我们平常吃的榴莲或者菠萝的外壳,那样凹凸不平。沟、裂之间隆起的部分叫脑回,大脑半球根据沟和裂可分为五叶,分别是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和脑岛。《微习惯》这本书中讲到了改变习惯中,大脑有两个关键位置,一个是前额皮层,另一个是基底神经节。前额皮层在我们前额的后面,大概位于眼睛的后方,是指初级运动皮层和次级运动皮层以外的全部额叶皮层,它占据着普通成年人整个大脑皮层的29%左右,前额皮层在抽象规则的认知、工作记忆、注意力调控、行为的计划和策略等功能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旦受到严重损伤就会影响行为力和情绪控制力。人们对前额皮层的研究来源于19世纪欧洲的铁路建筑工头——菲尼亚斯▪盖奇(Phineas Gage),他在一次意外工伤中,大脑前额皮层受到了钢筋的严重损伤,但是仍然存活下来,康复之后盖奇的行为个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受伤之前他是勤奋,善解人意,易于相处和富有责任心的,但是受伤之后的盖奇变成了举止粗鲁,缺乏责任感,做事反复无常和毫无自控力的一个人。同样的,在《微习惯》这本书中,作者引用了法国神经学家莱尔米特的额叶受损和额叶正常的两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额叶受损的人员,会自动自发模仿实验人员的荒唐动作并且记住每一个动作细节,这充分说明前额皮层充当着“管理者”的角色,可以阻止或发起行为,甚至可能会影响人的智力。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好奇爱因斯坦为什么是个天才,为何如此聪明,根据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进化论人类学家迪恩▪福尔克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中的前额皮层的一些部位褶皱"大大"多于正常人,这些可能为他的视觉空间和计算能力提供了神经学上的支撑,可能导致他有非凡的认知能力。
同样的,基底神经节也是大脑皮层下一大块灰质的总称,位于大脑白质深部,其主要由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核组成,还包括红核、黑质及丘脑底核。基底神经节主要功能是自主运动的控制、整合调节细致的意识活动和运动反应,医学研究表明,如果基底神经节出现了问题例如它的环形通路受到损伤,会导致大脑皮层发出的运动无法终止,就非常有可能出现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多种运动性疾病。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进行总结,习惯的形成是由大脑中执行决策的基底神经节,和进行自动行为模式识别的前额皮层,两部分组成的系统来决定的。
刚刚为你讲述了《微习惯》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微习惯和大脑功能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接下来我们说说第三个方面的内容,培养微习惯的八个步骤。
《微习惯》这本书介绍的第一步,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微习惯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我们正式准备培养微习惯之前,先列出一张想拥有好习惯的清单,比如坚持锻炼身体,阅读书籍,进行写作练习,个人反省等等,在列出清单之后不要马上行动,要将这些习惯转换为可实现的细微步骤,这些步骤要考虑在极端情况下,是否依然可以很轻松的完成,比如上了一个通宵夜班后,身体疲惫不堪,比如领导突然给了一个要限时完成的,高难度项目,压力山大,比如家里有生病的亲人需要照顾,内心焦躁等等,你在这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依然能完成微步骤,那么你就能够每天完成这些微步骤。拿阅读书籍举例,每天阅读书籍的细微步骤就是每天坚持阅读书籍1分钟或者1页纸等,但是注意对于微步骤千万不能贪多,不要每天做很多个不同的微步骤来培养微习惯,因为这样做的话会导致精力分散,出现厌烦情绪。根据作者的经验,普通人建议每天完成两到三个微步骤就足够了。
培养微习惯的第二步是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在决定培养习惯之后,想想为什么要培养这个习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找到最真实的答案,答案要来源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的积极理念,如果答案是来源于外部的环境和压力,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你将无法坚持微习惯。因为来源于外部环境和压力,迫使你做出的行为和动作,会使你的内心深处对这些行为和动作发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拿学生学习功课举例子,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学习实际就是解决一个问题:是我要学,还是要我学?”,“我要学”的那些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做作业的水平上,往往比“要我学”的那些学生高出许多。再比如你想在每天晚上11点之前睡觉,是因为听说了各种养生方法介绍,类似人体在晚上11点之后开始排毒,熬夜会让人体快速变老,熬夜会导致各种疾病等,你不是出于内心中对身体健康的重视而要养成早睡的习惯,所以在意识深处会对早睡这个习惯产生抵触心理,最后你发现即使没有早睡,自己也没有出现什么身体的不适,那么你要在11点之前睡觉的习惯永远是饿着肚子做梦——空想。
培养微习惯的第三步是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的依据来源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在确定的时间下进行微步骤,另外一个方面是根据自己的行为方式来进行微步骤。举个例子,比如我要在每天早上7点阅读书籍1分钟就是以时间为依据,而我要在中午吃完饭后进行1分钟的书籍阅读就是以行为方式为依据,而这两种方法往往还是不够灵活,斯蒂芬▪盖斯推荐一种不设定具体完成时间的24小时时段法。这种方法以高自由度的,非具体的习惯来改善前面两种方式。讲通俗点,就是想起微步骤来就去做,而且是马上去做,就是利用一切碎片化的时间来做微步骤,我们仍然拿阅读书籍举例子,比方说1分钟的阅读可以在吃完早饭后、可以在工作休息的间隙、可以在上/下班坐公交和地铁的路上、可以在排队的时候、甚至还可以在上厕所的时候,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把微步骤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完全融入一起,但是要记住一条,每天上床睡觉前一定回忆下当天制定的微步骤是否已经完成,如果没有,那么就请你花上一点点时间完成微步骤,然后再睡觉吧。
培养微习惯的第四步是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俗话说:老天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这种道理放在培养微习惯上仍然适用,因为回报会激励,我们重复某种行为。管理学上“要使驴子前进”,通常有两种方法,要么就在驴子前面放一个胡萝卜,激励它不断前进;要么就在驴子后面用一根棒子,鞭策它不断向前。而我们自己在培养微习惯的过程中,只用“胡萝卜”就可以了,根本用不上“大棒”,“胡萝卜”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奖励自己看滑稽的视频大笑一场,比如奖励自己吃一颗巧克力糖,比如奖励自己买一本书,再比如奖励自己去游乐场放松一下等等。建立回报机制的目的很明确,在培养微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使自己开心和快乐,很少有人能在愁眉苦脸的心情中把微习惯坚持下去;如果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那么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给自己一点点的奖励,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坚持下去。
培养微习惯的第五步是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任何记录微习惯的进展情况都是可行的,比如说用全年的日历进行标注,每天晚上睡觉前做一个记号以表明自己完成了某个微习惯,或者用现在的智能手机,在本身自带的日历上进行标注也可以。当然还可以采用某些手机APP,在这里推荐几款常用的,例如“小日常”APP,这款APP比较小,不会占手机太多空间,它就是一个单纯的打卡软件,有设置和闹钟提醒功能,APP里没有好友,没有圈子,也没有广告,只有你自己和你的微习惯;当然如果觉得一个人打卡太孤单了,还可以使用“习惯种子”APP,在这里你选择健身、早睡早起、运动、学习等社区后,会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坚持,和他们一起打卡,和他们一起分享,你的世界不再寂寞不再无聊,因为手机的另外一端有一群朋友和你一样的人群在一起坚持着;最后推荐一个叫“微习惯”的APP,它的使用方法跟“习惯种子”有些相似,也有不同的社区广场,但是不同之处就是可以打卡收集成就,还可以根据打卡类型收到推送的文章,打卡的同时也涨知识,还可以设置打卡隐私公开或者保密等等。除了打卡APP以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微信群进行打卡记录,利用电脑进行打卡记录等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每天检查,每天跟踪,那么每天检查和跟踪也成了微习惯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培养微习惯的第六步是微量开始,超额完成。当我们坚持一段时间的微习惯后,我们会发现当初制定的微习惯的目标太简单了,比如每天自由书写30个字,因此想挑战自己,把目标逐步设定到每天自由书写100个字、500个字、1000个字、3000个字等等,实际是不需要这样将目标不断提高的,因为微习惯不存在目标上限,在坚持微习惯这一点上需要长期有耐心,如果某个时候你觉得自己每天能够写3000个字,但是后来的某一天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完成,那你是否会因为自己没有完成3000个字的目标而感到懊恼呢,但是你依然有机会完成30个字,这时候你继续坚持你的微习惯就表明你成功了。所以微习惯不会阻碍你的进步,正相反它会考虑特殊情况下你依然能够完成,并坚持下去。
培养微习惯的第七步是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第七步跟第六步很类似,因为自己已经超额完成了微习惯制定的微目标,那么内心渴望着向新的目标发起冲击,比如说你设定的微目标是坚持每天做1个仰卧起坐,然后经过很长时间的练习之后可以轻松做到30个仰卧起坐,那么不要把目标值设定为30个,这样做会给你带来压力和负担,如果你这么做了,实际上读《微习惯》这本书就是浪费你的时间,因为我们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坚持做仰卧起坐这件事情上,而不是要完成较高的任务量。工作和生活中最难做到事情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培养微习惯的第八步是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在这最后一个步骤也是提醒你要有耐心坚持,如果一个习惯真正养成了,你就不会有任何的抵触情绪,也不会有任何的担心,更不会像第四步那样需要偶尔给自己一根“胡萝卜”,在做这个习惯动作时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因为这个习惯已经内化成你生活的一部分,内化成你行为的一部分,如果哪天你没有进行这个动作你总会觉得自己怪怪的。比如养成晚上刷牙的习惯,如果你真正养成了这个习惯,有一天没刷牙你就去睡觉反而会觉得自己嘴巴怪怪的,很不舒服,甚至无法入睡,因为你刷牙这个习惯已经烙印在你的大脑中了。再比如早睡早起这个习惯,现代人早起都需要用闹钟提醒,但是如果已经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你就不需要用依靠闹钟了,早睡早起已经成了自己的生物钟。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培养微习惯的八个步骤,第一步是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第二步是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第三步是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第四步是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第五步是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第六步是微量开始,超额完成;第七步是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第八步是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好了,说到这里,今天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我对本次分享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总结,《微习惯》这本书中的精华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首先我们讲到了什么是微习惯,其次我们讲到了微习惯和大脑功能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最后我们讲到了培养微习惯的八个步骤。习惯是伴随我们一辈子的事情,一个习惯就像沙漠中的胡杨,顽强无比;再细微的习惯也会生根发芽,它能塑造你,也能毁灭你。那么你现在是想放手一搏,还是要等到年华老去,心中充满遗憾,孤独的走向远方。
好了,本次分享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聆听,如果感到本次分享对您有用,请分享到您的个人朋友圈,2019年,让我们读点书,听点文,做一个有情怀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