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大姐李进平
文/李德伟
进平姐其实大我不了多少,再加上性格开朗,面相年轻,以至于当面都想喊她妹子。然而,刚刚作为她的同事一年多,她便离开我们而去了,刚刚跨入退休年龄的进平姐,没来得及好好休息休息,就这样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进平姐叫李进平,噩耗传来的十多天前,她还在微信里微我,看我忙又用沙哑的声音语音我,咨询有关医学卫生政策方面的事情。当时也大意了,只承想是帮别人打听消息而已,想不到她自己已经罹患病魔。
在我的印象当中,进平姐永远是年轻的,除了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烫头短发更显得神采飞扬。认识进平姐是几年前的时候,记得她是在伊川电视台《老味道》担纲主编,为搜集素材,特别邀请了一波社会写手,我那时还是电厂的一名普通职工,也爱好发一些不成样子的网络文章,却也有幸被邀请之列。 进平姐是热心肠的人,写电视剧本和写故事小说是两码事,如何便于拍摄,如何穿插同期声、话外音?进平姐总是不厌其烦为我们传递招数。那一次,我写的是《油炸馍的香味》,节目经过进平姐的编辑录制组后,连我自己也吃惊异常,那是我接触融媒体后第一篇处女作。那时的进平姐,已经是伊川县家喻户晓的名人了,除了让人齿颊留香的《老味道》,由她策划制作的《伊川好媳妇》系列电视节目,接地气又温暖人,早就成了老百姓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的佳话。
进平姐工作热情极高,看似大大咧咧,但对待手头的工作一丝不苟。2018年底,我随伊川县全媒体中心人员与伊川县广电局合并,成立伊川县融媒体中心,至此,我和进平姐成为了同事,在工作上进平姐是我的老师,生活上她也是我真正的大姐。媒体实现融合,就要相互取长补短,过去,我总是以文字与图片的方式进行采访和创作,对于视频拍摄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有时候也有抵制情绪。进平姐总是拿着稿子激励我说:“你看!这多美来,拍成视频保准更出彩!”
进平姐还是个快乐的人。她懂得享受工作,同时也懂得如何享受生活。她的朋友圈总是多彩多姿的。原先,几乎每个周日,她和她的姐妹们总要像小鸟一样飞出野外,唱呀跳呀,一个个像回到了童年时代。记得有一年六一节,她和一波老同学们在野外做起了“斗鸡”游戏,微信圈的图片还被我转载,写了一篇《看看伊川人的儿童节》。
进平姐是个爱学习的人。除能歌善舞,作为电视台编辑部主任,才情也是一般人比不了的。临到退休,她还开始学习写诗了。去年四月,樱花烂漫,我和伊川县作家协会的朋友组织了一次农场采风,进平姐因事未能成行,但她看到我发布的照片后,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即兴赋诗一首《樱花赞》:
提篮策杖过农庄,万亩樱花似画廊。日照千柯珠露碎,南枝先撷入玉章。
其真情实感如花香扑鼻。她闻得伊川县伊河湿地公园晋升为国家级,又挥笔写下一首《五律.伊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伊河泛棹忙,放眼尽华章。鸥鹭栖烟渚,云天入碧塘。波澄鱼影浅,风暖柳丝长。春泽东西岭,闻来魏紫香。
我不懂诗歌,进平姐的诗在我看来已是绝唱,进平姐的去世令人惋惜不已。同事们挽留不住,她的诗友们纷纷以诗歌悼念。
淑德会春风,诗文凌翠峰。
丹心化豪迈,胆气壮青松。
忽报惊天讯,翩然蚀玉容。
云游当稳健,仙路破冰封。
原伊川县作家协会主席王鼎三老师的这首悼念诗,或许就是进平姐人格魅力的生动写照,也是所有伊川文人对李进平最真挚的无限思念。(写于2020年12月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