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简书写作群里“蓝胖说说”的分享,还是很受震动的:
1、坚持写作,方向明确,一是职场经验,如职场写作系列;一是历史知识,如唐潮、宋潮系列。
2、写作的内容,不是流量文,而是有学术深度、有严格出处的知识干货,用接地气的表达,在出版物的选择语境下,这是有发行信心的选题。
3、写作的野心,不关注阅读量,但追求影响力,写作的目标是出书,书的销量达到8000本,已经算很成功的,与自媒体文章动辄10万+不可同日而语,但蓝胖出书追求深度和影响力,目前“唐潮”出了繁体字版本,还希望能有其他多语种的版本。
4、写作的训练,找到对标账号的文章进行反复拆解,从各个角度来分析结构、风格、遣词造句等,不厌其烦地写下来,直到写吐为止,用这样的方式掌握心目中范文的写作方法。
5、写作的心态,从输入到输出,整个过程关注到内心的愉悦感,自己写得愉快,才有可能坚持。
6、极简的生活态度,对人际关系进行断舍离,对阅读账号进行断舍离,应该还有兴趣和时间分配上的断舍离,这样才能集中精力聚焦在写作以及写作的选题方向上。类似的观点,董桥也说过。毕竟,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虽然不是穷经皓首地钻研一门学问,但社会分工的细致,以及天赋的局限,很难达到像达芬奇,或民国时期学者们那种通才的广博程度。
7、写作的生态:写作、讲课、出书,以教辅学,教学相长,这是学习的方法论,在内容上能自洽,正向推动,很容易实现正循环。
8、分享:实践和落地圈子的意义,倒并不是为了圈私域流量,也不一定是以卖课怍为主要变现方式,而只是进行分享,所谓一个人或许能走得远,但一群人才能走得久。尤其对于小白而言,有人引路,要少走很多弯路。
9、理财:出书的收益还是可观——其实,以目前的图书市场,出书能不要自费或包销就已经很难得。蓝胖同时也有很好的职业,再加上理性的理财。这让我想到,“财务自由”只是相对概念,原本财务自由指的是依靠被动收入能满足生活所需,不再需要工作,但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为自己工作,是不谈退休的。
10、持贝:在简书持贝的直接收益与基数和长期坚持写作有关,这个话题此次不展开。但“贝积分商城平台”(www.jianshubei.com )在故乡记忆等人的建设日下渐成熟,简书贝可在贝积分商城买物品,充话费,买书,买零食,变现等,是写作可以带来的实际红利。
11、回顾一下我的“出书”经历:
1)应邀参与过多部书稿的写作,一般是有人策划选题,组织文章,这种书大约有5、6本,体裁包括散文和诗歌,但个人参与度不高,版权归属和成就感都不够,影响力也付阙如。
2)以我为主,与人合著的书有2本,其中一本是与工作内容相关的人物传记,一本是历史人物评传,都是命题作文下的急就章,难说有什么史料价值或个人创见,总之自我评价不高。
3)去年曾就一次纪录片拍摄经历与出版机构沟通过,对方觉得有价值,但是对销量信心不足,因此更推荐自费出版,考虑到费用以及其他条件不成熟的问题,搁置至今。
4)目前想写的很多,能写的很少,职场经验和知识储备都没有某个方向的明显优势,在选题上摇摆不定,很难聚焦,希望得到指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