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的主题是,柔软让自我边界得以拓展。看到那个能干的名校长例子,我忽然想到了诸葛亮,想到了蜀国后辈无大将,可能原因在诸葛亮身上。柔软的背后是包容,是信任。
名校长自己很能干,但是他的团队没有明显的成长。他做了一个很深的反思。他认为校长必须能解决学校的所有问题。因此他很疲惫。当他邀请他的同事,参与一起管理学校时。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于是学校走向了共创的局面。
蜀国后辈无大将,是因为诸葛亮像那位名校长一样特别能干。即使别人出征打仗,他也要传授技能妙计。诸葛亮像神一样的存在,让其他人产生了对诸葛亮的依赖,自己很多事情就不去不去思考,不去创新了。结果诸葛亮,积劳成疾,点49盏明灯,向苍天借寿不成,最后病逝五丈原。
诸葛亮与那位名校长的不同在于。他一直觉得自己能解决蜀国的全部问题,哪怕在劳累生病之后,还在北伐的路上。没有想着反思自己,培养更得力的干将,让这些后辈们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国家栋梁。所以诸葛亮死了不久,蜀国也就灭亡了。
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非常的爱蜀国。但他的心理边界没有拓展,对新人的任用不够信任。没有放权放手,让这些后辈大将去成长,所以局面维持不长久。
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勤快妈妈懒娃娃。母亲太能干,太强势,孩子习惯于被保护,遇到事情不愿意自己去面对。母亲看着是爱孩子,实则是不够信任。干家务总是说他会干吗?没有给孩子尝试的机会。柔软的背后是包容,更是信任,让他有力量自己生长。
魏书生老师当校长,当局长,当班主任,他还经常出去讲学,一年有半年的时间不在家。但他对学生无比的信任,对学生犯的错误都能包容,不仅能包容,还能帮助学生从错误中发现成长的力量。所以孩子能看到每一次犯出错误,都在不断前进。于是学生接纳自己,相信自己,每个人都按自己的节奏往前走。结果他们班的成绩,从来都是遥遥领先。
魏书生老师最大的武器也是表扬。只要学生做了,他就能看见。因为内心宽敞而柔软,对学生绝对信赖。他的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不同程度的进步中成长提升。
所以我觉得,柔软是什么?是信任,是包容,是接纳,是尊重,是看见,是无条件的支持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