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我”在类地行星上对于人和社会的观察与体会。
摘抄
· 我过去一直认为人类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一系列复杂情况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同时发生作用才造就了人类,这样的特殊条件不应该在宇宙中随处可遇。但是,在我探索的第一个星球上,显然冒出了一个庄稼人。
· 上帝是不是在整个宇宙中安排了好多和人类类似的生物?他是不是真的根据自己的样子造了人?
人类在宇宙中真的是独一无二的吗?又或者说,人类这样的物种是不是独一无二的。不过其实“我”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寻找和旅行才找到这样一个类地行星,既然是和地球有着很高的相似度,那么自然其上的生物也该与我们相类似。这大概是比较通顺的逻辑了。
· 我开始因为他对我存在的浑然无知而产生莫名其妙的折磨感。我略带痛苦但又清楚地知道此次漫游朝圣的目的不仅仅是做科学观察,我还需要和其他的世界做一些精神和心理的双向交流,以利于双方的发展,促进两个社会的进步。
· 他们思维的传统基础和大部分熟悉的概念都来源于外星历史,用一种地球思维无法领会因此很容易误解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里有一点很触动我的是,对于一个“未知世界”最深刻的了解,不是观察,而是与其中的生物体产生精神共鸣。这其实也引出了这部科幻的一个中心,就是在精神共鸣中形成多个精神共同体,乃至整个星球上的生物,或者这个恒星系,都成为一个精神共同体。这可能是另一种乌托邦的表现。
当然精神共鸣的难点在于双方很难完全互相理解。两个不同的人且会造成各种误解与偏见,更别提两个不同的星球上的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两种截然不同的起源于构造。
· 这个世界富饶、热闹、有故事,跟地球是那么不同,但又是如此相似
· 跟我们的历史一样,这儿也有消沉的时代,有辉煌的时代,有进步的阶段,有倒退的阶段,文化重于物质,以及在主流意志、审美和精神领域的别的一些东西。
· 地球上的不同人种主要是根据体貌特征的差异来区分的,在类地人类这儿,几乎完全是根据味觉和嗅觉的不同来加以区别的。
· 每一个种族都认为自己的味道是心智更健全的典范,标志着对精神价值的绝对忠实。
这里作者用了大量的文字来描写这个世界,他们的人、他们的社会与历史与地球的不同与相似,而最大的不同还是在于他们的体貌差异,他们的视觉与听觉的审美不甚发展,但有着非常灵敏的味觉与嗅觉。于是,大部分的喜爱与崇拜,歧视与争端,都是因为不同的“味道”。
· 过去,苦甜味种族因被认为狡猾奸诈和自私自利而臭名昭著
· 在更加开明的国家,人们开始怀疑这整个种族迷信的做法。知识分子界为此发起了运动,要求婴儿必须学会容忍各种味道,要求摈弃文明旧俗强加给人类的除臭剂和芳香剂,甚至靴子和手套。
· 于是有这么一种理论被散布开了,说这些卑鄙的人是移民中的败类计划好的阴谋,目的是暗地里玷污种族,他们不值得任何同情和怜悯。所以,他们只可以在最艰苦的地方当苦力。
· 人们很容易就相信失业并不是由于资本主义的衰退,而是由于贱民们的一无是处。
· 他们要求将贱民和准贱民降格为奴隶,这样就能光明正大地把他们当成牲口使了
· 但在事实上,这条政策被采纳了;当然不是明目张胆地采纳,而是在没有更具建设性的方针的情况下被默许了。
如果要有隐喻,我不知道二战前后的“政治正确”思潮有没有萌芽,或者说作者的笔下更多地迎合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当时对于一些种族的迫害。但其实当类地星球上的人,开始对于有着苦甜味以及别的不好味道的人极尽歧视,之后在文明的发展中呼吁大家容忍各种味道,不同种族和谐相处,但实际上,他们依然将这样种族的人们看作是低贱的,认为他们的悲惨处境不是因为社会的不公,资产的分配不均,而是因为他们是“贱民”,是因为他们自己不努力,是因为他们被社会淘汰了。
若这是作者在七十年前对于社会的一种预言,那么,可能他成功了吧。
暂且先停在这里,类地星人这一章有些长,现在每天用以写作和读书的时间有限,我只能慢慢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