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课程的主讲老师说是张铁钉老师,主要分成两大块——学会读书和如何读书变现。
一、学会读书
读书之前,首先可以先去了解一下作者,比如作者的身份、经历,以往的写作风格以及目前的状态,这是我以前所忽略的。确实,作者的经历阅历会对一本书有很大的影响,往往会决定写作的视野和观点;其次,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也会和他的心态转变有所联系,消沉抑郁时期的太宰治写出了《人间失格》,而《奔跑吧,梅勒斯》却是对生活的向往,是太宰治经历婚姻走向正常生活的作品。正所谓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当你读不进书时,那应该怎么办呢?老师给了四个方法:
a.快速略读:适合难以读懂的名著等,了解大概后再回过头去深挖;
b.通过标题、章节名称寻找中心论点:适合社科、科普等知识类的书籍;
c.看相关的书评或讲书稿:适用于一些枯燥的书,可以做个大概了解,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认为值得读的书进行阅读。所谓阅读是一种兴趣,有兴趣才能坚持,放弃不感兴趣的并不可惜;
d.不要纠结于某句话或某个观念:当你通读全文后,或许会理解之前困惑的点。
回想自己之前阅读,总会有种愧疚感,觉得看完根本不能记住很多东西,后来我才明白,我不可能读一遍就能完全掌握书中的精髓,毕竟作者可能花了好几年才写完的,又或是经历很多阅历才整合完成的。就像和人聊天,没有人能一字不落地记下来,所以,我们只需记住重点部分即可。阅读也是一样的,好的作品可以多次重读,每次记住一两个认为精彩的部分,慢慢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想法,或许还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阅读一本书,千万不要有愧疚感,读不进去没关系,可能只是和这本书的缘分没到,或许以后的某一天,缘分到了,那时再重新认识也不晚。
二、通过写拆书稿和讲书稿实现变现
这部分老师重点讲了拆书稿和讲书稿如何写。
拆书稿:
a.引入:通过名人名言、小故事去告诉读者为什么选择这本书,并且这本书能带给读者哪些收获,可以解决什么问题。200-300字。
b.介绍作者:和前面提及的相似,或是这本书的销量如何,说明书有价值,作者权威。
c.列出把书拆成哪几部分,100字。
d.正文:可以针对书中的主题进行逐一拆解,对书中的观点、定义、选取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分析,做到简练浓缩,尽量原汁原味,但这并不等于复制黏贴。
e.对正文做个总结,400字。
f.结语:总结一下或预告一下明天的内容。100-200字。
总之,拆书稿不需要自己太多的观点,就是将这本书运用书面语进行浓缩,把书中精华剁碎了喂到读者嘴里。
讲书稿:
讲书稿是对书中内容进行发散,不需要太全面地全部抛出,选择几个精华观点或主题的即可。例子一般选取与生活有关的,可以结合当下热点进行讲解。格式一般是引入、介绍、大纲(分哪几部分来讲)、正文(3-5个章节,例子+评论)、总结。
讲书稿相比拆书稿更接地气,一般会被录制作为听书,更偏实际应用,因为用户更关心在这碎片化的时间里,他能得到什么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可以有什么启发等。
听完课程,收获很多。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抓住用户的碎片阅读时间,才能赢得用户的关注,通过优质内容,才能留着用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