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努力重要,还是天赋重要”这个问题,我想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一定问过自己,或被人问过。我们听过太多关于天才的神话,比如莫扎特5岁写谱、6岁弹得一手好琴,21岁就写出享誉世界的作品。再比如,18岁成为世界女子冠军,22岁就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国际象棋大师的苏珊。
对于这些,我们往往会惊叹于天才成功的表象,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他们的成功。但却很少关注于天才背后的成长故事。似乎在我们的认知里都认为,他们是天才。因为天赋,所以他们的成功是那么理所当然。
天才就是天才,他们的成功不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复制的。但有一本书却完全推翻了这种论断,它认为所谓的天才,不过都是长时间“有质有量”训练下的结果。我们不能复制成功,却可以成为天才。这本书就是马修·萨伊德的《天才假象:从刻意练习心理策略到认识陷阱》
马修·萨伊德是英国著名的乒乓名将。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里萨伊德就是那种典型的“天才”。他拥有超高的乒乓球领域的天赋,24岁就已经成为英国首屈一指的乒乓球运动员,两次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可就是拥有如此“天才”成就的萨伊德却告诉我们,天才都是假象,根本无所谓天赋之才,他们成功也不过都是练习的结果。
1、“目的性练习”造就天才
在《天才假象》这本书中,萨伊德用了大量的事实来告诉我们,再成功的天才都逃不过“一万小时定律”。他们之所以年纪轻轻就在相关领域获得巨大的成功,那都是“目的性练习”的功劳。
所谓目的性练习就是说,我们在练习的时候要有一个明确而坚定的目标:取得进步。
我们生活中不乏有很多人,日复一日的联系一件事情,时长加起来也超过一万小时了,但却并没有成为相关领域的大师。比如开车,一个驾龄有20年左右的司机,正常情况下花在开车的时间差不多就是1万小时,可是他却不一定能成为世界上一流的驾驶员。这是为什么?是一万小时定律失效了吗?
在《天才假象》这本书中,萨伊德给出了我们一个答案:想要真正通过练习获得成功,光有“量”的积累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注重练习过程中“质”的变化。
就比如开车,刚开始学车的时候,新手往往会战战兢兢,一步一步地来,这时我们是处于“目的性练习”的阶段。可当我们对于开车这件事很熟悉之后,我们开车时就会开启“自动驾驶模式”。
想想你开车的时候都在干什么?有可能在想今天晚上吃什么,或者给孩子买什么礼物诸如此类的事物。总之,不会是一心一意地关注与自己的驾驶技术。
所以,想要在某一个领域成为天才,除了遵循“一万小时定律”积累练习时间之外,我们还要学会“目的性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明确告诉自己要取得进步。
2、避免“死机”的诅咒
关于“死机”这件事,萨伊德在《天才假象》中举了自己的一个例子。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本来备受关注有望夺金的萨伊德,却在与对手开战时水平退化到了菜鸟的级别,动作呆板,反应迟缓。面对对手的质疑和观众的窃窃私语,他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回事。事后教练对他说,你“死机”了。
“死机”这种情况只有在重压之下才会出现,你感觉自己就好像是换了一个人,本来很有把握的事情却被搞得一团糟。比如有的世界顶级射击运动员会在奥运赛场上脱靶,有着上千场演讲经历的演说家会在万名观众面前张不开嘴,这些都属于“死机”的状况。
想要在自己人生的关键时刻避免“死机”的诅咒,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大脑的工作模式,并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出现“死机”的状况。
“死机”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中都有两套工作系统:外显系统和内隐系统。
初学乒乓球的运动员,在发球之前会一步一步告诉自己该怎么做,怎么发球怎么击球,刻意控制着自己的动作,这就是外显系统。而对于顶级乒乓球运动员来说,他们则已经将发球击球的动作“自动化”了,他们不需要做太多的思考就可以完成这些任务,这就是内隐系统。所以他们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可以放在战术和策略上。
无论是哪个领域,高水平人士之所以会出现“死机”的状况,就是因为我们过于专注。刻意监视着自己的外显系统,于是扰乱了内隐系统的正常运行。自己的水准也就退回了菜鸟的水平。
如何避免“死机”呢?萨伊德在《天才假象》中告诉了我们一个办法:使用双重思想,在脑海里接受并使用两种可能完全矛盾的思想。
比如面临一个极度重要演讲的比赛时,我们既要极度精细地准备每一个环节,认认真真修改演讲稿中的每一句话,高度重视这次比赛。同时也要告诉自己:这只不过是一次比赛,是在别人面前说话而已。
对于我们来说,拥有双重思想,不管在任何领域都是获得成功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因为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自己脑中两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3、感知更新
天才除了需要付出不间断的刻苦的联系、拥有双重思维竭力让自己避免死机之外,还需要拥有大量的知识来进行感知革新来维持自己的成功。
如何才能时刻更新自己的感知呢?有两个很好的方法:一是要不断学习知识,二是要不断练习。并将其结合起来。
一位从小失明的人,老了以后通过捐赠的眼角膜看见这个世界后,他能认出来人的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吗?答案是不能。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人的脸是什么样子的,更不知道人的眼睛和鼻子各具有什么特点,所以他是无法分辨的。没有基础知识的获得(人眼有什么特点,长什么样子),就不能有准确的感知(哪个是眼睛,哪个是鼻子)。
“自下而上的知识决定了自上而下的感觉”。不断丰富自己对于相关领域的知识,才能获得更准确的感知。这种“感知革新”是在一次次的练习、知识积累个过程中缓慢发生的,但正是因为这种时刻敏锐的感知力,才让高水平者发现别人不能看到的事物。
比如顶级的排球运动员可以获知球的运动方向,并不是因为他未卜先知,而是因为在无数次的练习中,他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和知识,获得了强于常人的感知力让他可以轻松地预感知出球的运动轨迹。
高质量的学习与练习,可以帮助我们获得高于常人的感知能力。
一万小时的“目的性练习”、维护好“内隐系统”和“外显系统”的正常运转、时刻学习并更新自己的感知。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我们眼中所谓天才其实都不是“天赋之才”的结果,而是一步步努力的成果,成功从来没有捷径,更没有证据证明“天才”有捷径可走。天才之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条路上,没有人可以获得翅膀。同样的,任何成功,也都不是一日之功。
我们日复一日所做的事情,决定了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谓卓越,不是天赋,而是日积月累努力的成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