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背了点单词,在答题软件上,我喜欢那种竞技的感觉,因为会让人在玩的过程补充自己。
很惭愧的是,这些年学过的英语单词,背过的句子,都似曾相识,却又感觉记忆模糊,感觉对不起我自己曾经的努力,还有妈妈在我上学过程付出的艰辛。
背到几个单词,是在初一寒假里英语老师让预习的,我还大概记得那课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问路的一系列对话。
我初一的英语水平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初中之前,山里孩子是没机会接触英语的,从最基本的字母学起,我周围的同学们很多都感觉开学前几课是小儿科,但对我来说却完全是新知识。字母很快学完了,接下来就是单词,简单的一般疑问句,简短的对话,对我来说都是难度很大的。
小学成绩一起在前面的我突然有了一种落差,好像从山峰跌倒谷底的感觉,之前老师上课是时常看着我,与我互动沟通的,而现在,我的成绩连普通都有点够不到,心中怎能不焦急?好在出来自以为落差感大外,我还是很刻苦的,最难的就是记那些符号一般的单词,那么些个字母,各种排列组合,会阐释出不同的意思,我之后生背,在练习本上一遍又一遍得写单词,嘴上读着单词的拼写过程,心里默念它们的汉语意思,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学期。
期末时候,英语成绩稍有好转,其实也并不是什么突飞猛进,只是刚刚提到了及格线上,对我来说多多少少也算是一种鼓舞吧。
寒假前,英语老师说让我们利用好寒假的时间,把下学期单词背下来,这样开学回来学新知识效率会更高。我哪敢奢求什么效率,不被落下就已经谢天谢地了。于是更加坚定了利用假期背新单词的决心。
决心是有了,最缺的硬件是下学期的英语课本。我们那个时候,买书很不方便,只有县城才有书店,还不一定出来下学期课本,唯一的办法就是向高年级借书。我们村里学生年级从来都是断档的,比我大的是高了三个年级,只好到邻村想办法找上一届同学。
我正为书的事儿犯愁,妈妈打电话找到了她的一个熟人,那个婶子的儿子比刚好我大一届,下学期书可以从他那里借来。
那是一个寒冬的下午,妈妈把家里的活都安顿妥当,就系上围巾出了门,她踏着大雪覆盖得只留下车轱辘印的道路,徒步走了五六里路,到了邻村的婶子家。那一天我并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出的门,只知道她回来时候已经天黑。
山里的冬天白昼格外断,几里的山路加上积雪覆盖,确实难走,妈妈还是把下学期英语书给我借来了。她的裤腿满是积雪,鞋子上的雪化了,鞋面都湿透了。现在想想,在那样物资匮乏,精神世界更匮乏的年代,妈妈还是很重视对我的教育的。
说也奇怪,那一个寒假的单词是我记忆最深的一批单词,开学之后成绩确实提了一大截,好几次考试都过了百。后来我常想,那种单词的记忆深刻程度,可能不光是靠死记硬背的笨拙训练法,而更多的是妈妈用她的行动告诉了我,困难面前不要沮丧,要想办法,有韧劲,坚持下来,就会迎刃而解。
这些天,答题软件记单词,尽管有些单词已经印象模糊了,不管答题比赛赢或者输,我都把它们誊写在笔记本里,再加深一遍记忆,如果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去学习,考完试就忘掉了那些知识,好像对不起曾经很努力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