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读 书 你 就 关 注 我
文 | 莫喜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
上学时无法拒绝室友帮忙带饭、打热水的请求;
工作后,明明不顺路的同事要搭你的顺风车,也只好绕路带Ta;
关系一般的朋友来借钱,你反而比Ta更不好意思,即使自己的积蓄所剩无几也要帮Ta。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内心深藏着恐惧,害怕被人讨厌。所以,只好压抑自己的想法,满足别人的期待。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这本心理学热门著作《被讨厌的勇气》,将会告诉你,一切问题都可以用一种全新的思维去审视。
1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如果你了解过一些心理学知识,可能会把自己的一切不幸都归因于童年经历或原生家庭创伤。
可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一味地关注原因,就会认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一直依赖原因,就会止步不前,不肯改变。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因感冒、发高烧而去看医生。
如果医生只告诉你:“你之所以会感冒,是因为昨天出门的时候穿得太薄”,你会满意吗?
你当然不可能满意啊!感冒原因是穿得薄也好、淋了雨也好,这都无所谓。
问题是你现在正受着高烧的折磨。如果是医生的话,就应该好好开药或者打针,以一些专业的方法来治疗。
立足于原因论就是这么荒谬。仅仅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继而简单地安慰“所以错不在你”,对于解决问题并没有什么帮助。
其实,你的不幸,皆是你自己的选择。
当然,这并不是说,你的痛苦都是故意为之。
我们的出身无法选择,童年的生活方式无法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父母,这一切都不是自己的选择。
但是,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
你想改变现状,就要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为接下来的人生负责。
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尽管现在的生活不方便、不自由,但你很熟悉它。
你对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
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
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
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
如果你始终无法改变,那是因为,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选择了后者。
因此,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
2
自我的枷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你是否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之前来找我咨询的一个同学说,他的父母非常严厉,常常拿他和哥哥比,并且毫不认可他。
这位来访者在上大学之前,一直认为不能无视父母的意愿,所以总是既烦恼又反感。
但事实上,他在不知不觉间就把自己的希望和父母的希望重合在了一起。
我问他,当你按照父母的意愿选择大学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他对我说,很复杂。虽然有怨气,但另一方面又有一种安心感。
心里想:“如果是这个学校的话,应该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可吧。”
很多人也会认为,人活着就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
可你有没有琢磨过这个问题:人原本为什么要寻求认可呢?
有些人觉得,只有得到了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
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能够消除自卑感,可以增加自信心。
可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我们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想法:
“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很明显,这些想法有问题。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要说为谁活着,那当然是为你自己。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实际上,你根本不需要别人的认可!
3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管了不该管的事儿。
哪些是自己的事儿,哪些是别人的事儿?分辨的标准是: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负担。
我要尽力来援助别人,但不要强迫别人改变,不干涉他人的课题;
同时,也不允许其他人干涉本来属于我的人生课题。
假设你的孩子不爱学习,不听课、不写作业,甚至连教科书都忘在学校。你会怎么做呢?
是不是想尽一切办法让Ta学习呢?
上辅导班、请家庭教师,有时候甚至还可能会扯耳朵。
在大家看来这就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吧?
我们中的很多人就是这样长大的——做不完当天的作业,父母就不让吃晚饭。
遗憾的是,在这种教育下,大多数人并不会爱上学习。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不是父母的课题。
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
强迫孩子学习,就是在干涉孩子的人生课题。
世上的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
但是,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虚荣,或者是支配欲。
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你可能还是觉得不对:孩子不学习,我也放任不管,这还算家长吗?
不干涉孩子的课题,并不等同于放任不管。
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
而正确的引导方式,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加以守护。
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随时给予帮助。
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要指手画脚。
4
活在当下,获得解放
最后,教你三大方法,让你自在活在当下:
首先,你需要真正地“接纳自我”。但这个接纳自我,不是指更加积极、获得更强的自我肯定感。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举个例子来说,大家小时候一定参加过各类考试吧。
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就是自我肯定;
与此相对,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一种“想要进步的状态”。
其次,我们要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就是活在当下绝对不可以缺少的第二个关键词——“他者信赖”。
简单来讲,他者信赖就是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来找我咨询的一些女性来访者,经常受到配偶出轨或被朋友欺骗等问题的困扰,说她们很难再次相信背叛者。这时该怎么办呢?
在经历过背叛后,你一味地担心“被背叛”,就会始终停留在过去的伤痛里。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最终,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
这是一种本能的自保方式,如果关系浅,破裂时的痛苦就会小。
可是,这种关系在生活中产生的喜悦也小。
只有拿出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才会随之增加。
所以,在她们来找我咨询时,我告诉她们,只有选择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
当然,这需要克服“恐惧背叛”的勇气,而这种勇气又从自我接纳而来。
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也就不难迈出信赖他人的步伐了。
当然有一些来访者也会提到,她一直相信伴侣,可是伴侣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轨,或做出让她无法信赖的事情。
那么这就回到了之前提到的“谁的课题”的问题。
这时如果你不能做到无条件相信,那么你大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
如果既能接纳自己,又能信赖他人,就是把他人看作了伙伴,那你也就能够在所属的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继而也就能够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当然,归属感不是仅凭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就可以获得,这里还需要第三个关键词——他者贡献。
简单来讲,他者贡献,就是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
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到社会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务。
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是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当然,赚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有些富豪已经拥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巨额财产,他们中的多数人至今依然忙碌工作着。
为什么要工作呢?是因为无底的欲望吗?不是。
这是为了他者贡献,继而获得归属感。
获得巨额财富之后便致力于参加慈善活动的富豪们,为了能够体会自我价值、确认“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所以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某天晚饭后,餐桌上满是餐具。
孩子们回了自己的房间里,伴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只有你在收拾。
而且,家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个人打算帮忙。
按照常理考虑,这种情况下,你会不会产生“为什么不来帮我”或者“为什么只有我干”之类的怨言?
但是,这吋候即使听不到家人的“谢谢”,也可以一边收拾餐具一边想“我对家人有用”。
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
只要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事实上,此时如果非常焦躁地洗餐具,不仅自己不会觉得有趣,就连家人也不愿靠近。
另一方面,如果是一边愉快地哼着歌一边洗餐具,孩子们也许会过来帮忙,或至少感受到一种乐于帮忙的氛围。
此时,如果用温和的口气提出需要帮忙,也会更容易获得帮助。
“接纳自我”“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当你如实地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从自信中生出对他人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从贡献中获得源源不断的乐趣——
你就能成为你希望的那个,自信、快乐、活在当下、拥抱幸福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