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入菩萨行论(一)

入菩萨行论(一)

作者: 媚眼看网事 | 来源:发表于2017-05-18 18:11 被阅读0次

法身善逝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今当依教略宣说,佛子律仪趋行方。

此论未宣昔所无,诗韵吾亦不善巧,是故未敢言利他,为修自心撰此论。

循此修习善法故,吾信亦得暂增长。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

暇满人身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犹于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

以是善行恒微弱,罪恶力大极难堪。舍此圆满菩提心,何有余善能胜彼?

佛于多劫深思惟,见此觉心最饶益。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

欲灭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众不安,欲享百种快乐者,恒常莫舍菩提心。

生死狱系苦有情,若生真实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

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

众生导师以慧观,彻见彼心极珍贵,诸欲出离三界者,宜善坚持菩提心。

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智者弥勒谕善财,觉心利益无限量。

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

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

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

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立志不退转,受持此行心。

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为信小乘者,妙臂问经中,如来自说故,其益极应理。

若令思疗愈,有情诸头疾,具此饶益心,获福无穷尽。

况欲除有情,无量不安乐,乃至欲成就,有情无量德?

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

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况为他有情,生此饶益心?

他人为自利,尚且未能发;生此珍贵心,稀有诚空前!

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

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

众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

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

若人酬恩施,尚且应称赞;何况未受托,菩萨自乐为?

偶备微劣食,嗟施少众生,令得半日饱,人敬为善士。

何况恒施与,无边有情众,善逝无上乐,满彼一切愿!

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久如心数劫。

若人生净信,得果较前增。佛子虽逢难,善增罪不生。

何人生此心,我礼彼人身!谁令怨敌乐,归敬彼乐源!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菩提心

    今日,面对自己的书架良久,思索多时,抽出了一本购买有些时日,却没有好好研读一本书《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论》就...

  • 入菩萨行论(一)

    法身善逝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今当依教略宣说,佛子律仪趋行方。 此论未宣昔所无,诗韵吾亦不善巧,是故未敢言利他,...

  • 入菩萨行论

    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 敬礼一切佛菩萨! 善逝法身佛子伴, 及诸应敬我悉礼。 今当依教略宣说, 趋入佛子律仪法。 此...

  • 1-1

    1.《入菩萨行论》是趋入菩萨行为的修行方法。 2.学习《入行论》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通过《入行论》词句意义的加持,...

  • 《入菩萨行论》第一品菩提心的利益

    第二课 我们今天讲《入菩萨行》第一品——菩提心利益的前行论绪部分 入菩萨行是汉语的翻译,意思是行持菩萨道以及养护菩...

  • 自他相换修法

    自他相换是发起菩提心的另一种修法。来自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属于文殊菩萨、龙树菩萨深观体系的传承。《道次第》中...

  • 《入菩萨行》第二品忏悔罪业

    第十九课 2018/5/30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入菩萨行论》, “如是亦皈依,能出轮回怖, 我佛所悟法,及诸菩萨众...

  • 莫扰欢喜心

    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一一《入菩萨行论》

  • 众生平等

    Day 264 廢銅爛鐵读《透过佛法看世界》之“我们是平等的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说到:“路人无怙依,愿...

  • 《入菩萨行》

    “智者如是持,清净觉心已” 这句话是和上面的偈颂讲的,也就是当发了菩提心之后精进修学后会有一个特征。这个特征有两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入菩萨行论(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zs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