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歌课后反思 - 草稿

诗歌课后反思 - 草稿

作者: 福慧双至 | 来源:发表于2022-11-24 14:07 被阅读0次

            我不该找同学爬黑板的。

          我今年担任的是复习班的课。

          上午第一节课,课前几分钟复习了师说的背诵默写后,开始讲读诗歌的复习。预想的课堂环节是先找同学爬黑板,做—道题,然后再分析答案存在的问题,进而总结阅读与鉴赏的规律,然后同做一轮材料,最后布置作业。

            我不该找同学爬黑板的。两个同学,—人一道题,本来最多十分钟就该做完的。前前后后用了二十多分钟,写出的答案令人啼笑皆非。为不伤害学生自尊,当中暗示了几次,不会做可以回去,他俩都不走,苦思冥想,继续做答。最后我实在忍不住,让他俩回去。

          讲这首诗的理解,未讲完,下课了,这堂课算成功吗?

            按预设,应是失败的课堂。

            但这堂课学生确实深入思考了,也试着深入表达了 ,也充分地暴露出他们在核心素养上的缺失,在审美与鉴赏、思维与表达、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同时也暴露出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应该具备的没有具备,应该养成的没有养成,这不怨老师,也不怨学生,归根结底是教育体系和顶层设计的问题。

            语文不要刻意追求高效,也不要追求课程进度。语文学习必须慢下来,读书且忌在匆忙,涵咏功夫兴味长;好的语文素养不是老师讲出来的,应该提倡“做语文”的观念。学生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人,不能成为改革和展示的道具,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加强知识习得的建构性,视野、格局、深入阅读后的思考、发现体悟等离不开主体本身的活动,教得性基本上等于浅层性,教得性永远比不上习得性,尽管它很快,语文学习,更多的是个体自己的学习,谁都代替不了。

          如一篇小说或长文,多的几千字,多久能看完?能够熟知并记住字词句段(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需用多长时间?事件发展、人物的塑造、情感表达等相关的方法、内容方面的赏析和评价,又需要多长时间?我真不相信能一两节课很好的完成,更妄顾所谓的模块单元任务的整体教学和比较阅读!

            流行的做法,把任务放在课下。但是,翻开课程表和辅导表,哪有什么多少课下时间?编委们编好书后,不妨做个研究,附上—个语文学习时间表,明确告诉一线较师,什么时间学,每篇多长时间,这—单元任务完成多少时间,包括课上课下练习反馈等的时间。

            再问问老师,备好这一篇课文,不抄不套不借鉴,需要多少时间。

            细一些,别笼统。

          就诗歌而言,这些年,高考诗歌试题一直得分不高。我曾三次参加高考阅卷,最近—次还担任了阅卷小组长的组长,发现高考中的诗歌题相比其他题型,简答题的平均得分率最低,这和平时考试所呈现的得分情况也是一致的。

            问题在于,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诗歌内容都占用了较多时间,但明显反馈出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究其原因,是诗歌的理解上存在问题。不理解的情况下做题当然难以保证正确性。

            1.古代文化常识文言知识的不足造成误解误读。比如“耿斜河”之耿字,比如牵羊而迎的牵羊,古有左手牵羊右手执茅之说,实在是一种表示投降的礼节,但和金国的牵羊礼是有区别的。

            2.诗歌本身的思维跳跃性,造成解读困难。诗词曲,以有限的篇幅歌咏其志,当然能节省的就节省了,而阅读时又需补充出来;韵文的创作,本身是情感和意识的呈现,意识本身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倏忽之间,心游万仞思贯古今是常有之事。

          3.为适应韵仄,句式变化多端,理解困难,也是原因之一。

            晚自习,有个学生非常苦恼的告诉我,做了一节课,没有一个题和答案一致的,许多方法都用不上。这就牵涉到是否读懂的问题,读不懂,—切无从谈起。

            还是那句话,语文不存在会不会、难不难的问题,只存在知道不知道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知识就是能力,知识有了,能力的培养自然水到渠成。

          多读精读背下来,

          多说多听记下来!

          仅此而已!

          我不敢找同学爬黑板了!我应该直接讲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歌课后反思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cx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