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林友仁先生谈琴

林友仁先生谈琴

作者: 随身携帶的寂靜地 | 来源:发表于2023-04-10 20:09 被阅读0次

古琴难不是在手上,而是难在人生的经验、对传统文化的把握。比如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不能脱离。但是要调节它,处理它,既不脱离,也不随流。从某种角度说,就会丢掉很多烦恼,很轻松,心轻就静,琴就能弹好。

1. 弹琴,首先是要成为有修行的人、淡泊名利的人。弹琴不要设计,不要处理。一但人为地、刻意地设计了、处理了,就假了。

2. 弹琴之人,意必在先。意在哪里?意在指下,意就是要出寺庙里那种深沉洪亮的钟声,让钟声进入身体,或者让我进入琴声中,得心应手,体会到钟声即我,我即钟声。彼此融合之后,天地间便只剩下钟声,除了钟声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杂念。杂念多了,就不在琴里面。

3. 弹琴要去除所有的念头,不要担心弹得对不对、人家喜欢不喜欢,只一门心思想着寺庙里的钟声。

集中一个念头,别的念头就没了,就好像古人在闹市中念书,全神贯注时,外部的杂声都没了,自己也没了。连自己都没了,哪来的观众?哪来的好不好?还有什么好紧张?当你进了琴声之中,别人也就进了。别担心别人,先担心自己。

4. 无我境界如何达到?便是从一个“撮”入手。撮,空弦不空,里面的内容无法言说。 练习“撮”,追寻寺庙钟磐之声的感觉,达到心手合一、人琴合一,弹琴便能得‘意’。

5. 手腕要处于自然状态,才能气血畅通。所谓自然状态:

一是指按照手指的自然排列位置下指。弹低音时,多用中指、名指,离岳山近些,出音亮些;弹高音时,多用大指、食指,离岳山远些,出音则柔些。 七根弦的触弦点并非在一条直线上。古人设计的琴弦十分科学,低音暗,高音亮,正好用手指的自然布局来调节。

二是要沉肘。正确的姿势就是自然的姿势,觉得舒服就行。臂、肘、腕都要自然下垂,自然的东西永远是美的,自己弹着也舒服。古人琴谱上所画的手势,只能看,不能学。紧张、僵硬、做作的姿势,都是错误的。

三是用耳朵弹。不要搞机械教条,触弦点固定在几分几,不能变,这是不对的。声音要服从耳朵听到的效果,不要把耳朵废掉。我在学琴初期,曾经用手弹琴弹了好长一段时间,当时还对手上的力度很满足。后来才知道,那些声音太暴太燥。

所以说要用耳朵弹,就是指用耳朵来辨别声音。乐器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弹古琴用弹琵琶的力度,肯定受不了。

有人弹的不是响,是燥,用频谱仪测,那个音肯定不纯。不用耳朵用手弹,对声音是麻木的,没有感觉的。

6. 突然快、慢是西方人的思维。中国传统是渐变的,有自然发展的过程,不是方块豆腐,直上直下。中国人的快慢之间有过渡,好似太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个快慢要自然,不能突兀,要让别人心里有准备。句子怎样断,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处理也不一样。面目不清,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行,要有交待。不该断的断了,该断不断,都不行。如何断?关键是跟人的气息相一致。当断不断,气息就易急促。这得靠自己慢慢琢磨、慢慢体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法一概而论。

7. 琴为心生。这个心是自己的心,而不是别人的心。弹琴是表达自我,而不是为了人家的掌声。合者留,不合者去,那是听琴者的事。我就是这样弹,我就是我,始终以真我示人。

林友仁先生一直主张古琴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它还是中国古代士人修身养性、与天地交通的利器!

相关文章

  • 林友仁:谈琴

    做林友仁的学生,第一关是练“撮”。一个看似简单的指法,往往不练个好几个月,都不能过关。为什么林老特别重视“撮”这一...

  • 林友仁:想学好古琴,一定要牢记这七点

    林友仁先生学琴经典语录 1、弹琴,首先是要成为有修行的人、淡泊名利的人。弹琴不要设计,不要处理。一但人为地、刻意地...

  •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对浙南琴社林庆君老师的采访

    人物简介:林庆君,浙派琴人,浙南琴社社长,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1988年师从上海音乐学院林友仁教授学习古琴,...

  • 眼儿媚·白露

    白露插花望西湖,仁善复耕苏。烹茶待客,水天秋色,眉眼如初。 朱砂染指迎东友,琴曲叙闲舒。也谈沧海,断桥残雪,岁月无...

  • 呼吸法门精要

    作者 陈全林 这篇文章谈呼吸法门。 南怀瑾先生有本书叫《呼吸法门精要》。我谈的是一位博友关于“呼吸法门”的修持...

  • 这样的课程你能学到什么?

    10月2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多位多位琴友齐聚在杭州的西湖琴社,参加由大雅古琴网主办,守仁琴社赞助用琴的“太始.琴...

  • 《梵音琴韵》《 琢章堂》雅集活动

    《梵音琴韵》的琴友们今天相聚《 琢章堂》琴声、笑声、美衣、美食…… 琴友们的各种POS 精彩的古琴雅集弹奏~ 林老...

  • 学琴记得二

    那次雅集,琴友说起姜抗生老先生的事迹。我的琴就是老先生选的,本来准备做上题铭,遗憾!先生已驾鹤西去。先生的公子姜嵘...

  • 呼吸法门精要

    呼吸法门精要 陈全林 这篇文章谈呼吸法门。南怀瑾先生有本书叫《呼吸法门精要》。我谈的是一位博友关于“呼吸法门”的修...

  • 冬来了,你的古琴还好吗?

    “立冬”节气已过,天气一天天变冷。守仁琴社提醒各位琴友要好好养护你的古琴!所谓,琴靠人养,无论你是购买的什么古琴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林友仁先生谈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ew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