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林友仁:谈琴

林友仁:谈琴

作者: 水杉古琴 | 来源:发表于2019-04-11 14:42 被阅读0次

    做林友仁的学生,第一关是练“撮”。一个看似简单的指法,往往不练个好几个月,都不能过关。为什么林老特别重视“撮”这一指法的练习?练好“撮”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1. 弹琴之人,意必在先。

    林老说:意在哪里?意在指下,“意”就是要出寺庙里深沉洪亮的钟声,让钟声进入身体,或者让“我”进入琴声中,得心应手,体会到钟声即我,我即钟声。彼此融合之后,天地间便只剩下钟声,除了钟声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杂念。杂念多了,就不在琴里面。

    2.集中念头,空弦不空

    佛家要求弟子打坐时不要有思想,修行不够的人总是想得太多,怎么办?就想阿弥陀佛!一旦真正专注到阿弥陀佛里面,连阿弥陀佛也没有了,就剩一个“空”字。这叫做以一念代万念。弹琴也是,要去除所有的念头,不要担心弹得对不对、人家喜欢不喜欢,只一门心思想着寺庙里的钟声。集中一个念头,别的念头就没了,就好像古人在闹市中念书,全神贯注时,外部的杂声都没了,自己也没了。连自己都没了,哪来的观众?哪来的好不好?还有什么好紧张?当你进了琴声之中,别人也就进了。别担心别人,先担心自己。

    无我境界如何达到?便是从一个"撮"入手。空弦不空,里面的内容无法言说。练习"撮",追寻寺庙钟磐之声的感觉,达到心手合一、人琴合一,弹琴便能得"意"。

    3.自然状态,气血畅通

    除了“撮”,林老对整个右手的指法都有一套自己的经验要求。这是弹琴的基本功,如大厦的基石。基石打得牢,才能有高度。林老对右手的姿势、触弦点、力度有什么样的讲究呢?

    林老常示范说:手腕要处于自然状态,才能气血畅通。所谓自然状态,

    一是指按照手指的自然排列位置下指。弹低音时,多用中指、名指,离岳山近些,出音亮些;弹高音时,多用大指、食指,离岳山远些,出音则柔些。七根弦的触弦点并非在一条直线上。古人设计的琴弦十分科学,低音暗,高音亮,正好用手指的自然布局来调节。

    二是要沉肘。正确的姿势就是自然的姿势,觉得舒服就行。臂、肘、腕都要自然下垂,自然的东西永远是美的,自己弹着也舒服。古人琴谱上所画的手势,只能看,不能学。紧张、僵硬、做作的姿势,都是错误的。太极拳就最讲究阴阳平衡,沉肩坠肘是底气十足自然放松的表现。

    三是用耳朵弹。不要搞机械教条,触弦点固定在几分几,不能变,这是不对的。声音要服从耳朵听到的效果,不要把耳朵废掉。我在学琴初期曾经用手弹琴弹了好长一段时间,当时还对手上的力度很满足。后来才知道,那些声音太暴太燥。所以说要用耳朵弹,就是指用耳朵来辨别声音。乐器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弹古琴用弹琵琶的力度,肯定受不了。有人弹的不是响,是燥,用频谱仪测,那个音肯定不纯。不用耳朵用手弹,对声音是麻木的,没有感觉的。好的声音朴实、饱满、不媚,它们的形成有赖于一种自由落体般的力,从臂膀传来的来自身体内部的深沉、放松而灵活的力。

    好的理论是活的理论,“法”是由“合理”而来。我们的手法也绝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比如使用得最多的"挑"、"勾",可称之为"打浪",这时的手腕是活的。 指下功夫解决的是音符的质量,再加上旋律的处理得当才能营造出完美的意境。但是很多初学被误导说“弹琴手腕不能动,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角度下指用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林友仁:谈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mt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