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
读幼儿园的时候,有天中午,爸爸在门口把我叫出去,随手递给我一个熟得皮黄的芒果,浓郁的香气早已钻进我的鼻子,迫不及待想要吃了。
爸爸说:“家里地种芒果树掉下来的,先午睡,课后再吃,我去工作了。”我说:“好的。”
下午课间休息时,我在吃芒果,肉熟汁多,周边难免围着一些同学,说道:“让我吃一口,要不然以后我有好吃的就不给你吃了。”
哈哈,虽然从小被教育“孔融让梨”的故事,但是在我身上不奏效,听到同学这么说,我吃的更加快,连皮、核用舌头舔得干干净净才舍得扔掉。
家里太穷了,爸爸常常忙于挣钱,没有时间种些蔬菜,更别说打理果树了,每当过年的时候吃上苹果,现在吃上芒果,对于幼儿的屁孩来说,比考到一百分更加开心。
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年的芒果只有一个,爸爸却给了我。
父亲牌的“感冒灵”
虽然妈妈早就离开我了,但是经常性感冒却留下来了。
听邻居说,我妈妈嫁过来的时候,是有严重的肺炎的,除了吃药,爸爸每天大清早去买猪肺,熬上一锅新鲜的猪肺汤,吃了一大段时间才好的。
待我读四年级第一学期快临近期末时,是冬季,虽然每天早上,爸爸帮我穿了一身,从别人家拣来衣服,但是我跟妈妈一样,严重的感冒,流鼻涕、咳嗽等,很难受。
医院看病太贵了,爸爸找了土方子。天气寒冷,但爸爸仍早早起来熬粥,用的是柴灶,只能一直守着灶炉等水开,待到米羹煮开的第一勺,舀起来倒进放有东西的碗里,就这样坚持喝了一段时间,我的感冒好了。
长大后为了照顾自己,我会在冬天里穿的厚厚的,以免感冒,让爸爸操心。即使真的感冒了,也喝不上父亲牌的“感冒灵”,我得去药店买999感冒灵,晚上一次性两包,但还不一定能好。
一锅鸡粥
第一次杀鸡是我读四年级第二个学期,爸爸得了阑尾炎,肚子痛的很,什么都吃不下,隔着蚊帐
我问:“爸爸,我熬点鸡粥给你喝吧。”
爸爸虚弱地说:“你们都不会杀鸡,要先把鸡割破喉咙,准备一盆烫水,先把鸡下半身烫一遍,拔一下翅膀羽毛,要是可以拔下来,就换上半身去烫,同样也拔下毛,可以的话就拿出来,全部拔毛就可以了。
拔完了,用刀子把肚子割破,内脏洗干净,斩小块。和白米一起煮,水开了,就小火熬,最后放油盐。”
于是我跟比我大四岁的哥哥说:“杀鸡、煲粥,我们一起做吧。”
哥哥说:“你做不来的,算了吧。”结果他在那看电视。
我们姐妹二人和邻居的女孩一起杀鸡,从1点多弄到5点多,到了斩鸡肉的时候,哥哥跑来帮忙了,放在灶炉煲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印象很清晰,三兄妹围着灶炉,哥哥用勺子慢慢地在锅里转圆圈,姐姐坐在小板凳上,时不时往里面放柴,我站在一边看。整个厨房里,只有柴火的光照亮着,锅里散发鸡粥的香味,熬出来的粥,米、水的量刚刚好,米熬得稀烂,小块小块的鸡肉清晰可见。
我们一家四口在大厅喝粥,仅有一盏小灯,照的不是很亮,我记得爸爸胃口好,连续几天躺床呻吟着,吃不下东西,喝得进这锅粥。
喝粥后的几天,爸爸做了手术,其实爸爸动手术之前很担心,担心手术不成功,曾经跟我们说过:“要是我不在了,亲戚又少,你们怎么办啊?”
为工人煮的饭菜
吃了一辈子的苦,爸爸终于有能力起楼了,那时我读高二了。
周末回家只有一天半,早上爸爸把猪肉买好,叫我煮好午饭,工人在家里吃饭。我赶紧把饭菜做了,就去洗衣服,回到家里,推开门,发现爸爸并没有坐在饭桌边,而是坐在正对门口的小凳子上,高度是饭桌的一半,心里觉得好难受,感觉爸爸低人一等。
爸爸端着一碗白饭说:“我女儿煮的不和大家口味,多煮几次就好了。”屋子里一片寂静,工人在吃饭,显然他们很不开心,没有夹菜吃,大家吃了一碗白饭就回家休息了。
工人全走后,爸爸才敢坐在饭桌边夹菜吃,对着我说:“工人上班辛苦,天又热,没得好吃自然不开心。下次干脆把猪肉切的一半厚、一半薄,多放酱油,放一碗水焖出味道,还有煮一锅白饭、一锅白粥就好了。”
我默默地点点头,下次把事情做好,站在别人角度想问题。
早餐
读幼儿园的时候,还可以喝到爸爸熬的白米粥,热乎热乎的,即使没有咸菜配着,但是在冬天里,喝了也使身体热热的。
待到我上小学的时候,哥姐读到高年级了,开销大,爸爸工作辛苦,再没有煮早餐了,于是我会跟爸爸撒谎:“老师要买资料,给我点钱吧。”我会把钱用来买早餐和课间的零食,现在想起来时真不懂事 。
后来我读到大学了,一年才回家开两次,而且在家里呆的时间也不长,记得大一第二学期开学前,爸爸特意早起煮早餐,是粉丝加鸡蛋加青菜,少水,叫我吃饱再坐车,这样不会晕车。
我把早餐全部吃了,心想:好久没有吃过爸爸煮的早餐了,要不是赶时间,我还真想发个朋友圈。
出门在外,生活在繁华的大城市里,我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去兼职,承担高额的消费,尝到赚钱不容易的滋味,从那时起,我再也不敢跟爸爸撒谎了,更没有未来一己私欲而伸手要钱。
每逢佳节的特定菜式
工作了一年,与同学、同事吃吃喝喝,吃火锅、西餐、自助餐等,但一年回家一次,家里的饭菜始终是我的至爱。前不久的中秋节,没有回家,想必家里会杀鸡祭祀,每逢佳节餐桌上永远少不了的是鸡肉、五花肉和时令蔬菜。
每次在家里过节,爸爸总会下厨,把鸡肉斩好,上面还放丝条木耳、甘菜,锅里放香油、酱油、姜葱蒜等调料,大火之时把鸡肉放进去炒,当每块鸡肉都沾上酱油的颜色时,爸爸舀三碗水倒进大锅,再倒些许白酒,盖上盖子,小火烧至水快蒸干为止,起锅,撒上白芝麻,铺上香菜,这是我最喜欢吃的炒鸡肉。
五花肉也是同样地炒,但不放水和白酒,炒出来是干干的,别有一番味道。
锅里面还剩着猪油,放蒜头,爆香,倒青菜,大火炒熟,放盐就可以上盘了,绿油油的,看起来好有食欲啊。
大家围着饭桌吃饭,记得小时候的情境是这样的:爸爸吃的是大片鸡皮、骨头多、少肉,每块鸡肉都得咀嚼烂了才吐出来,还会帮哥哥把鸡胸肉上的皮吃了,哥哥吃肉,从不吃皮,姐姐是吃鸡爪、翅膀、脖子的,而我吃爸爸夹给我的鸡肾、鸡头等,爸爸一边吃一边说:“你们把肉给吃了,少吃饭。”
距离回家的时间还有四个月,我好怀念爸爸做的饭菜啊!
结尾
虽然家穷,但有吃的,爸爸老是就给我们。
现在自己赚到钱了,有能力买好吃的,多买一点养生的食物孝敬一下他,可是爸爸肠胃不好,连很多补品碰不得,多吃一些油腻或者不好的东西,就得去医院看医生。
后来我们决定,平时饭菜少油少盐,过节也尽量吃的清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