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的声音》笔记
1.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译文:
扬子江的岸边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飘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水和湘水流经的城镇(今湖南一带),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2.诗文赏析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这两句诗,诗人在重复一个音节,“yáng”这个声音上来。
诗歌是和声音有关的艺术。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经常忽略了它的形式,经常把形式和内容分开,然后花很多功夫去挖掘内容,而置诗歌的形式于不顾。其实很多文学作品,它的形式即内容本身。
形式就是内容。文学的形式是有意义的。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这个反复出现的声音塑造了一个人不舍得走的状态。我们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人,他离开,又回来,不断回到原来的地方。他一个人在这里徘徊,留恋,彷徨。他不舍得走。
“数声风笛离亭晚。”古代的大路上,五里设置一个短亭,十里设置一个长亭。亭是供人休息用的,旅途中停下来歇一歇。很多时候离别就发生在长亭和短亭中。所以它成了一个离别的背景。
长亭的意象很常见。比方说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再比如李叔同写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说:“‘风笛’从‘离亭’生出,因古人折柳赠别,而笛曲又有《折杨柳》也。”
天色已经晚了,夕阳西下,风里是笛声。
最后一句,他没有说我想你,他没有说你留下吧,他没有说我不愿意走,他只是在描述一个客观的事实,“君向潇湘我向秦”。“不言怅别,而怅别之意溢于言外。”(王鏊《震泽长语》)朋友去湖南,自己去长安。两个人方向相反,背道而驰。
郭兆麟说:“末句‘君’字、‘我’字互见,实指出‘渡江人’来,且‘潇湘’、‘秦’回映‘扬子江’,见一分手便有天涯之感。”(《梅崖诗话》)
一边是君,一边是我,一边是潇湘,一边是秦。对称的结构。他们共享一个动词“向”。“茫茫别意,只在两‘向’字中写出。”(周明辅《增定评注唐诗正声》)这个“向”是有速度的,它很快地把两个人的距离拉开了。这个距离并不是物理上的距离,而是心理上的距离。
俞陛云说:“凡长亭送客,已情所难堪,况楚泽扬舲,秦关策马,飘零书剑,各走天涯,与客中送客者,皆倍觉魂销黯黯也。”(《诗境浅说》)
欢迎阅读+点赞,我是平原雪,爱阅读,爱写作,爱分享,以我之笔,书写生活与梦想。
如果你愿意坚持在简书深耕写作,可以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开通简书会员。
平原雪邀请你免费开通简书会员
开通后简信我返贝,领取旗下会员福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