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朋友跟我聊起,看到同寝同学读研后有了很好的去处,看着彼时的同窗,如今生活的城市、工作待遇从此拉开距离,相差越来越悬殊,感到失落,甚至失衡,与我抱怨为什么要和二本三本的人在一起共事。
对此我也感同身受。刚毕业那时落差很大,每每在家乡和同学相聚,本是一件乐事,回家后却总要大哭一场,大发脾气。觉得学生时代那么多年,成天的只知道学习,为什么转了一圈,却和老辈人一样进了机关,过上了缺乏激情的生活。
我对朋友说,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是我们的学生思维。应试教育无比放大了学历那张纸的作用,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是努力就能成功,学习好就一定有出息。事实上,社会上的有所成,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的路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习好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它只是作用于命运的诸多要素中的一个。
因为这种过度强化,让我们这些所谓的优等生自我膨胀,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听到“优秀”二字就欣然接受洋洋得意,把标签当成了自己。当真正踏入社会,才知道那些年剩下的,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被应试教育彻底忽略,理论的大学毕了业,实践的大学才刚刚开始读一年级。很多课程需要恶补。
我对朋友说,以前我们都高估了自己,肚子里有多少硬货,有多少真才实学,我们心里最清楚。我母亲的同事的儿子,保送武大本科,又考上浙大研究生,IT专业,毕业各大企业争抢,腾讯给出年薪20万迫不及待把他的户口落到了深圳。这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我们这代人,优秀的实在太多。你不具备那个资质,付不出那么多,就没有什么可羡慕嫉妒的。
我的恩师曾经非常认真的对我说,我们这代人所处的时代,机会也多,稀里糊涂走过来了,也做的不错。你们这代人不一样,个个都是人尖儿,都大致在同一水平线上。那么资质差不多的时候,比的就是谁更认真,谁更努力。
我对朋友说,我们已经毕业三年了,你早已不是一个学生,你是一个成年人。不要再去想“因为我学习好,所以我应该怎么怎么样,但我没……,所以我感到……”,你需要建立的逻辑是,“因为我有能力,有实力,所以我可以……”。
“唯学历论”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是“唯能力论”。社会越来越开放和包容,那张纸只是求职路上的一张门票,进门就作废。不会再有像大学时候那种稀里糊涂蒙混过关的期末考试。生活非常诚实,你做人做事的质量,会第一时间毫无保留的反映出来,成为你新的标签。所以,把自己放平,正确评估自己的资质,然后扬长避短,完善自己可以完善的部分。定义你最终归宿的,是能力和性格综合起来的那个最真实的你。
聊完了以后依然很感慨。与同一起跑线上的同学进行比较,大概是我们这代人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也是应试教育的另一后遗症。中国人的一大通病,就是攀比,胸中不能容人,不能正确的认知成功与失败的成因,看到别人拥有的多就眼红,总是主观臆想成功人士走了多少捷径运用了多少潜规则、付出的多么少获得的多么多,攀比导致失衡,失衡导致互相排挤,这些大概是出于温饱年代和文革时代留下的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
生活大多数时候还是公平的,每个人都不容易,越光鲜的人背后越不容易。什么时候认知回到了正轨,心态回归了平和,胸怀更宽广,态度更谦和,格局更开阔,什么时候我们的努力才算对了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