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出一张幻灯片,上面是一张黑白的人物照片,学生们由刚开始的漫不经心一瞄到睁大了眼睛。照片上的人物是韩寒。照片中的韩寒很傲气,面无表情——我知道,初三的学生们很喜欢这幅样子。
学生们一阵骚动后静了下来,我不动声色的打出第二张幻灯片,那是韩寒的简介。简介上说韩寒获得1999年全国新概念作文一等奖,中国职业拉力赛及场地赛车手、作家,《独唱团》杂志主编,并涉足音乐创作。对这简介我做了一个简单的点评:“能力强的人可以说在哪一个领域都能表现出色。”学生的脸上出现了羡慕的神色。
我看他们对韩寒已经很感兴趣了,就继续打出第三张幻灯片——关于韩寒没有收到复赛通知到专门单独为他设考场设题目的介绍。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作文题目——在一个装水的玻璃杯中投入一团纸,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
看到这个作文题,学生们都眨着眼睛,一时间,我感受到他们的脑筋动起来了。我赶忙引导下去:“好,同学们,就这个题目,如果你是当时的韩寒,你会怎样构思这篇作文?”两分钟后,一些学生的手举起来了……
对于学生们的发言我都做了评点与肯定,我非常高兴看到他们的思维呈现出缤纷的色彩。随后,我把韩寒的获奖作文《杯中窥人》展示给学生们看,因为经过了刚才的一番铺垫,学生们看文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第一、四组的同学都不由自主的拖过椅子、课桌往中间挤,一改往常的无奈被动。看到这情景,我又表扬了他们。
看完了韩寒的文章以及部分正面的评价,趁学生们意犹未尽之时,我不失时机地问:“韩寒16岁时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写出这样的文章,你们从中学到一些什么了吗?”学生们有感而发,议论纷纷,看起来感慨良多。
“很好,看起来大家都有所收获,那么,请大家把刚刚的感想写在小纸条上,下课组长收一下。”第二节上课前,我已经把他们的小纸条看过一遍,发现他们基本上都能写出较为中肯的看法与观点。
接下来,我根据某些同学提出的观点,举例引导他们补充充实的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指导议论文的写作思路等等,第二节下课,学生们基本能够水到渠成地写成一篇较好的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议论文——很高兴的是这次作文课没有听到以往抗议的“哇、哇”声。
这节课是我的作文改良课,一改以前的旧套路:以前上作文课就先把题目写上,接着帮忙提供审题、理清结构思路、提供词语等有助学生快速写出作文的程序。这样的作文教学方式使我们师生都对写作失去兴趣,写作教学也很没质量。我想,我该动动脑筋改良一番了,写作的教学需要新鲜的空气,需要提高教学的质量。于是,有了以上的作文课堂。
反思以往的教学,发现我的写作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效果上“教”与“学”存在对峙。我觉得教得已经够多的了,上课讲那么多,学生们怎么那么笨,经过提示会写这个题目了,但转一下弯就又不会了,很明显,没学到方法。而学生们呢,觉得我讲的东西并没有使他们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二、教学内容上“教”与“学”存在对峙。在以往的写作课上,我一般都会把审题方法、思路、写作技巧等教给学生们,例如讲“如何让作文文采飞扬”,我会涉及到“文采飞扬的”方方面面——多角度、多感官、多引用等等。这样三年下来,也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们就是机械性的写作,像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语言没有活力,思想没有火花,全按老师的思路走,写作的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
三、教学形式上“教”与“学”的对峙。以往的写作教学,我都是一言堂,我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啊讲啊,学生在下面都不知道有没有在听。讲完之后就安排他们去写,没有交流,没有互动。学生学到知识没有,我因为没有交流沟通,所以也并不知晓。
针对我以往写作教学的低效问题,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该怎么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以下谈谈我的思考。
首先,应该以“师生互动”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通过教师设置的情景环境,调动学生身临其境的想象,沉潜入其中去感受,此刻应该让学生口头表述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回答规范语言的表达以及进行深入的点拨。例如上文我引导学生思考韩寒的作文题,并要求他们做身临其境的构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能善于利用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及时点拨,及时纠正,在对学生的鼓励中使学生进步。
其次,要解决写作难的主要问题。
学生写作最大的问题一就是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无从下手选择材料,二是不能掌握文章写作的逻辑关系。前者是能力,是素材抉择的能力、立意的能力、构建事情内部逻辑关系的能力等等;后者是知识,是写作知识、文章学知识等等。
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思考:1,、通过教师的激情精讲,引导学生进入预设的情境。2、通过思维训练,锻炼其各方面能力。3、推荐名家学写作经验,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思考:王安忆认为:“和音乐家画家一样,写作是门艺术,但同时也是门技术,掌握牢固的知识根基有助于写作才能的更好发挥”。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学生们要有强的观察、分析和消化能力,我们语文教师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拥有坚实的写作基础和敏锐的观察能力,这些技巧是可以被教授的,例如一种技巧的练习,如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一件事;一种想象力练习,如给学生一个场景,能从中看到什么——这类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再次,作文课上应对学生作有效的指导。
一堂课要如何确定教学内容?这个问题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学生学习作文的问题有时候并不是概念的掌握和方法的了解,更多的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停滞,他们不知教师要求的内容是什么意思。例如在写作中教师提出“内容具体,中心突出,主旨鲜明,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流畅”如此抽象的要求,学生们大部分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有效的指导应该是基于学生现实作文实际的分析,着眼解决学生的认知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产生长久的效果。例如要通过精讲一篇例文,告诉学生具体的写作方法:刻画人物为什么需要叙述几件不同的事情?恰当的议论有什么好处?……
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作文指导不能考虑完成教师既定的任务,而应考虑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帮助学生解决多少作文问题——课堂指导可以不追求内容的丰富与完整,但必须追求指导内容的精要与落实。
还有,基于学生较为单一枯燥的学习环境,在写作教学中尽可能对学生进行“语言支援”。
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拥有很多现实的、想象的“形象”,经常具体而且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眼前,而出现的问题在于他们无法将其“转换”为言语而已。他们的体验尚且不能用语言加以固定,更不用说固定得是否准确和贴切了。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作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扩展和积累生活体验,促其尽可能地将体验转换为“言语”。例如讲韩寒的事例,我就会把学生引入情景中,促使他说出来,然后把他的语言进行规范以及增加修饰——加上形容词或修辞,这样使课堂的生成更为有效直接,对于提高写作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再者尽可能帮助其从阅读中学习语言,尤其要获取作者的“转换”之法。在阅读中学,就要咬文嚼字,细心体会作家表达的用心,从而得到启发,在想象中体会,在迁移中发现自我,学习转换,提高表达能力。
当然,学生学习写作的阵地还可以增加,就是利用课外时间做一些有益于写作的事情。我组织学生创办班刊,名字叫《洒一路阳光》,收集学生好的作文、日记中闪光的思想,甚至是一两段出色的描写、议论,学生们都很乐于看见自己的文字被刊登出来,这大大提高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广播站,通过当小记者和小编辑,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也很喜欢组织一些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第一手写作材料……
润泽鲜活的生命,应该用激情四射的文字来记叙。希望通过学习写作,让初中学生们拥有丰富的的人生,让他们体验到生命的精彩,让他们青春洋溢的年华因梦想而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作为一个初中语文老师,有责任让学生爱上祖国的文字,爱上写作,让语文老师的激情,带动学生们飞扬的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