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在《一个诺曼底人》的短篇中讽刺了利用信仰窃取财富的狡诈者和麻木愚蠢的“信仰者”。前者利用信徒的迷信思维,编织花言巧语以骗取钱财,后者因着迷信、非理性、自身各种诉求而对前者的诡诈“视而不见”。
当下屡见不鲜的daode绑架和“信仰”绑架不外乎如此。前者利用人言可畏而令他人,后者利用人们对鬼神的恐惧而非敬畏心而行欺诈手段,无论哪种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而用尽心机。地铁上不乏一些老人打着“尊老爱幼”的旗号,胁迫年轻人必须让座,却不管对方是否劳累或者身体不适;在寺庙等本该圣洁之地,一些不法之人,却假扮出家人所求财物,并告知一些对“佛教,佛法不甚了解的善男信女”不施舍会遭报应等等诅咒之言。试问,以度化和慈悲为化身的佛菩萨真的会对人因不愿施舍而降罪吗?这是人的思维还是佛的菩提之心?
人总是以自己的思维揣度天地,以求自身利益得失,却从不多认识宇宙天地间的天道轮回到底是怎样的客观现实。与之类似的,很多年以前考试时,一位老妇人为了赚外快,在寒风凛冽的日子站在校门口一天,围堵考生扫二维码。上午考试结束,中午休息,因考场周围没有落歇之处,大家都围在了学校周围站着,一些考生甚至无饭无水,距离下午考试还有4个小时。此时的老妇人让一个刚好有座位的女生给让座,并配着“你是好人,阿弥陀佛,你会一生平安”,这算不上信仰绑架,却赤裸裸的是daode裹挟。
为老人让座本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但是在面对准备了一年甚至几年的大考面前,如果为着身体不适的老人让座,即使因为站立过于劳累而导致下午考试失利也不为过,毕竟人生利益得失与良心的选择题上,后者更重要,但具体如何选,也都是个人选择问题。
但对于一个愿意为了兼职而在校门口的寒风中站立一天的人,只因觉得累了,而多次要求这个姑娘让座,我却觉得并不值得“尊老爱幼”。年龄大了,身体劳累,本是自然,那为何又生生的去围堵考生,而不回家休息?当面对金钱利益和舒适,她选了利益,却逼迫人家姑娘放弃休息准备下午的备考,这也是自私。
我们老话总说“尊老爱幼”“父慈子孝”,这些传统文化的基因让人向善,友爱,和谐,但继承却不是“愚”,老人要有让后辈尊敬的行为和思想,若是坏人变老了,难道还要敬吗?那不是纵容恶的蔓延吗?所谓父慈才子孝,若是父不慈,估计子很难孝,在一个充满暴力而非爱与温暖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却要苛责Ta内心充满感激与博爱,太过理想化,也忽视了家庭对人成长的影响。
鲁迅先生曾写过“我们如何做父亲”,侧面的也说明了不是生了孩子便是合格的父母,有时教比养更重要。当然,这位老妇人的做法也不是什么大恶之事,更无需扣上什么高帽子,只是想说,有时候我们只需求心安,本不要为自己扣上枷锁,更不要对他人品格评论足。daode也好,信仰也好,如果哪天出自内心的真心,而没有外力的裹挟,更没有内心的恐慌,那时才是真的“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