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总有机会听到或者看到别人在聊投资的话题,不知道各位在第一次听到或者看到别人在聊投资是什么感觉。我第一次看到别人在聊投资是在一篇文章里,虽然第一次看到,但却印象深刻。现在已经好几年过去了,但是我依然记得那篇介绍股票市场中“宁波敢死队”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根本不像是在描写赚钱的故事,感觉好像在打仗,而且是真刀真枪的那一种。
这完全颠覆了我以前对“投资”这个词语的理解。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工作上遇到困难,看不到曙光的时候,我都觉得人生是昏暗的。
后来,读过一些书,见过一些人之后,我对“投资”这个词,有了新的认知。我觉得“投资”是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首先,“投资”这个词语,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认知,一种思维,那就是“投资思维”。
我理解的投资思维是:人生就是一场投资。不管你在干什么,何种地位,也不管你什么水平,什么职业,也不管你多大年龄,是男是女,投资都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我们每天往自己正在做的事上面投入时间,我们期待事情能做完,做成。如果我们做的事做成了,就相当于投资成功了。如果我们做的事仅仅是做完了过程,却没有特别好的表现,那就可以说是我们的投资没那么成功。
举例:小孩子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孩子每天去学校,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课后花时间复习,做题,写作业。就相当于小孩子把自己的时间投资在学习这件事上。如果,考试取得了好的成绩,并且能力得到了锻炼,那就是一场成功的投资。如果,考试的成绩很差,个人能力应用上也没有什么提升,那么,他在一段时间内,把时间投资在学习上的投资活动,就是一个失败的投资行为。
所以,从广义上来说,人生就是一场投资活动,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与广义的投资相对的,就是狭义的投资了,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在股票,基金,债券……等,上面的投资。
狭义的投资是这样定义的。
投资:指的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者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投放一定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
看到这样的定义之后,我相信很多人是无感的,就是没有感觉的,因为它像是漂浮在空中的东西,够不到,摸不着。
我们把它拉到地上来,拉到地上来的表现形式就是,“请开始你的投资活动”。这件事一旦具体之后,马上就会迎来很多的问题:“我还没有准备好”,“我没有足够多的钱”,“等我有了钱,就马上开始投资”,、…………等等一大堆问题。
类比和逻辑思维,是说明一个问题的很好的方式,我们今天就把它应用到上面的问题中,来找找其中的答案。
问题一:我还没有准备好。
那么请问,你什么时候才能准备好呢?
答:不知道
什么样的状态才算是准备好了呢?
答:不知道
有没有一个准备好了的检测标准呢?
答:没有
既然没有标准,那你是怎么知道自己没有准备好呢?
答:…………
有以上这些回答的人,其实脑袋里并没有一个清晰,准确,正确的概念。
正确的概念是:投资是一个技能,就像游泳,骑自行车是一样的。只有通过实践中的不断练习,才有可能掌握这一项技能。不存在说一句“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的状态。
问题二:我现在没有钱,等我有了钱,就马上开始投资。
那么请问:“有了钱”这个状态是有多少钱呢?
答:差不多几百万吧
那这几百万要怎么来呢?
答:不知道
它会从天上掉下来吗?
答:不会
它能从你的工资中存下来吗?
答:应该不能
那你怎么才会有钱呢?
答:不知道
万一你总是没有钱呢?
答:………………
投资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你有多少资金,也不是你“从业”了多长时间,而是站在资金背后的智慧。
怎么样习得这些智慧呢?
在实践中思考,总结,迭代……往复循环。
开始实践的金额要多少呢?你一个月工资的10%..20%……都行。你明白了吗?
开始投资的前提是: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开始了。
这么重要的技能,你为什么不愿意开始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