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投资理财,在挑选和评判金融产品时,无外乎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也就是:1、收益性,2、安全性,3、灵活性,4、期限(周期)
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财目标而做出选择。
其中,前三个方面,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投资不可能三角。也就是没有任何一个金融产品或者投资渠道,可以可以实现无风险,高收益,还有很强的灵活性。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引出投资理财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叫做【风险收益比】
何为风险收益比呢?
先来看一个选择题。
比如,金融产品A,可能有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预计给6%的年化回报率。
金融产品B,同样也可能有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但有可能获得50%的年化收益 。
在不考虑投资期限和灵活性的情况下,请问你会选哪个?
相信都会不加思索的选B。
为什么?因为很显然,同样冒着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B可能的收益更高呀。
但在现实中,却有很多人选的是A。确切地说,到不是选出来的,而是没有意识到风险,或者根本无法判断出风险到底有多少,或者尽管考虑到了风险但依旧选择性的忽视。或许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至于如何判断出风险到底有多少,如何寻求风险与收益最佳的均衡,需要投资者对底层金融资产有较为系统的认知,以及具备丰富的实操经验。因为现实中我们遇到的很多金融产品,都是经过【包装】以及【再包装】的。只看表面,很难真正判断出来。
不妨回顾下我们之前做的投资理财,是不是有那些本身风险系数很高,但收益却很低的产品。
如果你不太会判断,之后的文章我会给出一些直接简单粗暴的方法,可以借鉴。
无论将来我们做任何的投资理财,请把【风险收益比】这个概念时刻装入大脑,因为它至关重要。不仅在投资领域,在其他日常生活中,风险与收益的思维逻辑也会帮助我们更好的判断决策,权衡利弊,最终做出重要的决定,达成我们理想的结果。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个选项,
金融产品C,不保证本金安全,预计的年化收益是5%
金融产品D,本金安全无风险,保证年化收益4%
同样如果在不考虑投资期限和灵活性的情况下,我相信你心中应该有了自己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