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每个不同的生涯阶段,都有其要完成的生涯使命。唯有亲身经历,才会真正的收获与成长,才能垫起奔赴下一个阶段的基石。一旦生涯使命没有被认真对待,必然会在下一个阶段遇到阻力,反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弥补。
昨天儿子的乐高课老师发信息过来,希望以后乐高课上家长不再陪同,锻炼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为了解生涯思想我爽快答应了。下班回家提起此事,听妈妈说可能因为一同上课的小女孩爸爸一直动手帮孩子搭乐高,老师不太希望家长插手,那一刻我的内心为之一颤:这是在帮孩子还是在毁孩子啊!不禁又联想到公司一位同事经常在上班期间帮读小学的女儿做汇报PPT,平时经常请假去当女儿的经纪人。仔细想想,我们身边存在不少类似的现象:家长经常帮孩子做原本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表面上看,这是家长对孩子最真切最无私的爱;事实上,这份沉甸甸的“爱”在无形中泯灭孩子的天赋开发,而家长也在逐渐偏离自身生涯使命的航道。
学会放手让孩子回归自主赛道
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朋友已经突破了边界,在孩子的天赋开发过程扮演着错位的角色。我们经常会听到“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我们习惯以成人的视角和思维去干涉孩子,有意无意地在试图将孩子拉入成人的认知赛道,要么在“揠苗助长”,要么在“扼制创造力”。这真的是简单的一句“为你好”吗?
不妨先思考一个问题,孩子的天赋开发过程谁是真正的主角呢?可能有家长会说“当然是家长啦,孩子知道什么啊”,的确,现在很多家长都有意识地通过报兴趣班、夏令营、冬令营等方式,去引导孩子去开发天赋能力。从这个层面来说看似是有一些道理的,然而,真正的体验与成长过程需要孩子自己去面对吧?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做的1、创造条件识别孩子的天赋模式,2、设计适合孩子天赋模式的生涯成长地图。
个体生涯全息图显示,0-18岁属于个体的明天赋系统,其中,0-15岁是孩子开发多元智能的最佳时期,比如0-4岁适合开发孩子的空间智能,学习乐高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不过,这个真正的开发过程是由孩子和老师共同完成的,家长不需要给予过多的干预。家长要做的是根据孩子的天赋模式找到适合的老师,并做好与老师的互动交流,让老师更多的了解孩子的特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天生的学习风格,每个孩子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底层逻辑,给孩子创造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让他们任情地去释放天性吧!
及时归位把握自己的生涯赛道
不少家长朋友将过多的精力花费在陪伴与监护孩子成长方面,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对自我生涯使命的管理。比如在前面提到的那个案例,家长将生活的重心放在了经营孩子身上,开始扮演经纪人的角色陪护孩子到处演出。这里不去讨论这是否属于孩子的天赋释放,只想探讨一下家长的生涯管理问题。案例中的家长实际上已经出现了生涯错位,不觉中将自己拉回了“学业生涯阶段”,已经开始弱化对自身在职生涯的管理。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价值,作为年轻的父母同样需要关注自己的生涯价值。“而立之年”需要构建属于自己的专家实力,奠定自身的事业基础。这并不是说发展事业就不需要兼顾家庭与孩子,而是我们尽量学会尊重每个个体的生涯价值。以牺牲某个个体的生涯价值来换取的家庭平衡是暂时的,也是表面的,不少咨询对象表示在放弃工作后便出现了严重的职业焦虑,家庭气氛反倒比以前变得紧张。
或许有朋友会说,上面的案例中家长以孩子为傲,是甘愿做出的选择,她追求的是这种幸福感。表面看上去的确是这样的,但是一旦回归到工作中,这位家长同样存在升职、加薪的需求和困扰,也会抱怨缺乏价值感和存在感。假如你是老板,你会怎么选择呢?薪资上不去那要不选择跳槽吧,此时又发现自身的能力明显欠缺。久而久之,懈怠生涯价值管理的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了。因此,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生涯价值管理,及时地回归本位。
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与孩子共同成长,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可以作为“生涯参照系”的父母。培养孩子稳定的高自尊,不是无条件的奉献与付出,而是进行有条件的教育引导。同时,我们需要投入智慧和精力为自己的生涯赛道护航,保持自己的高自尊、正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