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殊书友会〈〈好书〉〉杂志有篇文章介绍丰子凯的漫画,里面有叶圣陶,俞平伯,朱自清等现代文学大家的评论和记忆。合在一起取的名字就叫“几人相忆在江楼”,很有意味。
这句话好象在哪篇诗词里看过,不记得了。有人相忆,是一件幸福的事,尤其处高楼,临江栏,放眼人生滚滚,在唏嘘的记忆里竟有你。丰子凯是幸福的,在他在另一个世界的很久以后,读他的漫画,读他的文章,一个陌生的我也在对他进行“相忆”。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好多年前,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有点多愁善感,敏感的心因为一段年少特有的情怀变的很感伤,很虚无。大有红尘看破的意思了。于是看上了弘一法师李叔同,喜欢他的绚烂之后终归平淡的深刻和平和。又因为李叔同知道了他的弟子丰子凯。读了他的散文,还有一些插图,有趣有味。人生无常,弘一法师看的太破,而是丰子凯却乐观而执着的活在人间烟火里。
翻开〈〈缘缘堂随笔集〉〉。一些平常事,一些快乐是,一些心伤事,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如或许在他看来人类除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与自由外,没有其他的宏大叙事。他把宏大叙事进行颗粒化于生活的点滴片段中了,他把每个人的精神都还原到最朴素的境地,摈弃了空洞与虚无。如他的文章〈〈渐〉〉里所描叙的“人一定要惊讶、感慨、悲伤、或痛感人生的无常,而不乐为人了”因此他一一个常人心看世态,那样不动声色的静观。使我无限膜拜于他的睿智和超然了。
读丰子凯文章,总觉的他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这是他区别与其他作家最明显的标志。像孩子的人最真实,爱孩子的人肯定善良,学孩子的人他的心灵肯定纯净。他的很多文章表达了“惫懒的儿时”的怀念,以及对孩子世界的相知相往。看一看文章题目就可以感觉他的浓情了。如:学画回忆,忆儿时,华瞻的日记,给我的孩子们,送阿宝出黄金时代,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爆炒米花等等。另外他的文章还有对故乡的怀旧,对万物生灵的爱惜。佛家能纳须弥于芥子。“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由此看他定是谛悟了。
在读图时代,丰子凯的画无疑如天籁之音。一句诗一句词作为题目本身让意境扑面而来。然后他用极简练的笔墨把它呈现出来。如“卧看牵牛织女星”,“无言独上西楼”,“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同时丰子凯的画还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挑荠菜”,“卖花女”也贴近儿童,如“阿宝赤膊”“花生米不满足”俞平伯说---看画是煞风景的,当读画才对。我想也是。
朱光潜在〈〈丰子凯的人品与画品〉〉这样写到:“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悠然物外,有时候使你置生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他的画就是他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