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断舍离教会我这些事

断舍离教会我这些事

作者: 马荔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11:44 被阅读0次

断舍离在日本的兴起有它的经济原因,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历“失去的二十年”,经济震荡,年轻人开始控制消费,不再像经济腾飞时那样大手大脚花钱,开始反思“欲望”与“幸福”的关系,反思“物品”与“自己”的关系。

一个人开始断舍离,基本始于他开始承认“有限”这件事,始于承认人生的局限性。

时间有限,空间有限,情感有限,能力有限……只有坦诚自己不完美、不能无限延伸,才会考虑取舍的问题。

一个不承认生命有缺陷的人,是无法断舍离的,因为没有必要。他永远要求更多、更好、更强,向往“超体”一样无限延展的人生。空间不够用,就得再大一点,时间不够用,就要求永生。

曾读到芒格的一段话,大意是:想要幸福,你得从最重要的20件事里,筛出最最重要的5件事来,然后,用毕生的精力,不是去坚持那5件,而是去避开另外15件。

这段话恰恰道出了断舍离最困难的部分:舍弃次重要。

舍弃不重要的东西,没难度。难的是,舍弃那些看似重要,但实则没那么不可失去的东西。一件物品之“不可失去”,往往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当你究其深处,整理物品时,也是整理自己。


回望陈年过往,不如年华正当

有一张光盘,我留了8年,一直在一个塑料文件夹里放着。这么多年,扔掉的东西不计其数,但没扔掉过它。

这张光盘里刻着几本叫《WE ZINE》的电子杂志,是我大学最引以为傲的作品。

经历了疯狂逃课的大一,大二我感到得做些事了,于是找关系进了学校的杂志社,那时电子杂志还是个新鲜玩意儿,算是校园里的新锐媒体,我做电影版的编辑和封面摄影。其实没什么门槛,只要你愿意假模假式地写影评,有个自己的相机。

因着做杂志,我逼自己看了不少好电影,那时压根不知道什么是好文章,也很难把电影的好说出一二,只知道不停地看、不停地写,每月到了出刊,硬着头皮就把字往上堆,现在想来,是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劲儿,因为压根没见过虎。

在杂志社里,我遇见了一帮音乐版的朋友,带我混Live House,有些人直到现在还十分要好,依然约着看现场、聊音乐,偶尔相聚,说说近期读的好书和对周遭世界的看法。在这个大家都只乐于谈钱的时代,这种朋友再难遇见。

那张光盘,对我来说是一份青春的纪念,有志同道合的友情和稚气未脱的作品。但最后,我还是扔了它。

为什么呢?当我下手写这篇文章时,发现那些真正的美好,都印进心里了。看过的好电影,依然影响着我的世界观,延续下来的友谊,依然坦诚而温暖。而如果有一天,我需要用作品来证明自己,我希望它们不是陈年的过往,而是现在正当时。

因为同样的原因被我扔掉的,还有那时广告大赛的获奖证书、奖学金证明。我跟自己说,如果你还需要用大学的履历来填补人生的空白,那说明你的现在是失败的。

最艰难的舍弃,是舍弃别人的眼光

我有一排魔方,朋友送的,各种大小,不同形状。搬家时,我把它们送给了另一位朋友。

说起来很好笑,起初玩魔方,是因为一家茶餐厅。皇庭广场有一家叫港丽的茶餐厅,味道挺好。开业那会儿,排队的人多,餐厅拿魔方给等位顾客打发时间。如果魔方能拼出一面,菜品打8折,拼出六面,打5折。

我设想了一个情景:如果有一天,我跟一帮同事排队等位,顺利拼出一块,多牛逼啊,瞬间笼罩智慧之光,还省了钱,大家不得对我顶礼膜拜。想到这里,我兴奋不已,当即决定要学习拼魔方。

后来真学会了几块,但之后便兴趣索然,一是我再也没碰到这样做活动的餐厅了,二是我再也没有同事了。

哈哈,说正经的,是因为我发现了更重要的事,而那些事,是为自己,不为别人羡慕的眼光。

随着年岁增长,我越来越认识到,物品很难为我带来真正的能量。它们带给我的激动,最多不超过3天。如果放飞自我,我可以买7件同样的T恤,一周七天都穿它。

我理解别人对fashion的追求,但于我,那远不如遇见一支好乐队更让人高兴。

相比起物品,我更在意“创造”和“思维的乐趣”。只不过,当你拥有它们时,它们不像一只名贵的包包那么显眼,不太容易被人看见。

有时我忿忿不平,因为我得为这世界浅薄的看法,多买一身小西装,出门的时候多在意一下,自己是否人模狗样。

但细想,却也能原谅。毕竟,最艰难的舍弃,是舍弃别人的看法和眼光,许多物品身上,其实都附着这么些个别人。

没什么不可失去,便也没什么需要恐惧

我很喜欢一位作家,舒国治。这哥们的生活态度十分有趣。

他生活在台北,日常没事做就走街串巷找吃的,渴了就去熟悉的茶舍喝一杯,喝完继续走。走到楼下,邻居若送一颗柚子,这柚子他定认真对待。

他家里没有冰箱,可以说极简,也可以说家徒四壁。想喝酸奶了,去买一杯,绝不多买,用他的话说,用不着冰箱,想喝了就去买,不想喝绝不放着。

他有一篇文章写睡觉,得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公车、地铁上最好睡。

而他要是在公车上睡着了,绝不逼自己醒来,一直睡,睡到最后一个站,因为,人生哪有什么真正的正经事,睡觉才是正经事呢。

他是个生活在大都市里的流浪者,城市里的无产阶级,虽住在那儿,却不与都市人合流。没钱了再去赚,绝不为赚钱而耽误了生活。

是这种活在当下“自己要做得了主”的人生观,让他变成了个十分怪异、特立独行的人,但他舒服,他想清楚了,要活明白,才不跟你们这帮人一样。

相比起他的坦然,许多现代人其实活在害怕里,活在对“失去”的恐惧里,每天被“你的同龄人赚了80亿”追赶着,不停往前跑,甚至来不及想,为什么跑呢?

有时想起来,我希望自己是个身无一物的人,因为那样便没什么可失去的,当一个人没什么害怕失去的时候,还能拿他怎么着呢?

可现实是,我也害怕,害怕失去感情,失去健康,失去创造力。我因而总结出一套“八分哲学”,从嬉皮士那儿得到的启发,因为人生不也就那么回事吗,啥也别太当真,当真也可以,只八分。

要尊严吗?要,八分而已。

要爱情吗?要,八分而已

要完美的自己吗?要,八分而已。

十分想要吗?没有,八分而已。

另外的两分,是怀疑,是“我这坚持,是不是也有点傻”,是“会不会我也错了呢”。

给所有的观念留有余地,才不会有那么多死结过不去。

相关文章

  • 断舍离教会我这些事

    断舍离在日本的兴起有它的经济原因,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历“失去的二十年”,经济震荡,年轻人开始控制消费,不再像经...

  • 【读书清单】断舍离

    通过这段时间学习断舍离,领会断舍离,这本书教会了我不少如何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断舍离,开始物品的断舍离走向自我人生的...

  • 断舍离半年,我越来越享受现在的生活了

    2017年对我改变最大的一本书,就是《断舍离》这本书,我之前已经写过了畅销百万的断舍离教会我的事这篇文章,今天想回...

  • 生活需要定期的清零,理财也需要

    前段时间在断舍离教会我的事说过,我按照断舍离的方法对自己的衣柜,办公桌,房间都做了一个整理。既然生活做了整理,理财...

  • 善于做减法,才是大智慧

    ——《断舍离》读后感 孟江南 最近这些年,“断舍离”...

  • 47/100写给段舍离的情书20170729

    今年3月参加了齐文老师的断舍离课程,对我可谓受益彼深。什么是断舍离?透过《断舍离》,我们能从容“舍弃物、放下事、离...

  • 《断舍离》教会我的

    昨天,趁着五一,回到租住的房子里整理行装跨城回家。在经过一天的整理,丢掉很多鸡肋一样的物品和衣服后,发现竟然还是一...

  • 域外纪事:轻资产

    【有段时间了,大家都在说“断舍离”,似乎只有“断舍离”,才算高大上。而事实上,“断舍离”,何其难。即如我——这些日...

  • 2020-4-30《家事·断舍离》(1)

    【主题】家务事断舍离 【书籍】家事-断舍离 【作者】山下英子 【章节】前言+第一章“家务常识”断舍离 【字数】60...

  • 极简心得1

    (1)衣服断舍离 (2)书籍断舍离 (3)信息断舍离 (4)空间断舍离 (5)纪念品断舍离 (6)语言断舍离 (7...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断舍离教会我这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pp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