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让我看到光明,以至于我看不了你的黯淡无光了
看着满屏的app,点开知乎,嗯,记不起上次打开是什么时候了,但昨天肯定没打开,是的,一款曾经每天都会打开的app又消失了……
一款产品为什么不再吸引用户持续打开了?我认为是用户得不到打开之前的预期了。知乎于我而言,预期应是有趣,有益的回答,这是我对他的预期,而现在打开后,它给我的感觉是内容属性接近贴吧和今日头条,媒体性接近新浪微博了。
在那个UI设计还很粗糙的前知乎年代,我每次翻页都会很慢,因为优质内容的密度很高,我只需要认真看就好了,而现在基本看下标题就知道里面要干嘛,大部分答案都流露出大写的"快来点我","有惊喜奥","我要晒胸和腿了"。
产品和商业化之间的平衡,总是很难拿捏。豆瓣和知乎,我觉得很像,一开始诚意满满的产品,起码我是愿意相信他们在做一个有情怀的事情,面临如潮的好评,用户的疯狂增长,投资人的各种期许,无疑要开始商业化了,这是很正常也都能理解的事情,但团队应该始终明确我们要给用户带来什么预期,由此延伸出哪些钱应该赚,哪些钱要考虑考虑再赚,哪些钱不应该赚。
产品发展过程,本身就可能会自我进化,重点是这种转化是否是有利于产品发展的,新浪微博就是典型的成功例子,现在谁还会觉得微博是社交产品呢?既然社交的预期不能让用户觉得好,转型成为媒体后反而大获成功,那就让用户的预期是打开微博就可以看明星大V的喊话吧!那知乎呢?这种用户预期的改变真的是有利于知乎发展的嘛?
嗯,截止目前为止,微信带给我的预期还是和朋友聊天,虽然也会打开微信看朋友圈动态,但本质预期还没变,因为和朋友聊天多数是被微信推送的,我并不需要主动打开,衡量产品带给你的预期,我想你只需要问自己如果只能有一个不删除某个app的理由,你的答案是什么就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