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这个暑假上幼小衔接班儿了吗?”
“不上幼小衔接班,孩子到了小学跟不上啊。”
眼看暑假已经过了大半,不少家长便开始担忧起自家孩子幼升小将面临的种种问题。越来越多过来人的“经验之谈”,让许多家长坐立难安。
是沉住气让孩子无忧无虑地在幼儿园度过最后的一年?还是给孩子报“幼小衔接班”,让孩子成为“预备小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呢?
其实,关于“幼小衔接”问题,不仅困扰着家长,也让不少园长表示烦恼。
“很多家长把“幼小衔接”单纯理解为知识上的衔接,操之过急地让孩子接受并不符合当下年纪的事情往往会适得其反,更甚者抱怨园所不管这事儿,”某幼儿园园长哭笑不得,“冤枉啊!”
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幼小衔接到底是什么?
事实上,“幼小衔接”并非是用学会多少拼音、认识多少个字来衡量,而是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学习意识、纪律意识和行为规范意识,激发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适应新的环境,融入新的校园生活、学习生活。
和幼儿园相比,小学需要遵守的规则更多,一个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进入小学以后,会很难适应小学生活,所以家长们的焦虑和担忧也是情有可原。
作为大班家长最关注的的问题,如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对幼儿园来说至关重要。所以一般幼儿园都会根据幼儿的发育以及升学情况,对大班孩子和家长进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的调整。
1、促进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科学认识
教育要遵循规律,一味地强调“知识学习”不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需要。幼儿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可以适应家长的要求去提前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但这无疑会揠苗助长。
孩子们在所谓“衔接班”接受的知识,等到他们上了小学之后,小学的老师还是会带着他们学一遍。但对于一些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来说,因为提前接触了小学知识,不愿静下心来去学习,养成了坏的学习习惯,成绩反而不如那些没上过幼小衔接班却很认真的孩子,长此以往所谓的“优势”就会变成“劣势”,影响终生。
幼儿们真正需要的是紧贴他们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游戏、唱歌、交流、探究、接触大自然等各类活动才是他们的开心乐园。
家长如若一意孤行地“喂”给孩子“知识大餐”,剥夺幼儿们本应快乐、简单的童年,让他们在枯燥的机械记忆中度过,往往会以牺牲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乃至生命力来替换。
2、开展以“科学衔接、快乐过渡”为主题的家长开放日
“科学衔接、快乐过渡”家长开放日是幼小衔接工作一缩影,也是让家长们看到大班孩子幼小过渡的定心丸。
开放日当天老师可以引领各位家长观看大班幼儿区域游戏活动,创意无限的建构区、美妙生动的涂鸦墙、认真专注的工作区、充满探索的科学区...... 还有美术区、阅读区等,让家长们了解到园区已经为孩子生活习惯、游戏活动、集体活动等做好科学的过渡准备。
此外,园所还可聘请教育专家为家长针对“正确幼小衔接”以及“如何有效衔接”等问题进行演讲,促进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科学认识。
3、对大班幼儿进行潜移默化地角色转移,意识培养
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大班老师们可以进行“科学过渡”的主题教学活动。
从孩子的生活习惯、作息习惯、学习习惯入手,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上课倾听习惯、整理书包等,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做好科学的准备。
对幼儿在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进行习惯培养,幼儿园教师尽可能地抓细节,关注孩子们的倾听习惯,努力拉长孩子们的专注时间,手把手地耐心地教孩子学习收拾书包、收拾文具、有序喝水、领餐、叠被子等,为幼儿能够快速适应学校新环境打下基础。
此外还应注意家园共育,做到园与家的默契配合,在统一的教育要求下,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息习惯,实现“在家在园都一样”的良好风气,培养初步的责任意识,为入小学做好充分的习惯准备!
4、“走进”小学,科学对接,幼小零距离体验
没有什么比置身其中更来得有说服力。园区可以选择与小学一起开展一场幼小衔接体验活动,让大班的孩子们亲眼观察、亲耳聆听、亲身体验小学生活究竟有什么不同。
近距离的感受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小学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让幼儿们因好奇心使然,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规则和任务意识。
这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无缝衔接为家长和孩子们进入小学做足准备。
“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幼小协同”,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这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们家园携手,幼小协同,切实帮助孩子轻松过渡,科学入学!
喜欢认可我们的话,可以点击右上角与朋友们一起分享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