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我是一个只给他人“一次机会”的人,通过学习心理学和练习瑜伽,让我懂得了“放过他人,就是放过自己”,同时“保持开放”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原谅。但直到读完《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我,才更加懂得了“我们为什么要原谅”。
原谅不仅仅是给他人二次机会,给自己二次机会,更重要的是它会让我们的生命没有锁结,从而不让深爱我们和我们所深爱的人受伤。
我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地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救赎。
——卡勒德.胡塞尼
1他总是原谅他人
爸爸常说,甚至连伤害坏人也是不对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还因为坏人有时也会变好。
——索拉博(哈桑的儿子)
哈桑一生悲苦,然而他是我眼里最幸福的人。因为他始终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在活,他的生命里没有郁结。
哈桑与阿米尔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可是他不被社会承认。他到死都知道他的爸爸是谁,尽管他的爸爸很爱他。他的妈妈莎娜芭在他出生五天后就离开了他,他出生时是兔唇,因此她甚至都不愿意抱他一下。因此这个名义上的妈妈从来没有照顾过他,而他却需要因为他妈妈作风的不检点而被人嘲笑。他视为好朋友的阿米尔少爷生性懦弱,为了帮他拿回象征胜利的蓝风筝,被人强暴。阿米尔无法原谅自己,栽赃陷害他,逼他离开老爷家。
很多年后,他的妈妈莎娜芭悔悟了,她回去找他的儿子。哈桑刚开始无法接受,一个人跑出去,在外面呆了一个晚上,然后第二天早上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他原谅了他的妈妈。因为他相信“坏人有时也会变好”,他也重新拥有了母爱。尽管相处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但他拥有过。
他始终爱他的少爷阿米尔,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他愿意为他做所有的事。所以在他的心里从没有埋怨过他,且一直在努力地修复他和阿米尔的关系,一直在等他。
2她原谅了自己
她年轻的时候,她是个美人。她微笑起来脸带酒窝,步履款款,令男人发狂。凡是在街上见到她的人,无论是男还是女的,都会忍不住再看她一眼。
——拉辛汗
莎娜芭是哈桑的妈妈,书中关于她的描述不多,大概是这样的。
她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漂亮得会让所有的男人犯罪,与自己的妻子同床异梦。她的爸爸为了挽回自己的声誉,把她嫁给自己的兄弟,一个得过小儿麻痹症,又瘸又丑,比自己大19岁的阿里。阿里不能生育,她和老爷偷情,生下了一个兔唇的男孩哈桑,生下孩子五天,她就跟着一群江湖艺人跑了。直到很多很多年后,她浑身是伤,奄奄一息地回来找自己的儿子哈桑。
书中关于母子重逢这一段很是动人。
“哈桑放下她的手,冲出房子。我跟着他后面,但他跑得太快了。我看见他跑上那座你们两个以前玩耍的山丘,他的脚步踢起阵阵尘土。我任他走开。我整天坐在莎娜芭身边,看着天空由澄蓝变成紫色。夜幕降临,月亮在云层中穿梭,哈桑仍没回来。莎娜芭哭着说回来是一个错误,也许比当年离家出走错得更加厉害。但我安抚她。哈桑会回来的,我知道。
隔日早上他回来了,看上去疲累而憔悴,似乎彻夜未睡。他双手捧起莎娜芭的手,告诉她,如果她想哭就哭吧,但她不用哭,现在她在家里了,他说,在家里和家人在一起。他抚摸着她脸上的伤疤,把手伸进她的头发里面。在哈桑和法莎娜照料下,她康复了。他们喂她吃饭,替她洗衣服。我让她住在楼上一间客房里面。有时我会从窗户望出去,看见哈桑和他母亲跪在院子里,摘番茄,或者修剪蔷薇篱笆,彼此交谈。他们在补偿所有失去的那些岁月,我猜想。就我所知,他从来没有问起她到哪里去了,或者为什么要离开,而她也没有说。我想有些事情不用说出来。”
3她得到了丈夫的原谅
我凭什么去指责别人的过去?
我不在乎别人的过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自己也有过去。我全都知道,但悔恨莫及。
——阿米尔
索拉雅是阿米尔的妻子,她在18岁青春期叛逆期的时候,曾经跟一个男人跑了。这在阿富汗的文化里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是一个女人很大的污点。
“我听说她是个淑女,工作卖力,带人也不错。但自那以后,再也没有每人敲响将军的家门。这也许不公平,但几天内发生的事情,有时甚至是一天内发生的事情,也足以改变一生,阿米尔。”
阿米尔爱上了她,在提亲的那天,索拉雅自己跟他坦白了这件事。尽管阿米尔在听到自己喜欢的人与别的男人上床,心里多少不舒服,但他选择了原谅。结婚十几年,他们的婚姻一直都很幸福、美满。
4他原谅了她的妻子,通过行动也获得了自我救赎
“亲爱的阿米尔,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拉辛汗
阿米尔原谅了她的妻子,也给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美满的机会。
“儿时的美好和友情,因为一个懦弱的疏忽而毁于一旦,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不顾一切地去重新找回那个曾经的自己吗?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年幼的时候做过一些让自己今后感到羞愧的事,这些事可能如影子一般伴随自己一生,让你只能低着头去看它。可是时光不会掉头,自己尽力的弥补,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拯救呢?”
阿米尔因为童年的懦弱,一直对哈桑抱有歉疚,始终无法原谅自己。直到他爸爸的好朋友拉辛汗在他生病写信告诉了他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他走上了这条自我救赎之路,排除一切万难,回到阿富汗,救了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5他至死都没有获得自我救赎,且伤害了他的两个儿子
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不会痛苦。
——拉辛汗
阿米尔的爸爸,是我眼里最不幸的人。他因为妻子难产死了,和自己仆人的妻子莎娜芭偷情,生下了哈桑,一直心怀愧疚。他甚至都不愿意跟他的孩子提起妻子。“爸爸每次向我提起妈妈,总是很含混,比如她是个了不起的女人。也许提起她的名字会唤起他心中的负疚。”
尽管他经常施舍穷人,建孤儿收容所,但始终治标不治本。他至死也没有告诉他的两个儿子真相,一辈子都活在愧疚中。
被社会承认的儿子阿米尔生性懦弱,身体瘦弱,不爱运动,不像他。而儿子也接受到了他的不喜欢。“我把眼光转回我们的行李箱,它们让我替爸爸感到难过。在他打造、谋划、奋斗、烦恼、梦想了一切之后,他的生命只剩下这么点东西: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和两个手提箱。”
不被社会承认的儿子哈桑却生性勇敢、诚实、忠诚。阿米尔被别的孩子欺负,总是哈桑挺身而出,为他出头。所以他心里其实是更偏爱哈桑的,可是他对哈桑的爱只能是默默地埋在心里。
但孩子的心是敏感的,阿米尔的童年一直都在努力赢得父亲的爱。为什么他会眼睁睁地看着哈桑被阿瑟夫强暴,一方面他确实生性懦弱,害怕被伤害,另一方面他隐隐地赞同阿瑟夫的话——“凡事都是有代价的”。他需要那只蓝风筝,他象征着他的胜利,象征他的能力,那是他赢得父亲的爱的唯一的砝码。“对于我而言,这是惟一的机会,让我可以成为一个被注目而不仅仅被看到,被聆听而不仅仅被听到的人。”然而阿米尔却背了几十年的负疚感,最后九生一死地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获得了自我的救赎。而他的另一个儿子呢?至死都不知道他的爸爸是谁,且为了守护他的房子送了命。
“世间只有一种罪行,那就是盗窃,当你说谎,你剥夺了某人得知真相的权利。”这句话是他自己说的,可是他的痛苦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他早一点告诉这两个孩子真相呢?
也许哈桑和阿米尔就可以早一点以兄弟相称。也许阿米尔就不会那么觉得一定要赢得那只风筝,哈桑也许就不会被强暴,或者在危机当头,阿米尔可以挺身而出保护他的弟弟。阿米尔也就不会那么地无法原谅自己,从而设计赶走哈桑,也许他们就可以一起都到美国,在那里人人平等,没有扎哈拉人和普什图人的区别。
6总结一下:
1)原谅他人,给他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
哈桑原谅了自己的妈妈,于是他拥有了母爱,享受了和母亲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莎娜芭通过救赎,原谅了自己,最生命的最后阶段享受到了天伦之乐。阿米尔原谅了他的妻子,拥有了美满的婚姻。
如果别人伤害了我们,选择原谅,因为坏人也有可能变成好人,用法律或规则管理一定的风险就可以。
2)如果做错了事,用行动去争取获得自我救赎
莎娜芭回到儿子哈桑的身边,照顾自己的孙子,获得了自我救赎。阿米尔通过营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获得了自我救赎。
我们都会犯错,错误有大有小。如果我们伤害了他人,赶紧道歉。如果可以弥补,用行动去弥补,告诉对方,请求对方的原谅。
如果无法弥补,那也放过自己,因为这样的郁结继续伤害我们身边深爱着我们和我们深爱的人,比如阿米尔的爸爸。
3)不原谅自己,自己痛苦,且会伤害自己至爱的人
爸爸爱他的两个儿子阿米尔和哈桑是毋庸置疑的。不然他就不会从新德里请来整容外科医生为哈桑整好兔唇,阿里和哈桑离开时号啕大哭“求求你”;他也不会在自己生病很严重的时候还拖着病体,为阿米尔提亲,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操办婚礼,尽自己为人父的最后一次义务。
可是他对阿米尔的不喜欢和忽视,让这个孩子的童年一直都在努力赢得他的爱。他渴望被关注和倾听,为了得到那只象征能力的蓝风筝,眼睁睁看着哈桑被人强暴,悔恨十几年。他的另一个孩子一直都不知道他是自己的爸爸,而他也许本也可以跟着他去美国,而不是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如果真的有灵魂,我相信他的灵魂依旧没有得到救赎。
他也许只是和莎芭娜的一次偷情,可这一天却影响了他一辈子,而他一直生活在在这个锁结里。
这让我想到了花匠姐姐的分享:
“有的人锁结在在一个不景气的行业里,有的锁结在一段欲罢不能的行业里,有的锁结在一段关系里,还有的可能锁结在自己的某一种恐惧里。我们需要立即做的就是解锁。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能量才能释放出来,而这可能就是我们对自己生命的最大的尊重和爱。”
而小敏想说:对自己的郁结解锁,不仅仅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和爱,还是对我们身边的人,那些深爱我们和我们深爱的人的尊重和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