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一小学有194位博士家长,拼爹还能赢吗?

一小学有194位博士家长,拼爹还能赢吗?

作者: ahaschool第二课堂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14:24 被阅读5次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

    这不,刚拿到期末成绩,数学69。我还没发飙,结果人家先急了……

    妈妈:“这几道题,我给你复习几遍了,怎么还错?”

    儿子:“你讲的是选择题,老师考的是填空题嘛!”

    ……

    爸爸:“一样是学习,人家小明怎么能考99?”

    儿子:“一样是当爹,人家小明爸爸怎么就是博士?”

    ……

    你还没开始“拼娃”,娃已抢先开始“拼爹”了!

    博士爸爸很了不起吗?

    高知家长群,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真的有优越性吗?

    也许搞明白了这个问题,才能彻底拯救家里的“学渣”。

    01.网红小学组团“拼爹”,博士爸爸开课忙

    最近一则新闻很火:苏州一小学,拥有近200位博士家长。其中博士爸爸133人,博士妈妈61人,博士家长们还进校开课,一年就上了60多节博士课。

    网友看了纷纷表示:

    “空气里都弥漫着人才的味道!”

    “没上博士,都不敢当爹了!”

    这里的孩子们对自己的“博二代”身份,也无比自豪:

    这样一群高学历家长,聚在家长群里,C位之战一定很激烈吧?

    跟你想的恰恰相反!

    有网友透露,朋友的孩子就在翰林小学就读,而朋友是另一所小学的教务主任,平时根本不敢在家长群说话!

    万一哪句话不得体,被揪住来场学术辩论可咋整?

    为了让博士爸爸们“学有所用”,在校长的组织下,博士家长们成立了“博士爸爸工作站”,利用自己的学识,帮孩子们打开眼界!

    自2017年5月工作站成立至今,博士爸妈们已经给孩子们带来了60多堂博士课!

    《我们的科学素养》 《新能源汽车》  《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什么是化学》 《计算机网络安全科普》 《纳米是什么米?》

    ……

    从化学、植物学,到计算机、材料科学,再到文学、生命科学,爸爸们带来的博士课丰富多彩,也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除了讲课,“博士爸爸工作站”还会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博士爸爸们工作的地方,参观、做实验、制作标本!

    通过一年多的辛勤耕耘,博士爸爸们已经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很多科学与梦想的种子。

    翰林小学校长冯凌燕也说:“邀请博士爸爸进校开课,这样的机会是老师不能给予的,最受益的,是孩子们。”

    校长短短一句话道破天机,即使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也是有限的!高知家长,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课外帮孩子做好知识的储备与补充。


    02.拼爹不是拼豪宅,而是拼眼界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说,组团“拼爹”也没什么啊,净让孩子学些没用的!盯着孩子多做两套黄冈真题,一样考名校!

    但考上名校以后呢?很多孩子一样跨不过人生的分水岭……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我想我们人类今天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知识和教育跟不上技术的发展”。

    这个差距限制的,就是孩子的眼界!眼界不同,人生的动力自然也就不同。

    知乎上,有网友讲了一个故事,一位学长小时候和父亲在街上遇到了乞丐。

    换做别的父母可能会说:“要好好学习,不然就会像他们一样,没有工作,只能乞讨。”

    而他的父亲,却说了一句让他记忆深刻的话:“要好好学习,以后让这些人都能有工作,不用落魄至此。”

    可以想象,后面这句话的威力不亚于核弹,让孩子每天努力读书,都有种“拯救世界”的成就感!

    姜文曾代言了一款汽车,广告语非常精辟:

    “少数人的眼界,决定多数人的世界。”

    高知父母,教育孩子的另一优势就是眼界!

    著名作家、媒体人王小山,在自己的微博中分享了他上小学的故事:

    小学老师天天念叨乘法表、巧算公式,也没让孩子爱上数学;大学老师就讲了几个数学故事,就能让孩子脑瓜“开窍”?

    你不能不承认,一些“没用”的知识,才是孩子兴趣的启蒙!

    03.拼爹不是拼存款,而是比教育

    当然,这也不是说学校的基础教育不重要!

    博士爸爸回到家,也得盯孩子的功课;然而比学功课更重要的,是锻炼孩子的能力!

    翰林小学华同学的博士爸爸!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让她当个小老师,把今天课上学的知识讲一遍。

    有的家长说,我每天也问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啊?

    但您会调换身份,让孩子当老师给您讲一回吗?

    讲课这事,看似平常,却全是“心机”。一举就能锻炼孩子口头表达、归纳梳理、逻辑思维三大能力!

    除了这些能力,高知家长还会培养孩子什么?

    2018年,世界顶尖的科技期刊《自然》,连续刊登了两篇文章,报道了95后中国小伙曹原震惊世界的发现——石墨烯中的超导电性!并将他评为年度十大科学家之首!

    不过常被人称作“天才”的曹原,却认为自己“不比同龄人聪明多少”。

    他要感谢的,是父母与老师对他的“特殊教育”。

    曹原从小喜欢看《科学探索者》这样的杂志,动手能力比较强,经常“搞破坏”:

    为了合成硝酸银,把妈妈的银手镯丢进硝酸;

    在学校的实验室做炸药,把实验室都炸了;

    但就是这么一个“熊孩子”,却成了父母和老师的团宠!

    父母不仅在家给他建了一个实验室,还亲自跟学校沟通,为他实施自由灵活的教育,不必按照大纲来;学校的老师,也会对他的“破坏性研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曹原的父母来说,孩子考了多少分,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持续提升孩子探索和发现的能力!

    歌德说:“单学知识的人,仍然是蠢人。”

    相反,拥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才是培养一个优秀孩子的底层思维。

    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学习!

    这时候你要做的,既不是强逼,也不是放弃!试着换一个思路,或许就能成就孩子的独一无二,“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小学有194位博士家长,拼爹还能赢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xc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