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经典作品合集》之儿童文学小论 周作人著
《序》
《童话略论》
118盖约言之,神话者原人之宗教,世说者其历史,而童话则其文学也。
119或乃谓童话起原由于儿童好奇多问,大人造作故事以应其求,则是望文生义,无当于正解也。
120童话又言帝王多近儿戏,王子牧豕于野,行人叩门,则王自倒屣启关,是亦非故为简单,求合于童心也,实则在酋长制度之下,其所谓元首之尊严,正亦不过尔尔。明于此,斯童话之解释不难了然矣。
121故童话者,本于原始宗教以及相关之习俗以成,顾时代既遥,亦因自然生诸变化,如放逸之思想,怪恶之习俗,或凶残丑恶之事实,与当代人心相抵触者,自就删汰,以成新式。
122不过假童话本事,引起儿童注意,暗示其理,若寓言之用,亦正在令人意会,后缀格言,犹为蛇足,以敷陈道理,非数岁儿童所能领解,兴趣又复索然,且将失其本来之价值也。
《童话研究》
123又如童话及在世说中言帝王之事,虽状至尊严,而躬亲操作,不异常人。
124如今欧俗新妇成礼,多从女伴,正其遗风,越中亦犹有伴姑之名。
125又童话多言劫女事,则上古盗婚之遗。
126童话述兄弟或姊妹共举一事,少者恒成,或独贤良,说者谓长兄既先尝试,相继败绩,终及少子,故必成事,此或行文之法使尔,然征诸史事,乃别有故。
127依人类学法研究童话,其用在探讨民俗,阐章史事,而传说本谊亦得发明,若更以文史家言治童话者,当于文章原起亦得会益。
128史诗世说,大都篇章长广,词旨庄重,所叙率神祇帝王及古英雄事迹,亦有说山川城塞诸故事者上古王侯长老之所信守,神话学上称高级神话民歌童话则皆简短,记志物事,飘忽无主,齐民皆得享乐,为怡悦之资,称亚级神话其在文学,则一为古之史册,一为古之诗词,后世著作皆承此出。
129童话作于洪古,及今读者已昧其指归,而野人独得欣赏。
130故童话者,其能在表见,所希在享受,撄激心灵,令起追求以上遂也。是余效益,皆为副支,本末失正,斯昧其义。
131童话之用,见于教育者,为能长养儿童之想像,日即繁富,感受之力亦益聪疾,使在后日能欣赏艺文,即以此为之始基,人事繁变,非儿童所能会通,童话所言社会生活,大旨都具,而特化以单纯,观察之方亦至简直,故闻其事即得憭知人生大意,为入世之资。
132综上所言,足知童话者,幼稚时代之文学,故原人所好,幼儿亦好之,以其思想感情同其准也。
《古童话释义》
《儿歌之研究》
133儿歌起原约有二端,或其歌词为儿童所自造,或本大人所作,而儿童歌之者。
134盖儿歌学语,先音节而后词意,此儿歌之所由发生,其在幼稚教育上所以重要,亦正在此。
135儿童游戏,有歌以先之,或和之者,与前弄儿之歌相似,但一为能动,一为所动为差耳。
136盖儿歌重在音节,多随韵接合,义不相贯,如一颗星,及天里一颗星树里一只鹰,夹雨夹雪冻杀老鳖等,皆然,儿童闻之,但就一二名物,涉想成趣,自感愉悦,不求会通,童谣难解,多以此故。
137幼儿知识初启,索隐推寻,足以开发其心思,且所述皆习见事物,象形疏状,深切著明,在幼稚时代,不啻一部天物志疏,言其效益,殆可比于近世所提倡之自然研究欤。
138古今童谣之佳者,味覃隽永,有若醇诗。
139故依民俗学,以童歌与民歌比量,而得探知诗之起源,与艺术之在人生相维若何,犹从童话而知小说原始,为文史家所不废。
140幼稚教育务在顺应自然,助其发达,歌谣游戏为之主课,儿歌之诘屈,童话之荒唐,皆有取焉,以尔时小儿心思,亦尔诘屈,亦尔荒唐,乃与二者正相适合,若达雅之词,崇正之义,反有所不受也。由是言之,儿歌之用,亦无非应儿童身心发达之度,以满足其喜音多语之性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