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宝玉读书感悟打卡专题
汪曾祺——一个不怎么写诗的诗人

汪曾祺——一个不怎么写诗的诗人

作者: 祥林二嫂 | 来源:发表于2018-07-05 18:53 被阅读7次

    《汪曾祺自选集》是我所读的汪老的第一本书,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本书是研究他很好的材料。也足以让读者认识他,了解他,并对他从心而发地喜爱。

    汪老是一个诗人,虽然他更受关注的是他的小说和散文,虽然连他自己也说,“我对诗只有一点很简单的想法”。但就是这一点简单的想法,让他看起来比一个真正的诗人更像诗人。

    汪老的诗很随性,信手拈来,不过于追求形式与词藻。在《汪曾祺自选集》中所收录的他的诗作,仅有13篇,其中前三篇只有两三行字,最长的也不过三四个小节。比如他的《彩旗》,“当风的彩旗,像一片被束住的波浪。”一首诗,甚至比有些作家的一句话还要短。

    起初我会有点不能理解,对诗知之甚少,不禁会觉得,这也是诗?但仔细想来却会发现,虽然只有一句话,可是他已经把他想说的全都说完了。那被束住的波浪的样子,就是汪老眼里,彩旗在风中的模样。也是我们所有人,曾看到过,并能理解,一句话就能想到的模样。再说得多了,不仅无用,反而啰嗦。这就像汪老评价他自己的小说时所说,“就像一个苹果,压小了,泡大了,都不成其为一个苹果。”

    除了长短方面,汪老的诗在排版上也很随性,有的诗只有一段,有的诗里会加一些括号,有的诗一句可以很长,一句也可以很短……比如《火车》,一句话可以是“火车开过来了”,也可以是火车喷的气从蓝色,写到映着浅红色的光,再变成白色的碎片……他会让你眼前一亮,哦,原来诗也可以这么写。原来那些冗杂的秩序,全都不是写诗的关键。秩序注重的多了,诗人的心就被束缚了,往往就会失去了自由。而汪老,是自由的。

    汪老的诗虽然自由,但也有他所重视的“规矩”。正如汪老自身对于诗歌的理解一样,他希望他的诗歌能吸收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同时要带有一些音乐性。而他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汪老的诗很丰富,既有古体诗的凝练深邃,也有现代诗的流畅自然。精神饱满而不做作,注重韵律而不刻意。比如他的《泊万县》,“岸上疏灯如倦眼,中天月色似怀人。”不仅对仗工整,平仄韵律更是彰显得恰到好处,让人读起来颇为畅快。

    之所以说汪老是个诗人,并不在于他的诗写得有多好,或者多么经典,更多的是他在诗里所流露的情怀——那种突如其来的幽默,突如其来的心酸,突如其来的洒脱以及突如其来的感动。短短的几行字会让你看到一个情感充沛的老人如此热爱他的生活。

    汪老的诗时常给人一种孩子气一样的兴奋,比如《赛里木》,“野苹果花开得像雪”“塔松里飞出了白云”“牛羊在绿山上吃草”,再比如《玉渊潭正月》里追着汽车的落叶,“你神气什么,还嘀嘀地叫!”像极了一个孩子的视角,纯粹而充满活力,不禁让人觉得,原来生活里有这么简单的美和乐趣。

    汪老的诗也有忧伤的时候,当他写巴特尔那个年轻人,像圈儿河一样舍不得离开家乡;当他写一位过世的入藏作曲家,他很少回家,他的歌悠扬明朗。当汪老写下这些时,他那种淡淡的伤感会一点一点流淌开来,不声嘶力竭,不矫揉造作,却能在心里激起一阵涟漪。我会想到我的家乡,我的执着和梦想。

    汪老的诗也会很幽默,比如《吐鲁番的联想》,幽默到偶尔让人不知所云。比如当我读到最后一段,“广州的孩子没见过下雪,吐鲁番的孩子没见过下雨。广州、吐鲁番都有邮局。”我被他那种莫名其妙的联想逗了乐,却品着品着又失了声。那个小小的邮局里能不能承载下这广袤的世界与温暖的人心,能不能弥补这地域的局限与缺憾。那一瞬间,心里又腾地升起了一阵莫名的感动。那种流淌在人文情怀里的感动。

    汪老的诗很有感染力,虽寥寥数语,几分钟就翻过了,细细品来,却可回忆很久,带给人内心的充盈。正如其人,总是能让人在低沉与绝望中感受到力量。我想我定会喜爱他,从他的诗开始,到他的文,到他的故事,以及他的人生。转而我自己的人生。

    就如同很多人一样。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汪曾祺自选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汪曾祺——一个不怎么写诗的诗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xm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