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道德经》之乐8

读《道德经》之乐8

作者: 紫色茉莉香 | 来源:发表于2024-03-07 15:01 被阅读0次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大学时期读到这句话的,理解很浅。也许与人生阅历不够,所以当时对这博大精深的四字真言浅浅而过。如今想来,实在是肤浅。

大学时代,无法读懂老子,难怪雪师这本书的另一个版本,名叫《老子的心事》。雪师用真心与老子作了一次触膝长谈,写下《老子的心事》。这本书的深度让我才有了读懂老子的机会。

上善,上上之德。上上之德,通常的理解是很空泛的,只会用各种赞美式语言表述一番,但还是着相了。现在,老子说“上善若水”,我便去观察水。这才慢慢明白这四个字的真正意义。

水的品德,大善为他人,总是处别人最不愿的位置。现实中,人人都想争那个最耀眼的位置,甚至还会为这些所谓的位置争得头破血流。但水不会,江湖大海它会去,臭水沟它也在,总是默默地贡献自己,滋养万物。我已无法用文字来表述水的这种大善之境。原来,一个人的文字永远高不过他的心。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总是处于别人不愿去的地方,心里总是装着万物,品德纯厚,言语真诚,行为利它。不与人争抢什么,这样的德是道的显现。同样,圣人也是如此。圣人的德承载着道的本真。道无处不在。空气中、在万物里、花草森林、江河湖泊、大海、星空……这道实在是虚空不尽,如谷神般存在,却又不轻易被人所寻。若想见道,便去得道之人身上寻。所以,常有一句话,说若一个人有大德,便是见道,证道。

此时,雨滴轻盈地敲着窗棂。一位道骨仙风的老者坐在古朴的书桌边,眼睛深邃无比。只见这位老者不时用手抚摸柔顺、长长的白胡须,再品一口清香无比的清茶。书桌上放着无数的竹简。其中一个竹简,正平放在书桌上。竹简上写着:道可道,非常道……此景,在我脑海里出现过无数次。

为此,我渐渐爱上了《道德经》。它说古道今,不见半个多余的字。想那波浪滔天时的大海,平缓却也湍急的河流,那直泻三千尺的大瀑布,到处都是水的影子。

它润泽万物,滋养生灵。这世间,有哪些事物能离开水,独立存在?想了许多,我也没有找到能离开水独自存在的事物。水,便是那上德的显现,更是道的承载之物。它的生命博大、深厚。为此,我想起那句“静水流深”。

水,让我对它有了新的认识。未读懂老子所说的水时,我以为水的奉献理所当然。而今,我才明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真正的含义。也才明白,老子不说它物为“上善”,唯独说水。

此时,我甚至很庆幸尹喜拦住出关的老子,如果不是他,老子是否会留下这部经典?不可知。

相关文章

  • 读之乐

    对于一个喜欢独处的人来说,读一本好书,听一个好故事真的能够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与欢乐。特别是那些明明你已经看过了的书...

  • 戏剧乐

    徐麦佳 从来只感受看戏之乐、读戏之乐、评戏之乐,却从没有体验过演戏之乐,今日,却得此乐也。 傍晚,刚写完思维导图,...

  • 读《道德经》8

    甘德礼(读《道德经》8)原创分享609+252天,光山心协智慧父母课堂持续分享第237天 原文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

  • 把书切切实实读入心中

    ——读于漪老师《读书之乐乐无穷》有感 “读书犹如登高山看世界,上层楼阅人生,叩心扉观性灵,读书之乐乐无穷。”在《读...

  • 水浒生辰纲迷雾之一:杨志是真倒霉还是被利用!

    文/缙修 金圣叹说:人生之乐,莫若读书!读书之乐,莫若读水浒! 小时候读水浒,关心的只是谁的武功高。而且每次读到梁...

  • 教学之乐( 8 )

    十分想念 十一假期到外地,请了一天假,来学走进五年级教室。大多数学生十分激动,一个学生激动地说: 老师,8天都没见...

  • 2019-07-02

    坚持系统读第二遍《道德经》第8天。 早起学习第8天. 体重:70Kg 跳绳:0 眉心舒展,面带微笑 上善若水。水善...

  • 闲读之乐

    人好像越来越功利了——读书一定要读所谓有用的,偶尔看点小说、电影就会焦虑,内心声音喋喋响起:还有那么多事没做!唉,...

  • 共读之乐

    果宝大概不到3个月的时候,我录过一个视频,她专注地看着我,可以准确模仿我发出的声音。那时候我意识到这个小姑...

  • 视觉精进06/100天

    读《道德经》(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道德经》之乐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zj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