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摘
非暴力沟通书摘4

非暴力沟通书摘4

作者: 吴柳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2-15 10:33 被阅读0次

    第九章 爱自己

    让生命之花绽放

    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

           如何培养对自己的爱呢?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是一个重要方面。既然希望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益的,那么,自我评价的方式就要有助于学习,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的需要。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自我评价方式往往导致自我憎恨,而无助于学习。

            我希望,我们的改变是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出于羞愧或内疚这些具有负面影响的心理。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除了“应该”这个词,我们还用别的方式教训自己,例如:“我真受不了自己现在这个样子。我必须改改了。”想一想那些强迫自己的人。他们中有的人说:“我真的应该戒烟了。”另一些人说:“我必须加强锻炼。”他们不断地说他们“必须”做什么,与此同时,又不停地找借口不那么做,因为没有人想成为奴隶。当然,我们也不是命中注定要去服从“应该”或“不得不”的指挥,不论它们是来自外部,还是来自我们自身。一旦顺从了这些命令,生活也就会失去乐趣。

          个人感想:非暴力沟通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爱自己。与自己和好是与别人和好的前提。

           为什么会自责?

           一旦发现自己正在做无益的事情,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对需要和价值观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使我们的转变: (1)符合我们的心愿; (2)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出于自我憎恨、内疚或羞愧。

          非暴力沟通的忧伤

           一旦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考虑如何满足它。反之,如果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而且容易陷于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个人感想:我们责备自己,是因为没有能和自己和好。我们指责自己是自己的需要没有满足。不满足自己的需求只能使情况更糟。

           自我宽恕

           通过聆听自己的心声,我们就能发现心灵深处的需要。此时,我们就可以原谅自己。我们意识到,尽管过去的选择并不理想,但它也是为了实现内心的渴望。

            外衣染上墨水带来的启发 

            个人感想:人最没办法原谅的其实是自己。但就像约翰福音:8:11  她 说 , 主 阿 , 没 有 。 耶 稣 说 , 我 也 不 定 你 的 罪 。 去 吧 。 从 此 不 要 再 犯 罪 了 。罗马书 8:33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有神称他们为义了。感谢神。

          “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

           然而,我深信,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他人及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即使艰难的工作也不乏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或羞愧,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枯燥无味。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个人感想:有趣无趣不是说事物本身,而是个人的选择。

          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

          然而,你也许会发现,清单上的一些行为是出于下列的一种或多种动机: 1)为了钱

           钱是社会回报一个人的主要形式。如果我们的行动是为了得到报酬,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失去生活的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动只是出于对生命的爱,快乐将会伴随着我们。

          2)为了得到赞同

          3)为了逃避惩罚

          4)不想感到羞愧

          5)为了避免内疚

          6)为了履行职责

           小结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我们的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通过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

    第十章 充分表达愤怒

            不要生气”“接受现实”之类的话,他们已经听得太多了。那些话听起来就像是在教训他们。他们没有兴趣再听一些高谈阔论,而想学一些实用的知识,来减轻痛苦。

            为什么我们会生气? 充分表达愤怒的第一步是我们不再归咎于他人。

            如果我们认为“他让我很生气”,那么,我们难免就会指责他人。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生气呢?我们从第五章了解到,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当我们选择第二种反应时,我们认为别人应当认错或受罚——我相信这就是我们生气的原因。

           可是,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我们难免就会生气。

           除了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还可以选择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此时,我们也不会感到生气。我们无须压抑愤怒,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愤怒也就不再存在。

         “合理的愤怒”?

          我坚信,专注于我们的需要,比评判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于生活。

          在我看来,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它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正使它难以得到满足,那愤怒就是有价值的。

         为此,我建议,与其沉浸于“合理的愤怒”,不如倾听自己和他人的需要。这也许需要一个过程,但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们将会有意识地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个人感想:我们把生气的原因归咎于他人,认为别人让我们生气,没有实际意义,不如专注自己与别人的需要,这样更有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暴力沟通书摘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zo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