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读毛姆《面纱》

浅读毛姆《面纱》

作者: 筱笑盈盈 | 来源:发表于2024-08-13 08:58 被阅读0次
活着的人将这华丽的面纱称为生活……(毛姆)

毛姆的《面纱》这部小说的写作得益于但丁诗句的启示,尤其是“锡耶纳养育了我,而马雷马却把我毁掉”,这行诗牢牢地记在了他的脑子里,但是要在当今的世界上为它找到一个合适的背景实属不易。直到他远赴中国之后,这件事才最终有了转机。

毛姆觉得这是唯一一部由故事情节而不是人物形象为契机发展而成的小说。要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截然分开是很难的。人物形象不能凭空捏造,一旦想出来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必然处于一定的环境,做着某些事情。在将人物形象构思完毕的同时,虽说相应的情节不一定必然成形,至少人物的行事原则是一并诞生的。

在这篇小说的成书过程中,他是一边组织故事,一边寻找合适的角色。这些角色的原型都是他在不同地方认识的真实存在的人物。

对于毛姆说的关于《面纱》的写作思路,值得学习,尤其是开头就引人入胜。

她惊叫了一声。
“怎么啦?”他问道。
房间里的百叶窗关着,光线很暗,但还是能看清她脸上恐惧的表情。
“刚才有人动了一下门。”
“呃,八成是女佣人,要不就是哪个童仆。”
“这个时候他们绝不会来。他们都知道吃完午饭我要睡觉。”
“那还会是谁?”
“是瓦尔特。”她嘴唇颤抖着小声说道。
她用手指了指他的鞋。他便去穿鞋,但他的神经多少也有点紧张,因而显得笨手笨脚,而鞋带偏偏又是系着的。她不耐烦地叹了口气,递给他一只鞋拔子。她一声不响地披上袍子,光着脚走到梳妆台前。她留着一头短发,拿起梳子梳起头来。等她梳好了,他的第二只鞋才刚刚穿好。她把大衣递给他。
“我怎么走啊?”
“最好先等等。我到外面看看。没事你再出去。”

这个开头一下就让读者产生无数疑问和阅读的趣味

开头这一惊叫戏剧张力拉满了,有包法利夫人既视感。我是真喜欢毛姆的写法啊。简洁明快,没有冗余的与情节无关的景物描写,也没有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

人物形象会随故事进展改变,读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回过头看看开始的她,不愧为女性觉醒刻画巅峰之作。

这是其一,其二就是毛姆通过深刻的人物刻画和情节设计,传达了三个重要的人生道理:

1.人性的复杂性:毛姆通过《面纱》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每个人都是高尚与平凡、善良与邪恶的混合体。

毛姆笔下的女主凯蒂人生轨迹和性格变迁,犹如一幅精心绘制的肖像画,展现了一个从单纯到复杂进而成长的深刻变化。

凯蒂的故事开始于她的少女时期,那时的她拥有一种难以捉摸的气质,美丽而缺乏深度,似乎只是随着生活的浮流漫无目的地漂移。

凯蒂初登场时给人的印象是浅薄而且自私,偷情而且堕落。一个生活在殖民时代末期的英国女孩子,受着阶级和环境的局限,对世界和生活有着一种模糊而且庸俗的认识。

少女时代的凯蒂漂亮却又爱慕虚荣,在25岁那一年感受到了来自母亲和自身年龄渐长的双重压力,仓促之下接受了细菌学家沃尔特的求婚。随后,婚姻的无趣将凯蒂引向越界之路。

后来她对生活的感悟和自我反省,都促使她的性格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一开始的利己主义到后来的无私奉献,凯蒂完成了从物质到精神,从自我到他人的华丽转变。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当凯蒂在瘟疫肆虐的傅家店中,她从一个寻求肤浅爱情和物质享受的女性,逐渐转变为一个能够直面苦难、奉献自我的人。她的性格之变不仅仅是境遇的改变,更是内心深处对于人生的重新认识和价值观的重大调整。

分析凯蒂性格的转变,我们不难发现几个关键的影响因素。

小说前后生存环境的巨大反差,凯蒂由富足的英国中产阶级生活陷入异国他乡混乱与贫穷,这种环境和心理的强烈对比,为她的内心带来了震撼。

爱情和亲情的失落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她开始追问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和生活的意义。

沃尔顿和其他一些正面角色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凯蒂的思考,使她意识到人不能仅仅为了自己而活,应当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胸襟。

凯蒂的这一人物塑造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她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她让我们明白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是影响人物个性的最大因素;在逆境中成长,通过反思和内省,每个人都能找到更好的自己。

凯蒂从一个被动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变成了一个主动去寻找生活真谛的探索者,这一转变,既是女性的觉醒。

在当今社会,我们可能不会经历如凯蒂般的极端转变,但她的故事依旧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考的角度: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我们是否也能像她一样,勇敢地改变自己,去拥抱一个更加丰富和深刻的人生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改变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2.婚姻的真谛:小说揭示了婚姻中爱情与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婚姻中找到幸福。

相爱的开始并不意味着圆满的结束,婚姻可以消磨爱情,也可以产生爱情,婚姻既有可能是爱情的坟墓,也有可能是爱情的沃土。

3.自我觉醒与成长:毛姆在小说中给我们展示了凯蒂从迷失到觉醒,再到自我救赎的过程。

凯蒂经历了从盲从到沉沦,再到在工作中体会到被需要感和价值感,最终实现了自我成长和觉醒。人都是这样,只有经历过生活的苦难和挑战,才能揭开虚荣的面纱,找到生活的意义和自我价值。

看毛姆的小说,我还深深震撼于他的遣词造句的妙不可言。

“他让自己又微笑起来”——他连微笑都不是发自内心的  连微笑都要像启动开关一般, 这样的男人怎么可能是真的爱凯蒂呢?

一个“让”字就把男人虚伪的面纱给揭开了。爱凯蒂是假的,那么真的是什么,他想要的是什么?答案显而易见,他要的是欲。

从理性上来讲,凯蒂和情人之间的这段感情,两个人似乎谁都有错,又好像谁都没错。矛盾在于凯蒂的单纯需要爱,而男人需要的不单纯是爱。这也注定结局是不好的。引诱夏娃吃下苹果的毒蛇幻化成人,应该也就是这样的吧。

相关文章

  • 读毛姆《面纱》,品标题的重要性

    #日更打卡# Day35 《读毛姆的<面纱>,品标题的重要性》 前段时间读毛姆的《面纱》,很有感触。 《面纱》这个...

  • 读毛姆《面纱》

    baike.baidu.com/item/面纱/19459148#viewPag (百科的第一句介绍就说,这是女性...

  • 读毛姆《面纱》

    毛姆的小说名称都有隐喻的意义,即在未读完它之前,我们无从从题目猜测到小说的内容是什么。(有一个例外就是他的第一部小...

  • 月亮与六便士

    之前读毛姆的面纱,印象深刻,感触颇多,无论男女,都需要自立些吧。而今再度这本,更是受益匪浅。 在我...

  • 读毛姆的《面纱》

    我读的第一本毛姆的书是《面纱》。 小说的核心是情节。《面纱》这个故事环环相扣,读完一页就想翻到下一页。 故事一开头...

  • 读毛姆的《面纱》

    由于放假的时间长,所以找了一本大师毛姆的书拜读。这本书的创作源头是因为毛姆看了但丁写的诗,选了其中一句话写了这个故...

  • 读毛姆小说《面纱》

    毛姆揭开人性的面纱,深刻剖析人性,责任,虚伪,救赎,,描写手法细腻,性格鲜明,最后女主角凯蒂走向平静,选择了一条心...

  • 读毛姆《面纱》之感

    毛姆的《面纱》主人公是一位适龄女子,正在找寻自己的归宿,可是过程却不是那么顺利。这位叫做凯蒂的女子,已经在挑挑拣拣...

  • 重生—读毛姆《面纱》

    别揭开这彩色面纱,芸芸众生都管它叫生活…… ——雪莱《别揭开这五彩面纱》 这是一个女人重生的故事。 二十世纪的二十...

  • 读毛姆的《面纱》

    “分内之事、举手之劳并不值得夸耀,那是赋予你的责任,就像手脏时要洗一样理所当然。唯一弥足珍贵的是对责任的爱,当爱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读毛姆《面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ad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