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宴席》
正月初四,小胡陪妻子回娘家吃一个堂哥孙女的百日宴。据说孩子差不多有半岁了,只不过因为疫情,满月宴没有办,趁过年请大家热热闹闹聚一下。本来妻子堂哥计划是正月初六那天办的,但那天期程太好,就他也有两家结婚和一家搬家人亲(乡下把随份子钱叫做赶人亲)需要赶,所以,只能提前到初四,马马虎虎给孩子办个百日宴!
由于平时走动比较密切,孩子出生时,妻子就赶了人亲的。本来可以不亲自到的,也不想来凑热闹,毕竟开车过去要差不多三小时,他们正月初一才去给岳父母拜了年,还特意陪妻子去看了她那年迈的三个姑姑,初二才回到家里。没想到,刚回家,车都还没有停好,堂嫂就打电话过来,反复嘱咐“一定要来咋起”。小胡和妻子只得天不亮就出门 开车去,10点左右才到堂哥家,然后就一直不停地与亲戚们打招呼,闲聊。
中午饭后,小胡又被几个姨台(妻子堂姐妹的丈夫)拉着打了一圈大贰。
疲惫不堪的他,只好和妻子商议,干脆在岳母家住下了,没有休息好,开车也不安全。
正好,明天要赶人亲的两家距离岳母家都不远,一家是妻子闺蜜的弟弟结第二次婚,另一家是小胡一个同事的父亲做六十大寿,想必又是忙碌的一天。
小胡到岳母家刚刚躺下来,手机就响了,是老家堂弟胡止打来的。小胡不情愿地接起电话:“哥,我准备这个月十三天给我妈做六十大寿,那天你好像还没有开学哈,我想请你来帮我收人亲,到时记得把嫂子一齐喊起来哦。”
小胡还没回过神来,当然也没来得及说什么,胡止就已经挂断了电话,听着电话的“嘟嘟”声,小胡陷入了沉思中:
新冠疫情持续了接近三年,这漫长的三年算得上是全人类的灾难,人们的生命、财产都受到极大的威胁。还好,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蒸蒸日上的时期,尽管全球经济都受到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外贸,旅游和各种服务业,国内外许多企业几乎濒临破产,幸好我们强大的祖国给予了中国人民绝对的生活保障和极大的安全保护。虽然不能像疫情之前一样随心所欲出行,不能尽情享受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外出务工的人员也无法像往常一样回家与家人团聚。但一些奢靡之风却得到了有效遏制,比如各种娱乐和宴席就几乎停止了的。对很多人来说,虽然少挣了许多钱,但开支和消费无形中也减少了大半。
去年12月中旬,疫情解封,经济复苏,人们的各种活动渐渐恢复正常,历经苦难的人们刚好松一口气,可令人头痛的各种各样的宴席又如雨后春笋般此起彼伏地冒出来,让人应接不暇。
这不,疫情解封到现在,只有短短一个多月,自己感的人亲红白喜事还不算,就祝寿和搬家也接近10起,现在的人亲,最低也得300元,关系亲近或者亲戚什么的,就在400,500,1000……不等。
哎,年前领的工资全部赶人亲还不够呢!看来,在别人眼中那所谓“领财政工资的人员倒好,不受疫情影响”,在疫情解封后,却大受影响!
想到这儿,小胡不禁自嘲:在大灾大难面前,谁又会独善其身呢!
小胡是在妻子的敲门声中醒来的,一看时间,快到11点半了,不知不觉,自己竟然睡了十多个小时。不知是由于太累,还是是睡的时间太长,抑或是其他原因,反正小胡总感觉不是特别舒服。
妻子笑着说:“看你睡得糊里糊涂的,吃早餐没有叫你,现在我们差不多过去哦,人家婚礼快开始了,我们一起先去小娟家吃过中午饭,再一起去小范家哈。”
“好吧!”小胡翻身下床 ,快速洗漱后,和妻子一起来到她闺蜜小娟家,确如妻子所说,婚礼已经开始了,座位也坐得差不多了,只有坝子角落还有两个位置。尽管在座的都是些陌生人,小胡和妻子也只好过去坐下,他们知道,农村的宴席就这样,如果这排你没有找到位置,下一排你得在上一排还没有下桌前就在他们旁边排队等候,否则,你就只有等到坐最后一排。
小胡和妻子微笑着与在座的各位打过招呼后,妻子张罗着擦拭碗筷,小胡则趁机拿出手机开始完成每日必做的“学习强国”。
不知如何,妻子和旁边的那个穿着一件黑色短款羽绒服,胸前系一个黄白色相间中间印有“XX农商行”字样围腰,衣袖上戴着一副红色金丝绒袖套,头发虽已斑白,但仍留着比较时尚的波波头,看样子大约70岁的“大姐”(这是对农村自己不认识,但估计年纪比自己稍大的妇女的尊称)拉起了家常。只见那个大姐口水爆天、毫无顾忌地说:“哎,这人亲啊,咋个得了,这个把月我家也赶了头10家人亲,就今天也有两家,老伴和儿子去了村头的另一家做大生的(估计说的就是同事小范给他父亲庆寿),我和儿媳妇在这里,儿媳妇相帮,我把家里牲口些伺候好了才过来的呢!”
戴红袖套的大姐话音刚落,另一个穿着和她差不多,只是戴的袖套是绿色的大姐迫不及待地接过话茬儿:“谁说不是呢,照这个势头,我看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我们村前些年有一家做过的荒唐事喽!”
“哦,就是那家给母猪请满月酒的事儿吗?这事儿当时传的沸沸扬扬,但不知真的还是假的?”
“怎么不是真的,说起来这事儿差不多过去五六年了,那些年,一到冬天,就有走不完的人户,赶不完的人亲。我隔壁孙老头家大概有近四五年没有事儿可办,而他自己又赶出去很多人亲,孙老头就张罗着怎么着也要办一次宴席,回点本儿。于是就大张旗鼓的请客办满月宴,因为他家儿子儿媳在外面打工,好多年都没有回来了,我们都以为是他家儿媳生了孩子带回来了呢,后来人们才知道,是他给自家满月的猪仔办满月宴。把赶人亲的亲戚邻居气惨啦!”
“呵呵,我们那里也好不了多少,有些人家修个厨房,建个厕所也要请客。”
“就是啊,这宴席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还是疫情期间好点,虽然限制了自由,至少没有那么多人亲。眼看娃儿些寄回来准备过完年购买种子和化肥的钱已经见底喽!”
在座客人都饶有趣味地听着她们俩你一言我一语的唠嗑着与宴席有关的奇葩事儿,有的还不住点头表示赞同。
正在这时,开始上菜了,饭前故事结束了,小胡看着眼前这一桌丰盛的大餐,没有一点儿胃口,就着面前的酸菜小豆汤和凉拌黄瓜番茄,勉强吃了小半碗饭。
吃过饭以后,妻子被几个闺蜜拉去打牌了,小胡就一个人回到岳母那儿,心中有千百种想要叙述点儿什么的冲动,他拿出手机,打开了备忘录。以“宴席,诉说了多少人的无奈!”为题,把自己近几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了下来……
点了保存,放下手机的那一刻,小胡的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