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节,人们总离不开一个字:“吃”。端午,桌子上糯米飘香的粽子自然成了节日里的主角。中国是讲究吃的国度,近年,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我国央视有一档节目很火,名字叫《舌尖上的中国》,收视率居高不下,2013版同名的十六开的厚厚的大书也卖的不错,我想,崇尚美食是其根本原因。
我国有着二千五百年悠久历史的端午节里,大家忙着家人团聚包粽子吃粽子,部分地区组织赛龙舟划龙船活动,丰富了为期三天的端午节,增添了欢庆气氛。我身在山东诸城,每年端午节的早上,总是在单位吃上两个“得利斯”牌子的玲珑小粽,内有一小如花生之红枣。我吃着香甜可口的粽子,没有机会赛龙舟,我知道,身在他乡,知足常乐才能过快乐端午节,但还是不由自主想起湖南老家的端午节,想起了关于端午的童年趣事。
童年的时光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相关的记忆也是历久弥新。
每逢端午,我小时候最喜欢干的一件美差当属爸爸妈妈安排我与哥姐去摘粽叶。乡下的孩子都有爬树的特异功能。记得我老宅那锁形屋的窗外,有一大片四季常青的竹林,碗口粗大小的节节挺拔修长的竹子,成了我和小伙伴们练习爬树的好器材,只不过竹竿太光滑,攀爬过程中容易滑溜下来,我们大多采取手脚并用上爬时不忘用脚背紧绕竹竿以增大摩擦发力,效果不错。有的学校的爬杆比赛用的就是大竹竿,而不是同样笔直随处可见的杉树。也许是我和哥哥平时竞爬竹竿得法,来到粗大的粽树面前,面无怯色,游刃有余。我们俩”噌”的一声像猴子一般敏捷上了树,兴奋异常地左摘右采,将粽叶扔下树去,让姐姐和堂哥在下面捡入竹篮。我们看着南方特有的长叶飘飘荡荡飞向地面,姐姐她们仰起脸儿举起双手追逐接着的场景,仿佛闻到了糯米香粽的气息。我们欢快地叫着笑着,直到姐姐装满平时用来扯猪草的大篮子,连说:”够了够了,用不完了”。我们才歇手,从树上溜下来,意犹未尽满载而归。我们乡里邻居们的关系非常好,互通有无,粽叶也是如此,妈妈总是嘱咐我们多摘些粽叶,分给双目欠明的四奶奶和腿脚不便的三爷爷送些去。新鲜粽叶采摘回来后,要在大盆里用水浸泡去去味儿才能使用。妈妈惯用办法是用砖头压住厚厚的齐整粽叶,让其全部没入水中,这样效果可能更好。
糯米比普通大米珍贵,颗粒更显圆润,却无夏粮秋米那么修长。老家的稻子分夏秋两季,据说热带海南的水稻能成熟三季,也许正是这个周期短的原因,南方稻米没有一年只产一季的东北大米好吃。记忆中父亲曾有一年种了一丘田几分地的糯米,大获丰收后因销路欠佳后来没再种植。究其原因糯米价高,好吃却吃不起。我的印象中只有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的粽子和过年的糍粑才用糯米为原料,这种黏乎乎香喷喷的美食就算不放糖也够解馋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老家的粮食基本够吃,一日三顿米饭下来,若能吃到母亲不知从哪里搞来的一顿糯米饭,那真是大饱口福了。我们嚷着没吃饱,连粘在饭勺上的糯米饭也弄下来吃得一干二净,常惹得妈妈哭笑不得。
粽子的原料为人见人爱的糯米,南北已成共识。可包粽子前在其中放入红枣还是白糖,还是其它好吃的东西就入乡随俗,因地而异了。糯米洗净浸泡时间大同小异,包粽子的方法却大有区别。南方粽叶修长,粽子也以三角圆锥体见多,线儿缠绕包扎花样更显难度;北方粽叶宽阔,粽子常以长方体或合二为一相向扎紧而成,扎制需松紧适宜,一般要两人以上配合才行。至于粽叶的取材有别,出锅后清香各异,正常,无伤粽子的香糯可口,绵软悠长。当然,置于粽子正中的大红甜枣是否寓意早生贵子、香火永旺,或在粽子中放随蒸粽入味其中的白糖是否寓意生活甜蜜、地久天长,我们无需过多考证,刨根问底了。大凡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佳节,无论哪种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都会寄托着众所周知的吉祥,祥和,和美的寓意与愿望,有助喜庆或纪念。
举家品尝端午甜粽,这是中华民族的好传统,自从端午也成法定假日以来,更多忙碌的现代人懂得了关注亲情,心系一家老小,让孝老敬亲的优良传统得以进一步弘扬。记忆中的母亲和两个姐姐都是包粽子的高手,她们包的又快又好,而且粽子大小一致,整齐划一。当然现在的丈母娘和媳妇包粽子的手法虽然南北有别,可是一样动作麻利,方方正正的糯米大粽也板整漂亮,让人赞不绝口。更值得称道的是端午节吃粽子,无论身在何方,形状啥样,只要轻舒散发自然清香的粽叶,层剥慢出,就能闻到粽香四溢,此过程犹如探求一件艺术瑰宝。心跳加速的时刻终于到来,白白胖胖新鲜出炉的糯米粽子横空出世,热气腾腾,似乎生活也蒸蒸日上。
父亲的生日是五月初六,他经常说家里人数他最有口福,想想也是,哪家过端午包的粽子一天能吃完?加上一两个煮鸡蛋,配以香粽,真的是父亲的一顿美餐哩。不过,一生淡泊名利的父亲离开我这二十五年里,印象最深的不是他乐观的音容笑貌,而是他生前每年端午带我们到一个叫魏家桥的地方欣赏他也参与竞技的龙舟赛。每次开赛前,青山绿水之间,只见,不是太宽的河道上,三艘窄长的能各容二三十人参赛的龙舟静泊赛区起点,数排两人一组在左右舷划桨的选手精神抖擞整装待发,船头龙首高昂,一名鼓手击鼓传声,选手们各就各位,群情激昂,劲桨在手,大有一触击发之势。逆缓流而上也就五百米处为赛道终点,红旗招展,彩旗飘扬。两岸挤满了观战的群众拖儿带女,热闹非凡,一旦开赛,男女老幼都自觉成了啦啦队的一员。记忆犹新的发令枪响后,三支参赛队伍让龙舟若离弦之箭向目标区挺进,一时间,蛟龙入海,楫橹翻飞,水花飞溅,锣鼓喧天。水面,岸上,到处是人声,鼓声,”嗨、嗨,嗨、嗨”的此起彼伏的选手爆发的铿锵有力的加油声,光着膀子秀着肌肉的青壮年选手强健的体魄令大姑娘小媳妇惊羡不已,这是力量的宣泄,这是夺冠的较量,这是人生的战场。硝烟终将散去,我们没有记住谁胜谁负,却记住了年复一年龙舟赛壮观的场面,一直激励着自己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长大后,我才知道,关于端午节的运动项目龙舟赛,不止老家有,湖北,浙江,贵州和广东等地都有,而且规模不小,影响更大。当然,它们比起九十年代初湖南举办的那次六十万人参与的首届国际龙舟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不过,我希望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在中国遍地开花,深入人心,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团结,强化向心力,弘扬拼搏进取精神而作出更大贡献。
如果说端午节为纪念一个人,我更认同纪念后面有气节的有才华的屈原,汨罗投江的屈原,他的爱国精神无人能及,他的《离骚》和《九歌》等着作成千古绝唱,他壮志未酬愤然投江,后人划船寻找他未果,抛粽以防鱼食其身的传说让人信服。诚然,关于端午节的其他来历和纪念说法我感觉也有点道理。不过,端午节后来莫名其妙被小小的韩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真是匪夷所思,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总之,端午这一传统习俗能让人见贤思齐,能让自己心明若镜,这一天,我们既能品美粽,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又能赛龙舟,强身健体,何乐而不为呢?
2017-1-10发表于《文化范儿》
网友评论
我是汨罗人别欺负我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