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大国历史趣观”,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最新内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铁骨铮铮的好汉武松,骨髓血液里,流淌着我们看不见的奴性。 景阳冈打虎之后,阳谷县县令见他一身的本领,有心要提拔他,便说:今日参你在本县做个都头,如何?
武松立马双膝跪地,满口应承:若蒙恩相抬举,小人终身受赐。看看武松,有官做,清河县也不回了,哥哥也不找了。一口一个小人地叫,表示要一辈子对县令感恩戴德,任其驱使。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以前没什么身份的人,学文的不就是考功名或者给有身份的人做幕僚食客,学武的,就是个考武状元或者给有身份地位的人做打手,家将,说到底都是为了混饭吃。
这不仅仅是一个武松的奴性,实际上反应出来的是是有千千万万个武松的奴性。很多人习惯于见了上级点头哈腰,那是一种荣誉感。这些不会轻易的化解掉的。
任何一个王朝都必须奴化教育,若是英雄教育的话,皇帝的地位立马不保,即使现在也是如此,奴性已经五千年流传,就算现代谁也是见官便拜,即使嘴上说着无产,很快阶级观念就会萌芽,然后奴性丛生。别说之前的武松,全梁山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是贯穿整部小说能完全无产的,而且真真是敢与跟朝廷阶级抗争,不是空口白说,首推鲁智深,然后是阮小七和李俊。虽然李俊在后传中已经开国立邦,可是在招安一事上是完全无心陪着宋江去送死的,张顺阮小二阮小五阵亡的时候,李俊是已经早早就想带着解珍解宝离去的了。
也不能说武松有奴性,按他的为人虽然放荡不羁,好勇斗狠,但骨子里还不算是坏人,一旦有机会被赏识,自然就想过回安分守己的生活,这也是普通人也想着的事,但偏偏事与愿违,最后还是没让武松如愿。
武都头的想法是正常的,他也要生活,也要出人头地的。他有情有义,有仇报仇、有恩报恩,当都头不能说明他奴性,见到领导行礼是起码的礼仪,是应该有的。
只是他有点过于的重“义气”,有点被人利用的感觉,在沧州,帮到施恩打蒋门神,本身施恩就是一个“官二代”,纨绔子弟,被蒋门神黑吃黑,武都头感激施恩,就帮忙争夺“快活林”酒家。
还有下手很辣,在斗杀张都监时,顺便把仆人和翠兰一起杀了。这些都可以看出武都头的老壳简单,四肢发达、没有自己的雄心壮志,纯粹的市井底层的人,怪不得在柴大官人的庄上,只有在屋檐边边上烤火的料了。
本身《水浒传》里面就是宣扬的“忠君”思想,所以武都头想出人头地,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想法,是可以有的,但是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