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外号“豹子头”,生性耿直,武艺高强。他从舒适安逸的小康人家走上梁山聚义厅,从一个安分守己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变成一个落草为寇的“强盗”,走过了一条艰苦险恶的人生之路。这条路,并非他的主动选择,而是在统治者的压迫下,不堪凌辱,忍无可忍的无奈之选。
作者塑造的林冲,与其身份性格相得益彰,既有江湖英雄的血性,也不乏下层官吏的奴性。
重情重义的英雄本色
林冲骁勇骠悍,江湖人称“豹子头林冲”。在小说中,作者首次描述其穿戴:“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爪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摺叠纸西川扇子。”有别于鲁智深出自偏远的关西尚武之地打扮不同,作为京城官员的林冲“手中执一把摺叠纸西川扇子。”对鲁智深,作者呼之为“大汉”,对林冲,则是“官人”。
他的社会地位、特殊职业和超强武艺,他英雄之义,首先体现在喜欢结交江湖好汉上,尤其是与鲁智深的相识相交。送妻子岳庙烧香不愿时,偶见人使棒,看得出神,情不自禁喝彩。当得知此人即三拳打镇关西的好汉鲁达时,心中大喜,相见恨晚,立即结拜为兄弟。此时,他完全不顾自己朝廷命官身份,与负案在身的朝廷要犯惺惺相惜,正是义之所在。上梁山后,面对遭到王伦慢待的晁盖等人,林冲心中不悦,第二天一早就前来赔罪:“小可有失恭敬,虽有奉承之心,奈缘不在其位,望乞恕罪”。
他不但敬重英雄,还怜恤弱者。沧州酒店李小二被问罪时,他同情其遭遇,不但花钱救人,还慷慨解囊,资助盘缠,让他外地谋生。
在面对梁山事业的“大义”上,当王伦因妒贤嫉能,不愿晁盖、吴用等人入伙时,又是他指出王伦是“妒贤嫉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手起刀落,果断地杀了王伦,改变了梁山义军的发展道路,开创了水泊梁山声势浩大的新局面。当因此而被推为梁山寨主时,他却说:“非林冲要图此位,据着我胸襟胆气,焉也拒敌官军,剪除群侧元凶首恶?今有晃兄,仗义疏财,智勇足备,方今天下人闻其名,无有不伏。我今日以义气为重,立他为山寨之主……”后来在众英雄推举下,才勉强答应坐了第四交椅。
在职业上,他业务出众,却无野心,不肯同流合污。在与陆谦交谈中,他说:“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居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脏之气。”在家庭中,他与妻子相敬相爱数十年,“未曾面红耳赤,半点相争”。无一儿半女,也未纳妾。当高衙内看上妻子时,林冲若是一个无耻小人,完全可以借此机会牺牲妻子,攀附权贵,他却强压怒火,委曲求全,同时也竭力保护妻子。在发配沧州前,深知妻子的生存处境,写了份休书给丈人,以便她改嫁,可谓用心良苦。他说:“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在得知妻子噩耗后,潸然泪下,以后也终身未娶。
林冲身上的侠骨柔情,皆来自英雄血性。
委曲求全的奴性表现
林冲未能真正保护娇妻,这大概是他最令人诟病之处。
妻子受人调戏时,林冲的行为表现是:“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但当发现是顶头上司高俅的儿子高衙内时,他却“先自软了”。在鲁智深询问时,他的回答可以说是谨慎,也可说是懦弱:“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
这种看来有些欺软怕硬的行为,后来也多次出现。例如,在刚上水泊梁山受到王伦等刁难时,他采取绥靖。直到后来被充军去了草料场,进一步受到高衙内等人的迫害,才一怒之下杀了陆虞候陆谦等人,逃离草料场。
林冲他的悲剧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的英雄好汉本色与下层官吏奴性的矛盾中。如果他没有担任教头一职,如果他无牵无挂,完全可能像鲁智深那样行侠仗义,无拘无束,英雄本色会得张扬。但现实中,他不仅是一名下层军官,而且丈人也是教头,必然形成这个阶层应有的处世哲学:忍辱负重,小忍则乱大谋,忍字头上一把刀。长期的官僚生涯,也逐步将他驯化成谦让谨慎、委曲求全的奴性思维,压抑着他的英雄本性。
金圣叹说林冲是“毒人也”,说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林冲性格里艰深的隐忍,使他不像鲁智深等,完全凭着真性情行为;也不像宋江之流,心里装着宏大的愿景,为此专于经营。林冲就是一个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爱恨情仇。但林冲不是读书人,也不是浪漫主义者,而是来自东京市井,有着一定心机的“市民”或者“官员”。金圣叹对他“算得准”的评说,大概主要说他性格中的细致和缜密。林冲的确算不到高衙内会看上自己的妻子,也算不到高俅会为了养子陷害自己;但在他被陷害后,他算准了起因,也开始为自己留后路。我们应该看到,林冲的“算得准”,是一直被动的行为。这种被动性恰恰是他性格特质的体现。他的被动性来自他的性格,也来自他对社会秩序的信任;这里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他直到在被押解途中,几乎遭到解人董超、薛霸的毒手,也没有完全丧失对社会秩序的认可;他阻止了鲁智深,说:“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但在风雪山神庙之后,林冲忍无可忍,对统治阶级再无幻想,尽显英雄本色。如山神庙杀光三人,随后又棒打洪教头,生擒扈三娘。特别是在火并王伦时,胆识过人,作风冷静,一举扭转梁山混乱局面。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外号“豹子头”,生性耿直,武艺高强。他从舒适安逸的小康人家走上梁山聚义厅,从一个安分守己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变成一个落草为寇的“强盗”,走过了一条艰苦险恶的人生之路。这条路,并非他的主动选择,而是在统治者的压迫下,不堪凌辱,忍无可忍的无奈之选。作者把握住他身上英雄气与奴隶性的矛盾,在数次重大事件的碰撞冲突中,塑造出一个有情有义、有得有失、有正有误的林冲。可以让学生感受林冲鲜明的人物形象,分析他的人生之路,探究背后的原因,进而深刻认识人物的命运。
【教学目标】
A1.概述林冲的人物故事,了解他的一生。
A2.标注林冲经历的重大事件,说说他处事原则的变化。
B3试归纳出林冲身上“忍”与“仁”相互矛盾的性格特点。
C4.试选择一个好汉与林冲进行对比。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内容
1.阅读相关章回,按时间、地点、事件画出林冲跌宕起伏的一生。
2.从中选取一个你认为对其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聚焦风雪山神庙,感受林冲的奴性之“忍”与英雄之“勇”,并掌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深化主题的技巧。
1.理清主要情节:沧州遇故旧→买刀寻仇→接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 。
2.讨论林冲在每个情节中的反应:忍耐→大惊→大怒。
3.讨论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讨论林冲的性格
1.奴性之“忍”:
第一忍:妻子第一次被调戏,林冲欲打高衙内时却手软;
第二忍:妻子第二次被调戏,林冲又忍;
第三忍:发配沧州途中,被薛霸、董超折磨,林冲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第四忍:在沧州寻陆谦不见,“自心下慢了”。
2.英雄之“仁”:
对弱者:救济李小二
对仇人:乞求鲁智深饶恕薛霸、董超
四、选择一位你喜欢的好汉与林冲作比较,说说二人表现有何不同,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五、深入认识林冲
1.将林冲的人生进程分为几个阶段,小组讨论如何划分,找到其先后变化的分水岭。
风雪山神庙前后,林冲从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对自己供职服务的当权阶级,终于有个清醒认识。
2.林冲为什么无法象血溅鸳鸯楼的武松、拳打镇关西的鲁达那样直接走上反抗道路?
六、联系现实
1.如果你就是林冲,面对高衙内的欺凌,会如何选择呢?
2.引入案例:
今日体制内的工作人员,依然要接受规范,遵守规章。
2015年4月14日早晨,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经采访得知,此为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心理教师,已经任职11年之久。如此任性的辞职信,领导最后还真批准了。
你赞同这种方式吗,为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