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家庭篇原生家庭
关于家暴,那些尚存意识中的深与浅!

关于家暴,那些尚存意识中的深与浅!

作者: 旧故麻袋 | 来源:发表于2019-11-29 09:00 被阅读0次

    家庭暴力为什么会循环?

    那是因为家暴起了作用。

    男人觉得动手能够解决问题,

    因为女方在拳头下面退缩了,

    觉得在某种情况下暴力是有效果的。

    ——涂磊

    文丨旧故麻袋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从小到大,见过不少暴力:有些是小贩们为一点价值利益的衣领争执;有些是言语口角背后怒气冲天的拳脚;有些是父母歇斯底里的争吵过后抡起桌椅的威胁......没错,我就是在这样普通的“暴力”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小时候,一遇父母吵架我就哭,以为只要哭了就能阻止这场“家庭战争”的爆发,果然还是太天真了,我努力挤出来的眼泪并没有消停他们之间的怒气,反倒让他们之间的争吵更加剧烈,最后我独坐一旁沦为一个冷漠的看客,看着他们把该吵的吵完、该打的打完、该骂的骂完。

    那个时候并不懂什么叫做“家庭暴力”,毕竟这样的“家常便饭”也不止我们一家有。但比起动手这样的“极端暴力”,小时候遇到最多的还是言语上的“暴力”,村里人把这些骂人的粗陋话简称为“脏话”。

    我从小特别好学,所以还不到幼儿园年纪,用脏话骂人就一溜一溜的了,虽不懂那些话语里包含的意思,但只要能震慑到对方就感觉是自己赢了,不过为此也没少挨母亲打骂。

    直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电视剧的开播,我才真正了解到家暴的可怕,这部电视剧不仅是我的童年阴影,同样还是我的家暴科普番,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在家庭关系中,双方打架致伤是犯法的。

    最初,在我浅薄的意识里,认为只有类似殴打这种肢体上的暴力才能算作是“家庭暴力”,毕竟也只有这种肢体上的殴打才会留下明显的证据,最后让这些伤痕成为自己有力的保障。

    可随着时间推移,自己开始恋爱,开始成家,才意识到最初对“家暴”理解错了,肢体上的殴打固然是“家庭暴力”的一种,但更恐怖的“家庭暴力”其实是语言。

    人一生气就容易口无遮拦,即便是有些不该说的话,当在气头上情绪高涨的时候,就容易脱口而出,你清楚对方的软肋,但也明白那些话最容易伤害对方。特别是夫妻,遇到吵架的时候,都先采取语言去刺激对方,以此来争取自己的绝对优势。其实换位思考,完全没必要,呈口舌之快的后果,往往比动手打架更糟糕。

    在如今“微博执法”的年代,很多人早就不顾“家丑不可外扬”那套理论,一遇到棘手的问题,就上微博求助,这样的好处是,能让所有人对问题有警醒。就好比之前的“me too运动”,我深受打动的不是她们在镜头前的哭诉,而是她们最初一个个选择勇敢站出来的勇气。

    所以无论是美妆博主宇芽,还是蒋劲夫的外籍女友Julieta,她们能在微博上发声,无疑是对“家庭暴力”最有力的控诉。之后,这些话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超22亿次。再后来,警方介入调查,妇联表示将协同相关部门,为当事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但这也只是揭开了“家暴”的冰山一角,还有许多人,忍受着家暴,过着度日如年的日子,而且有数据指出,在中国,有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被家暴方通常为女性,其中又以母亲为主,因为母亲为了孩子往往选择忍气吞声。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不逃走?因为社会,因为环境,因为种种歧视。曾见过一篇报道:某村有个女人被丈夫打怕了,逃回了娘家,结果第二天,娘家人就把自己女儿又送了回来,还不断给婆家赔笑脸,原因是觉得丢人,嫁出去的女儿,怎么能往娘家跑。

    一方面,我们普法,要求大家要保护自己;可另一方面,还是会存在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和传统教化,认为女人就应该附庸于男人,而被丈夫打骂,只是忍受一些皮肉之苦,还是要好好在一起过日子的。

    如果你认为都快2020年了,还有这么腐朽的老顽固吗?当然有,就像老一辈的重男轻女思想,到2020年就不存在了吗?不,还是会有一部分人会有,只是我们见到的少,接触的少。

    事实上,我们对家暴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岸边,深入下去,家暴,是一件不敢想象的事。它禁锢的不止是人,还有灵魂;它摧毁的不止是肉体,还有精神。

    对家暴零容忍,这是对我们自己最好的保护,勇敢向暴力说“不”,因为它只有第一次和无数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家暴,那些尚存意识中的深与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dw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