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评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推荐好文简友广场
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读不懂一本书,这本书给你答案

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读不懂一本书,这本书给你答案

作者: 小曦妈妈爱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1-04-06 19:28 被阅读0次

    佛说,五百次回眸只为你经过,岁月的蹉跎让爱犯了错。

    可曾想过,你与每一本书的相遇亦是五百次回眸的缘分,漫漫人生路,我们读过的书何其多,如何在有限的记忆中让读过的书都有扎实的收获?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给你答案,教你什么才是打开书的正确方式。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风靡商务人士间的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他用“不成功便成魔”的坚持,钻研笔记本,用笔记本记录工作、生活,大获成功。

    他的一元化笔记读书法,教你如何通过笔记选你所想之书、购得有益之书、读懂所看之书、最后活用书之内容。

    在我看来,本书除了讲解如何做笔记,更多地传达一种思想,教你用心体会与书的关系,像对待朋友一样,与书建立情感,而不觉得书只是自我提升、娱乐消遣的工具。

    01确认过眼神,遇上对的书

    我们经常会在听了大咖讲座后,问“老师,有什么好书推荐吗?”

    别人推荐的书,热搜排行榜的书,大多数人会跟风,买了之后又束之高阁。比如我老公,在纠结之后买了《关键对话》等一系列书,价格不低,他也说“这个投资是值得的”。但是,买来之后,书就一直在那里,是投资还是浪费?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见仁见智的读书过程为什么要依照别人的心意呢?即使有些书非常经典,很多名人推荐,你也可能读不下去。汝之砒霜,彼之蜜糖,不是没有道理。

    作者说,选真正想读的书,关键是随时记录感兴趣的书的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形成自己的购书清单

    可以在日常生活收集线索,比如看电视、聊天想到的某一题材的书,广告、朋友、采访推荐的书;可以研究书评报道、报纸出版习惯等,将有趣的书评剪下来,粘贴到笔记本上。

    有了购书清单,能够有目的性地购书,对照清单上的书籍,仔细筛选,检查“购书清单”的书是否真的像笔记里面所写的值得购买,可以避免被畅销书的广告“迷惑”买下与自己意志不符的流行书。

    找到自己喜欢的书,购真正有益的书,让读书从一开始就充满主动性,不仅让购书经济、省时、高效,更能享受读书的乐趣。

    也许你会觉得电子设备普及,购书还需要大费周章的先记录再确认,然后购买?

    的确,电子书取代纸质书成为时代新宠,想看的书点点手机就能看,油墨香味被电子屏蓝光取代,很少有人会拿着购书清单去书店确认。

    当然,电子化的高效也让你的读书缺少了仪式感。很难体会到作者那种纠结要不要买,到下定决心要买的喜悦,然后再把书单上的记录划掉,这种仪式感其实也是在营造与书的情感,像识人辨人,甄选朋友,读书的意义更加深远,你与书的感情也更进一步。

    正如作者所说,像拍照一样,聚焦远景与近景拍出来的效果完全不同,读书也一样。用购书清单指导买书,加强读书的动机或者目的性,让读书真正“高效”。

    02日子是一天天地走,书要一页页地读

    笔记读书法有读书、划重点、写读书笔记三个步骤。读书为写笔记做准备,内容少的书,边读边记,内容多的书,做记号,读完做笔记。

    怎么做记号?

    折上书页的一角或者用笔留下记号,读完一遍之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再重新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可以根据“颇有感触”“纠结要不要做记号”“要做记号”“要摘抄”等级划分重点内容,用以下不同的画线方式对标记的对象进行区分:

    ·普通直线:用于“重要”“客观上很重要”“暂时先画出”的情况。

    ·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主观觉得值得重视”“想记住这里,以后加以运用”的情况。

    ·圆圈:用来圈出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需要吸引眼球的内容。

    作者的笔记法初衷是构建与书的情感联系,提倡阅读纸质书,如果是电子书,没有办法折角,只能用书签。

    读书,是在和作者对话,技巧是专注“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

    漫无目的读书,读完书的感觉就是“原来是这样啊”,过程单调,像完成任务一样。比如,看看还有多少页就读完了,读了多久了,怎么读了这么久还没有读完。这种形式的读书,获取的信息有限,读的内容在记忆和笔记本里都没有痕迹。

    以写读书笔记为前提去买书、读书,读书的效果就大有不同。因为以思想的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有目的读书,思考“要在读书笔记里写点什么”,以个人感受为主,自由调节读书节奏,自然就会运用速读、精度等技巧,书中内容会清晰留在记忆与笔记里

    不是因为读书而写笔记,而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在记录感想的时候,不需要揣测别人的想法,而是写下自己的心声、感受,哪怕只有一句话,读书笔记也有意义。

    虽然写读书笔记可能会降低阅读速度,但读完后的收获会更大

    读书也要讲究方法,如果书里的内容太难,实在看不进去,不必硬啃,退一步,看看漫画版、解说版、图解版、精编版、讲演录、对谈,找到一个比较简单的切入点,再对难点发起进攻。

    03“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提到火锅,你是不是饿了?“葱鲔火锅”是日本江户时代一种很受人们欢迎的火锅料理,把葱和金枪鱼一起煮,味道好极了。

    作者把读书笔记比作火锅,也是为了刺激味蕾,让你对书如饥似渴,这还是在构建你与书的感情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摘抄内容是鱼肉,评论内容是大葱,摘抄和评论并存正如这道菜中鱼肉和大葱的关系一样。火锅味道好,这种笔记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效果也是极好的

    上文提到读书过程中需要阅读三次,如果三次阅读还是无法舍弃的内容就可以抄在读书笔记上,写成“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格式:

    [六位数的日期] 书名/作者名

    ·摘抄(用“”表示):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

    ·评论(用“”表示):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

    一定要摘抄让自己有情感共鸣的语句,否则,即使很重要,也没有感想。比如,你读完觉得“理应如此”,那就没有必要摘抄,因为对书中内容感同身受固然让人心情愉悦,但这也代表这次读书没有给你带来新东西。相反,如果你觉得“这么一说确实有道理”,说明你获得了新知,这种内容才是值得摘抄的。

    笔记读书法真的妙不可言,它会让你想起关于摘抄内容的其他书评、博客文章和生活中的对话。这些点点滴滴,成为思考的线索,发酵发散,也许你本来只想写一句话,但是竟然越写越过瘾,越写越有思路。

    前段时间,我用笔记读书法阅读《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摘抄“好读书,不求甚解。先把这本书大略看看,如果你完全不懂,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那你就放下,这本书的知识暂时还不归你,跟你没缘分”,随手写感想,从读书不求甚解到不懂理财看漫画版理财书,到柳传志对青年人的教诲,到做人学会变通与读书不求甚解道理相近,不知不觉写了几百字,很是惊喜

    摘抄促进、加深对书的记忆,加深理解,而评论让我们深入思考,原书精髓与自身思维的火花交相映辉,妙笔生花。

    作者说,笔记写了还需要重读,只有重读才是真正的读书。可以选择固定时间、固定场景重读笔记,比如早起或者睡前,养成习惯。

    重读笔记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也许曾经感触颇深,重读却觉得平常;也许曾经难以理解,重读却深得其意;也许你正为某个问题苦恼,重读笔记却得到可以参考的方案,运用书中获得的知识。如果一本笔记已经足够让你体会书中的精髓,那这些书就可以赠予他人。哇,原来重读笔记还能够对书做“断舍离”

    04笔记分门别类还是鱼目混珠

    你喜欢记笔记吗?读书笔记还是随感心得?

    你喜欢在不同的本子上记录不同的笔记吗?

    作者提出信息一元化理论,就是把想读的书和读过的书都记在同一本笔记本里,不设分册

    作者以收纳文件为例,解释笔记不设分册的好处。正如把文件堆叠在纸箱里,一定能找到想要的资料,而不需要思考什么类型的资料放在哪里,需要去哪个箱子里找。同样,看似很乱的笔记却很容易快速找到想看的读书笔记,通过重读将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生活和自我提高上

    无规矩不成方圆,信息一元化不是没有任何限制,它有5个要点:

    第一,可以书写任何内容

    第二,按时间顺序书写

    第三,附上日期

    第四,灵活运用速记或略记

    第五,可以粘贴

    笔记本不仅是读书笔记的载体,它还可以是剪报本、创意随笔,不管是工作、娱乐都可以记在同一个笔记上,用笔记管理读书与生活,笔记本就是你行走的游记。

    05技法与心法助力坚持写笔记

    也许你想尝试笔记读书法,但是无法坚持。作者从技法与心法教你如何坚持。

    技法:

    第一,读书笔记无需看完立刻写,可以隔段时间写,可以根据精力、时间精简笔记,也可以分几次写一个读书笔记。

    第二,笔记不一定要像写论文挤满字,一句话读书笔记也可以,虽然看似无用,但它让你的读书成了看得见的体验。

    第三,抄写太长的文章太麻烦,但又找不出合适的关键句的时候,可以把小标题抄下来

    第四,如果在一本书上做了很多标记,那么可以将书暂时放置一段时间再写读书笔记,即使是读完后认为受益匪浅的书,过一段时间以后也会变得“不过如此”,需要摘抄的内容也会随之减少。放置一段时间后仍然经得起考验的文章,才真有价值

    第五,可以根据对作品的重视程度改变笔记的写法。比如,纯实用技巧的书可以不去摘抄,而只标记“”并总结要点;小说等休闲读物,可以直接分条书写感想。

    只有把读书笔记控制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才能长久地坚持下去,只有坚持下去,读书笔记才能发挥作用。

    心法:

    第一,养成习惯。如果记笔记像刷牙一样,哪天不做就会非常难受。

    第二,放大读书笔记的作用。心里暗示读书笔记的好处,比如,无需重新读书就可以找到喜欢的摘抄,读书笔记是心情的折射,记录了心路历程,成就了今天的我。

    第三,保持新鲜。爱情需要保鲜,写读书笔记也一样,可以创造自己的方式激发动力。B站上有个博主,只是发表自己写读书笔记的视频,观看量就近万,精美的笔记本、清秀的字迹、不同的色笔,让人赏心悦目。

    06写在最后

    为什么我们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读不懂一本书?

    小学生写字需要反复练习才会孰能生巧,乘法口诀也是多背几遍才能烂熟于心。而读书,我们却打着“高效”的幌子偷懒。

    在这个方便快捷的时代,只要轻点手机,想要抄写的信息就能立刻存入手机,但是用笔记本抄写却需要花十分钟,三十分钟……

    高效的保存信息不等于高效的读书,手机里保存的文字,有多少变成无形财富了?也许抄写也不一定记住,但是某段文字、某个词、某种语气等,会随着抄写时身体的感觉印在头脑和身体里。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如果想读完后有扎实的收获,可以学习奥野宣之的笔记读书法,让读书笔记参与读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有技巧地写读书笔记,并坚持成为一种习惯,体会“与书相处”的快乐。

    书不仅是工具,它也是朋友,而记笔记的过程就是从相识到相知的过程。

    这本书很简单,作者教的不是需要刻意练习的阅读技巧,而是如何通过笔记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并得心应手地运用。当然,作者的叙述有些冗长,给了很多读书笔记的记法,并且都是“纯手工”,为的是更加真切地与书对谈。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运用,找到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法。

    相信“工夫不负有心人”,这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曾经只是日本八零后普通编辑,但是因为一直痴迷笔记本,精细钻研笔记本记录,到出书立著,成为风靡商务人士间的笔记本作家。

    拿起笔,通过读书笔记改变读书方法,而读书方法的改变又会带来思考方式的转变,思考方式改变,你的人生将大有可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读不懂一本书,这本书给你答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dy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