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冰心按时间顺序,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在本课教学时,生字词学习后,我以课后习题为抓手,设置了以下几个活动:
活动一:梳理信息,把握内容
1.梳理作者自己读书的经历,以及作者认为的好书标准。
2.交流梳理信息的方法
活动二:谈感悟
1.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活动三:交流读书方法,开展讨论活动
1.梳理作者的读书方法,说一说自己的读书方法。
2.谈谈对“读书是否可以一知半解地读”的看法。
学习生字词环节,我采用学生自学,教师点拨的形式进行。在读准字音后,请同学们自学生字词,说一说难写字和易错字,我进行补充指导,并指导同学们写正确,写美观。
在处理活动一时,我先让学生交流如果要知道作者的读书经历,以及作者认为的好书标准,需要提取哪些内容进行整理?通过交流明确要梳理以下信息作者读书的时间、读的数书目、对书的评价或读书感受。确定梳理信息后,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先梳理读书经历。因为学习《松鼠》一课时,未明确梳理方法,课上采用的是圈画法,课下才要求同学们自己分条梳理。所以在同学们梳理信息交流时,我明确了梳理信息的方法:什么是圈画法、分条列信息法、时间轴法、列图标法,并明确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随即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梳理作者对书的评价或感受,进而总结作者认为的好书标准。
在交流感悟时,我提示同学,关注阅读带给作者哪些好处。同学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简单交流自己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最大的快乐”的感悟。在交流读书方法时,我先以作者读《三国演义》一知半解地读,引导学生梳理出反复读、比较着读、挑选着读几种读书方法,进而交流对一知半解读的看法。同时,明晰了冰心“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内涵意义。
总体来说,课堂教学环节清晰,知识点明确,课上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方法,交流读书感悟,力求让学生用课上学到方法,课下运用方法,服务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