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苏东坡传》

作者: 锦锦_d440 | 来源:发表于2019-01-01 16:47 被阅读139次
    听《苏东坡传》

    虽知道苏轼是宋朝著名诗人,但随着离开学校多年,我早已忘记他写过哪些诗,或者能念出一些诗,却不知道是他写的。

    最近看到读书会里有这么一本书,心想他可能不只是一位诗人那么简单,要不然林语堂先生为何要特意为他立传,写上一本书呢。

    好奇心促使我点开,听了一遍这本书。

    老师讲了很多关于苏轼的介绍,有些我记到心里去了,但目前限于水平,不能完全表达出来,只能选取一些印象深的,便于表达的写一写。

    下文就以东坡相称吧,感觉可以与他拉近些距离。

    东坡才华横溢,本是状元之才,哪知阴差阳错,当时的考官欧阳修阅卷时为避贤,硬是将他点为进士及弟,使他成为史上最牛的第二。

    即便如此,皇帝读他的文后,仍然感叹找到了宰相之才。

    东坡的才华使他成为宋朝的全民偶像,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他的诗作品依然能被当时的人们口口相传。

    相传宋神宗每次用餐时,都用他的诗文下饭。

    如此优质的偶像为何后半生却多波折呢,原因在于他的政治嗅觉不如诗文作品那么优秀,爱针砭时弊。

    东坡历经五朝皇帝,前半生为官,尚算顺遂,每有一些小危难,总能蒙某位皇后贵人相救,有惊无险。

    后半生,却陆续被流放三次。

    听《苏东坡传》

    第一次流放被贬到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名菜“东坡肉”即是诞生于此地。

    苏东坡到黄州后,薪水较少,不得不下地劳作,帮济生活。他住的附近有一块荒地,东坡将此地慢慢开发,种上了各种果树和蔬菜。

    因此地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植树种花的“东坡”相似,白居易是苏轼敬慕的人,于是他效法白居易,将此地称为“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东坡发现当地人不会吃猪肉,便着手开发了“东坡肉”这个菜品,并教会当地人做法,“东坡肉”自此流传开来。

    东坡的第二次流放便是岭南,即如今的广东惠州一带。

    东坡的政治生涯与宋朝著名政治家、变法家王安石有些交集。

    王安石的变法初衷是好的,但是具体实践下去,成果却不太理想,遇到了很多阻力,后人评价此次变法是“喜忧参半”。

    变法推行后,老百姓过的有些艰难,苏东坡看在眼里,便写了一些诗文,这样便无形中得罪了王安石和一些朝臣。

    但真正使得苏东坡被贬的人不是王安石,东坡务实的性格,得罪的何止王安石一人。

    宋神宗薨后,小皇帝哲宗继位,朝政被小人章惇把持,苏东坡曾经得罪过此人,于是被他挑刺流放岭南,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句著名的诗便是东坡在此地所作,东坡很能随遇而安,在惠州除了每日午睡、品酒、还继续作诗,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不时研发出一些新菜品,堪称美食家。

    一次饭后,东坡一边抚摸自己的大肚皮,一边问家人:“你们说我的肚子里装的什么东西?”

    有人说是“文章”,有人说是“见识”,东坡均不以为然。

    她的妾王朝云答曰:一肚子不合时宜!东坡大笑着说: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后来,王朝云去世,东坡在挽联上写道: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可见自己的不合时宜,东坡心里是清楚的,随着年岁、见识的增长,他后来成熟很多,但依然禀性不改。

    正因为如此,东坡被三度流放,贬至儋州,即现在的海南岛。当时的海南岛生活条件比惠州更差,当年的东坡已有60多岁,身体不复当年,新病旧疾频频发作。

    当地没有什么像样的医生,于是东坡开始自己研究中医,并到乡野采药为自己治疗,也帮当地的百姓治病。

    公元1100年,哲宗去世,他的弟弟宋徽宗即位。新的皇太后摄政,主张所有元祐老臣一律赦罪。

    1101年,65岁的苏东坡于北返时病倒在常州,此后再也没有站起来。

    一代文豪,就此陨落。他去世后25年,北宋灭亡。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他的官运虽不太顺遂,但在任地方官期间,却能得心应手、政绩斐然,一直踏踏实实为民办事。

    他是一位体恤百姓、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斜杠男神”,在诗歌、豪放词、散文、绘画等领域,皆有极大造诣。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既有庙堂之上的纵横捭阖,也有江湖之远的豁达豪放。

    短短文字,不足将东坡的生平尽说。且奉上他的一些诗文,与君共赏,聊表敬意: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苏东坡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hn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