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由江歌案引发的思考

由江歌案引发的思考

作者: 蔡蔡_cp | 来源:发表于2017-12-25 19:27 被阅读0次

江歌案告一段落,凶手陈世峰获刑二十年。

这是一桩普通的杀人案,在日本司法界并未引起太多重视,但在中国却备受关注,不光因为当事人是中国留学生,更重要的是被害者是于案犯并无直接关系的外人,只因心存善念对朋友仗义相助而招来杀身之祸。善因未能结善果,恶人仍苟活于世,网民们愤慨不已,一腔怒火烧到日本。

很多人纷纷签下万民书,希望将凶手处以死刑,而日本的法律事实是犯人在只杀一人的情况下,判处二十年已经属于最高刑罚,或许向来不为民意所左右的日本司法也因万民书等请愿活动而动容。

关于死刑的争议素来不少,此次案件中,用二十年即可换取一条人命引发广泛讨论,引起众人不满。和平年代,人的生命权利理应高于一切,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很多人心目中认定的真理。而在现实生活中,借钱的是大爷,杀人者照样苟且偷生,未免太过让人心寒。

法律存在的目的之一是规范大家的言行,使人心存敬畏,不敢轻易逾越。动辄处以死刑到底是有助于社会稳定还是无利于人民安全?

倘若一个罪犯杀人之后,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按照杀人偿命的判法,他已知自己活路难逃,尚未伏法的这段期间,他仍逍遥在外,会不会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可怕心态,与其一个人孤单上路,不如多拉几个无辜路人来垫背,黄泉路上好作伴。

很多案犯落网之后当然是杀之而后快,可是还有很多没能及时抓捕归案的案犯呢?恢恢法网是否能在恶人初犯第一案时就将他绳之以法呢?别说第一案了,且看看当今世界几十年几百年来有多少悬而未决的无头案件吧。莫怪警察太无能,大家都是第一次投胎做人,谁也不比谁更高深。

还记得之前要求人贩子死刑的呼声,道理也是一样。人贩子多是利欲熏心之徒,全无因果报应之恐,他们落网之前仍会一直干着拐卖人口的勾当。如果拐卖一个孩子就判死刑,那么他们必会穷凶极恶继续拐卖儿童,更有甚者,甚至会杀人灭口以掩盖罪行逃避追查。趋利避祸的心态会驱使他们做出更多丧心病狂的恶事,而如此种种都不是区区“死刑”两个字便能轻易震慑乃至彻底杜绝的。

说到死刑的震慑作用,看看贩卖毒品的事例便可知一二。我国法律对毒贩的刑罚之严可谓人尽皆知,这确实有效打击了毒品犯罪,但贩毒交易却未曾停止过,总是会有人为追逐利益铤而走险,心存侥幸能逃脱制裁。

不论法律如何严苛,总是有杀人放火者,抢劫偷盗者,拐卖儿童者。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法律要做的不仅仅是震慑,还有如何最大程度地止损吧。

由江歌案引发的思考

相关文章

  • 由江歌案引发的思考

    江歌案告一段落,凶手陈世峰获刑二十年。 这是一桩普通的杀人案,在日本司法界并未引起太多重视,但在中国却备受关注,不...

  • 江歌案引发的思考

    近期,江歌案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看了让人心碎。单亲母亲失去女儿的那种绝望,用同情已经不能描述,更多的是愤怒。 201...

  • 江歌案引发的思考

    【热点背景】 一年多以前,发生了留日女生遇害案,中国留学生江歌在日本中野家中遇害事件。事发后日本警方对案件进行调查...

  • 江歌案引发的思考

    本案的争议焦点:1、陈世峰是否该判决死刑? 2、刘鑫是否构成不作为犯罪?是否应该对江歌的死亡承担补偿责任? 3、江...

  • 从江歌的"闺蜜"说起

    最近圈里频频看到由东京留学生江歌遇害案引发的江歌"闺蜜"讨伐战。2016年11月3日,青岛女留学生江歌在日本租住的...

  • 如何去当一个好人

    最近“江歌案”纷纷扬扬,于是引发了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去当一个好人! 江歌为保护朋友...

  • 【思维工具箱】独立思考有多难?

    -1- 独立思考有多难? 引发我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正是前段时期处在舆论风口浪尖的江歌案。 对于该案的孰是孰非大...

  • 由江歌案想到的

    最近几天,江歌案事件持续发酵。在看完《局面》的视频报道之后,渐渐地知道了整个事件的全貌。有几点感受:1、理解江歌妈...

  • 《江歌刘鑫案》角色错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最近一日本留学女孩因被其闺蜜前男友残忍杀害,引发了万千网络大众的关注,“江歌遇害案”,从此成了“江歌刘鑫案”,随着...

  • 也谈江歌案 ——是时候告诉孩子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了

    随着12月20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判处陈世峰20年监禁,江歌案暂时告一段落。但是,江歌案引发的反思却隐藏在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江歌案引发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hrgxtx.html